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亚当·斯密与《国富论》60-2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1776年3月9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出版,斯密以富国裕民思想为核心把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整个经济学知识汇集在一起,构建了第一个完整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60-3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国富论》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如何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手册(萨缪尔森)。正像他的名字“亚当”是圣经第一个人的名字一样,亚当·斯密是经济学上的第一人;正像他的姓“斯密”意为“劳动者”一样,斯密把政治经济学作为大众谋福利的学问;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60-4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AdamSmith1723-1790AdamSmith(June5,1723-July17,1790)60-5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60-6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1723年是一个平年,是农历壬寅年,是虎年。年号: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世宗雍正元年。60-7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60-8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1790年,中国农历庚戌年,生肖属狗年,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4月17日,电学奠基人富兰克林逝世60-9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章节目录第一节生平和著作第二节《国富论》简介第三节国民财富及其源泉第四节分工及货币理论第五节价值理论第六节收入分配理论第七节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第八节《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思考题60-10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第一节生平和著作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出生于苏格兰,父亲是律师兼海关官员。14岁入格拉斯哥大学,后被推荐去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1748~1750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先后讲授修辞学、英国文学、法学和经济学。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1752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他讲授的道德哲学的内容包括自然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60-11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英国略图60-12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亚当·斯密(ADAMSMITH)60-13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60-14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1758~1763年斯密曾兼任格拉斯哥大学财务主管、教务长、副校长等职务。1764年初斯密辞去教职,改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同年2月前往法国,先后去过图卢兹、巴黎、日内瓦等地。在巴黎经休谟介绍结识了狄德罗、魁奈、杜尔哥等众多学者。1790年7月17日,逝世后葬在卡农加蒂教堂的墓地,墓碑上写着:“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作者,长眠于此”。1759年,出版首部成名作《道德情操论》,不仅论述了道德或伦理问题,也涉及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1976年,为纪念《国富论》出版200周年,格拉斯哥大学从1976—1983年间出版了版本完善的《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集》(6卷本)。60-15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DavidHumeMay7,1711-August25,177660-16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1751年~1763年斯密回到母校担任教授,在此从事了12年的教学活动,(28~40岁)这个时期斯密的学识和思维是最为丰富的,其思想也是最为活跃的,他的很多观念和认识都产生在此阶段,也是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就在他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时间里,他完成了对人类伦理最伟大贡献的巨著——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这正是斯密对自己思想、教学实践和道德哲学最终的总结,也是献给自己母校最宏伟的遗产。60-17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第二节《国富论》简介一、简介19世纪末中国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该书第一次译为中文,1902年出版了《原富》。1972年和197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国富论》中译本(上、下)。斯密写作《国富论》花费了近10年,如果从构思开始算起,几乎花了近30年。从内容上看,它是一部经济学的百科全书,斯密用一个思想去贯通各种思想,对经济科学的对象和方法作了系统和有利的探索和发挥,使经济学第一次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60-18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二、《国富论》的篇章结构全书共分五篇,32章,每一篇都有确定的主题,每一主题都与市场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第一篇和第二篇是理论分析,在这里奠定了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基础,是全书的重心。第一篇分为11章,题目是“论劳动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的顺序”。主要论述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分工的利益、原因及其限制;其次是具有二元性的价值理论,即除了劳动创造价值外,工资利润与地租也决定价值(被称为收入价值论);最后是斯密的分配论——工资、利润、地租。60-19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这一篇他从分工开始进而论及与之有关的交换(货币、价值)、分配等问题,实际上围绕着提高劳动生产力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规律,建立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为现在的微观经济学构筑了理论框架。第二篇分5章,论述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他着重分析了资本的性质、资本积累和资本的用途,提出了他的资本学说与社会再生产理论。前两篇实际上已经包括了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三篇分4章,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因素,主要论述了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欧洲农业受阻抑的情况,和都市勃兴商业发展的作用以及不同国家财富的不同发展。60-20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第四篇分9章,论述了政治经济学体系。通过评述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学体系,对重商主义把货币和财富等同起来的观点、贸易差额论和国家统治对外贸易的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对重农主义,斯密肯定了其认为在完全自由、完全公平的制度下国家才能繁荣的观点“最接近于真理”,批评其片面地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工商业是不生产的观点。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树立了自由贸易的理论旗帜。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国民收入如何构成以及各时代各国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有什么性质60-21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第五篇分为3章,论述了君主或者国家的收入。通过论述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的来源,以及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对国民财富增长的影响,主张限制君主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主义。他提出的税赋四原则和国家的作用,至今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60-22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三、《国富论》的中心思想《国富论》的中心任务是回答什么是国民财富及其源泉以及怎样最适当地、最迅速地增加国民财富。斯密明确地提出富国裕民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劳动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60-23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第三节国民财富及其源泉一、国民财富1、概念斯密所谓的国民财富是指“社会的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即一国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从实物形态看——最终产品(C+I+G+X=GDP);从价值形态看——各个阶级的收入以及国家的收入构成。斯密还提出了人均GDP的概念,他说一国富裕程度的关系,要看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数量和该国国民人数的比例。60-24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2、“斯密教条”“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斯密教条斯密揭示的是富国裕民问题,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个关键问题,使用的是现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价值加成法”。他指出了一国当年生产的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补偿消耗掉的资本,另一部分构成个阶级的收入,即GNP=折旧+国民收入60-25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就是国民收入,斯密认为财富本身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只是达到更大目标的手段,“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尽管斯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作了相当精辟的分析,但他只是非常可观地加以描述,他指的富裕不是某一个阶级的富裕,也不是指国家或君主的收入或税收的富裕,他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提出了富国裕民的标准,即消费者所希求的价廉物博,不是生产者希求的物缺价贵。60-26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二、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国富论》第一句话是:“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他对财富及其源泉比其前辈要深刻,第一,抛开了财富的具体形式——金、银、工资、地租、利润等;第二,抛开了生产财富的具体的活动形式——农业、工商业等。60-27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他认为劳动一般(即创造财富活动的抽象一般性)和作为社会总体分工的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资本和土地的作用被包括在这一般劳动过程中。60-28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他抓住了“杂乱无章”的经济过程的关键性“链条”,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体系建立在分析劳动的基础上,服从一个总体的设计,由于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那么增加财富总量只有两种方法:第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是增加有用劳动的人数。60-29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第四节分工及货币理论一、关于分工的思想1、分工对分工的论述成为《国富论》的发端。因为增加财富的源泉有两个,通过劳动生产率要比增加劳动数量更为有效,而前者“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P5)。斯密的分工理论设计广泛,不仅局限于个别分工,而且包括社会内部的分工,几乎全部有益的分工都被囊括其中。分工的弊端:专业化分工使个人长期从事一项单纯的操作,会使其精神愚钝,不利于身心健康和才智发挥。60-30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2、改良改良在《国富论》中扮演着比“分工”更重要和基本的角色。他特别重视科技发明和工艺改进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多次提到改良,认为分工是改良的结果。这种改良是指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熊彼特用“创新”代替。分工是人类交换的产物。斯密把交换解释为人类固有的本能(p13-14),是人的社会依赖性的必然结果。60-31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限制。如果市场规模太小,就无法鼓励人们专务一业。除市场所在地的人口基数外,交通状况也至关重要。他提倡“交通改良”,认为它的实效最大,能促进广大后进地区的发展,使市场规模扩大。他特别关注了水运。60-32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3、“斯密定理”(1)内容斯密定理: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60-33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后人评价“我认为,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富有启发、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则是斯密定理”(阿林·杨格,1928)“令人不解的是在杨精辟的文章之后,经济学界竟对这个问题长期保持沉默。”(西奥多·W·舒尔茨,1987)60-34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2)斯密定理的价值——概括了分工的所有演进规律,对后世分工理论的影响——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对区域(空间)经济学的影响——对产业经济学的影响——斯密—杨格定理“如果的确是市场范围限制了劳动分工,那么典型的产业结构必定是垄断;如果定型的产业结构是竞争性的,那么这一定理就是错误的,或者没有意义。”(斯蒂格勒,1965)60-35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二、论交换工具(货币)----初步的货币理论货币是适应交换需要而产生的,是交换必须的工具。因为分工确立后,一个人劳动的生产物大部分需要通过交换来满足,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商人,社会变成了“商业社会”或“商业共和国”。这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p20)。60-362019年9月26日8时39分考察了金属货币产生(p21-4)的历史,基本符合实际;金属的不便,导致铸币的诞生(p22-6)研究了货币的5个职能;论述了纸币代替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