第一讲宏观经济学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讲宏观经济学概论主讲教师:郭旭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内容提要第一节何谓宏观经济学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起源与演变第三节如何学习宏观经济学2第一节何谓宏观经济学一、宏观经济学概述(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Macroeconomics一词最早是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首届诺贝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R·费瑞希(R·Frisch)在1933年提出来的。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一般以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4(二)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进行研究,它研究的都是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价格水平等,所以又称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因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故又被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5(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MICRO——单个的个体行为MACRO——宏观总体行为62、研究变量的内涵不同(1)价格MICRO——不同要素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是给定的)MACRO——整个社会的价格总水平(2)就业MICRO——假定是充分就业的,消费者在劳动与闲暇之间的替代;MACRO——关注充分就业、存在失业7(3)总收入、支出MICRO——假定消费者的总收入是给定的,研究消费者如何在不同商品间分配收入;MACRO——收入或支出总水平的变化。83、对政府行为的态度不同MICRO——政府行为是外生的,无关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MACRO——政府是重要的行为主体,政府的政策是研究重点。9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宏观是微观的加总。但是,宏观不是微观的简单加总。因为,一则,对微观正确的,对宏观未必正确。如,合成的谬误、囚徒困境等。二则,宏观变量一般难以通过微观变量简单相加得到。如,总供给、总需求、价格水平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0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长期经济增长什么因素决定了一国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技术?资本?劳动力?制度?文化?11(二)就业与失业什么是失业呢?失业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如何看待和应对失业?(三)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和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面对通货膨胀?12(四)国际经济与对外政策国际经济如何影响到一国经济运行?如何应对?(五)宏观经济政策面对上述四个方面引发的各种问题,政府应该做什么?13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起源与演变宏观经济学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古典宏观经济学(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14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早期的宏观经济理论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货币理论;二是经济周期理论或失业和衰退的理论。较著名的有萨伊定律和货币数量论(休谟、费雪和马歇尔)。15萨伊定律供给会自行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1767-1823)16货币数量论马歇尔(1842~1924)的剑桥方程式:M=kPTM是货币存量,K是人们希望以现金余额形式持有的收入部分,P是总的价格水平,T是交易量或真实收入。费雪(1867~1947)交易方程式:MV+M’V’=PT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M’为活期存款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V’为活期存款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T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总量。17当时关于货币的理论和经济周期的理论存在着很大分歧,有些甚至是对立的。关于周期的理论争论的焦点在失业问题上和经济衰退是否资本主义经济中固有的问题上。18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第一,将经济增长作为宏观经济理论,以至整个经济学的中心。第二,所用的宏观分析方法是一种总体分析,而不是以后广泛使用的均衡分析方法。第三,坚持市场自动均衡说。第四,坚持货币中性说19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929~1933年的大萧条,使古典经济理论面临严重挑战。时代呼唤能更有效地解释经济周期、摆脱经济危机的新理论。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对经济危机的成因做出了新的解释,提出了应对危机的新政策建议,从而在经济学界掀起了一场凯恩斯革命,也从此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20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的剑桥。父亲是一位逻辑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母亲是剑桥市长。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毕业后,以数学及古典文学奖学金入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21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师从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马歇尔和庇古都认为凯恩斯是个天才。1906年以第二名成绩通过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部。任职期间,为其第一部经济著作《印度通货与金融》(1913)作了大量研究准备工作。221908年辞去印度事务部职务,回剑桥任经济学讲师至1915年。其间1909年以一篇概率论论文入选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另以一篇关于指数的论文获亚当·斯密奖。概率论论文后稍经补充,于1921年以《概率论》书名出版。2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即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管制、美国贷款等对外财务工作。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同年6月,因对赔偿委员会有关德国战败赔偿及其疆界方面的建议愤然不平,辞去和会代表职务,复归剑桥大学任教。24不久表明其对德国赔偿问题所持看法的《和平的经济后果》(1920)一书出版,引起欧洲、英国及美国各界人士的大争论,使其一时成为欧洲经济复兴问题的核心人物。1936年出版其具有革命性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40年出任财政部顾问,参与战时各项财政金融问题的决策,并在他倡仪下,英国政府开始编制国民收入统计,使国家经济政策拟订有了必要的工具。25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在1946年3月召开的这两个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返回英国不久,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4月21日在索塞克斯家中逝世。26凯恩斯因其深厚学术造诣,曾长期担任《经济学杂志》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29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6年剑桥大学授予其科学博士学位。27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思想先驱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66-1834)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1851-1926)的货币非中性理论。28《通论》的形成背景及过程1926年,凯恩斯发表《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1929-1933年间发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给主张自由放任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致命一击。1930年,凯恩斯发表《货币论》1931年,凯恩斯的学生卡恩发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就业乘数论形成。291933年,凯恩斯在《繁荣的途径》一文,应用乘数理论,估算公共工程扩大就业的可能程度1933年底,凯恩斯在《纽约时报》报表“致罗斯福总统的公开信”中,提出赤字财政政策。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30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1)非充分就业预设。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非自愿失业,充分就业假设不成立(2)货币非中性理论。非充分就业条件下,货币非中性,货币数量变动可以影响投资和产出。(3)利率决定理论。货币供求决定利率,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的不等导致收入变动。(4)理论结论与政策主张:政府干预。(5)注重短期分析。31(三)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1、新古典综合派《通论》发表以后,立即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战后,汉森、希克斯、萨缪尔森、托宾等美国经济学家不断发展凯恩斯的理论,并将其与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尽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又称凯恩斯主义主流派经济学。32新古典综合派的特点1、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自己的解释,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2、充分利用了希克斯创立的”IS-LM模型”,阐述需求决定过程3、运用“菲利浦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4、吸收了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从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增加了动态的和长期的研究。33新古典综合派的特点5、对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的研究。消费函数的研究增加了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投资需求理论则重点对预期收入的分析和投资成本的分析作了更深入的研究。6、构建“混合经济模型”,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实现调控目标。7、经济政策上,主张使用“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货币政策342、新剑桥学派以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琼·罗宾逊、斯拉法、帕西内蒂等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该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立,竭力使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传统理论分开。35新剑桥学派的主要经济学说是以凯恩斯的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主张恢复李嘉图的传统,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论为基础,以现代收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同时,探讨和制定向没有食利者阶层和文明生活过渡的生活政策,企图通过改变资本主义现存的分配制度来挽救资本主义。所以,这一学派也被称为新李嘉图学派或凯恩斯左派。36两个剑桥之争: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37无论是新古典综合派,还是新剑桥学派,都是对凯恩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都是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宏观经济学界居于主流地位,甚至成为当时西方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我们现在都是凯恩斯主义者!(1971)383、凯恩斯主义的衰落与新自由主义的复兴1960年代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到70年代初发展成了“滞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与实际经济现象发生了冲突,他们的理论不能解释“滞涨”。391970年代中后期,新古典综合派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菲利普斯曲线右上移”来解释“滞涨”,没有说服力。其政策措施是“收入政策”,即控制收入的政策,最典型的就是尼克松的“冻结工资和物价90天”的政策。面对滞涨,新古典综合派束手无策。在与凯恩斯主义的激烈冲突和争论中除了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在修改自己的理论上做了许多努力外,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趁机复兴。40从50-60年代就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学派,在70年代十分活跃,他们批评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是错误的,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危害。货币学派的理论引发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到70年代末,形成了新古典学派即NewClassicalEconomics。其主要代表包括有货币学派,从货币学派中衍生出来的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41以上各学派在理论观点上相同之处是:①强调了市场的有效性,只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是能够更好地运行的;②强调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424、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和宏观经济学的多元化发展从1980年代初起,一些比较年轻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就在坚持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吸收了新古典学派的部分观点和理论,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到80年代大有重振老凯恩斯主义雄风的架势43另一方面,在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实际干预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做法。有些还有相当的理论基础,如德国的弗莱堡学派;有些尚未有著名的理论做基础,但却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有明显的区别,如日本的产业政策等等。80年代以后政府对经济干预的质量明显提高了,宏观经济理论也有明显的多元化的趋势。44第三节如何学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是一门精密科学,而是一门应用科学。概念理论和模型不断地依据事实得到评估,并且经常被变更或舍弃……因此宏观经济学是一个建构,一个理论和事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今天,宏观经济学家所相信的是一个进化过程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消除了那些失灵的思想,保留了那些似乎能更好地解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