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方案》精神,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先行、平台载体、产业支撑、突出特色、全链推动、集群发展、要素集中、夯实基础、政策集成、企业主体、带动群众、优化环境、良性互动、富民强县和创新驱动十六项重点任务,按照聚力“四六”总揽、促进“三生”共融、打造小康家园的发展思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两大工程、五大行动”为重点,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更好经济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重点任务(一)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1.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按照“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原则和做强蔬菜产业、做精制种产业、做大草畜产业、做优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持续推动蔬菜、制种、草畜等主导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番茄、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发展以设施农业、优质林果为重点的戈壁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沿山区优质林果基地、牛羊养殖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稳步提高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经营主体,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2.大力实施生态工业突破行动。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建设的关键点,以绿色有机食品加工、盐硝精细化工、轻工建材为重点,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方向,以园区平台为支撑,抓新兴产业培育、抓重点项目建设、抓骨干企业经营,全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创新发展模式,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以番茄、葡萄、蔬菜、牛羊肉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改造提升特色品牌。提高本地电力消纳和输出能力,壮大绿色能源产业,推动以光伏发电、风电和生物质能发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有序发展。提升矿产化工产业,以盐化工工业区和煤化工工业区为支点,进一步勘探和整合盐硝、萤石、硅石等特色资源,积极引进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伸、补充和完善循环产业链,大力开发下游产品,持续提升资源开发率和综合利用率,实现从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的转变。3.着力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坚持把培育壮大第三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拓宽发展新领域,培育发展新动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集货物存储、中转、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电子结算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园,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实施电子商务“十百千万”工程,完善县、镇、村三级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形成以县域商品配送和信息网络为支撑、乡镇直营店和示范店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加大电子商务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税费减免、协调融资贷款等措施,扶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加强通景道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产业要素品质。鼓励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冬季旅游,促进旅游休闲、文化体验、体育运动、健康养生等多元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区、文物古迹展示区、养生度假休闲区、户外运动体验区等旅游功能片区,推进旅游产业向全域全季全业态发展。4.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为抓手,引导产业集聚融合,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统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等“三园一体”建设,率先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工业园区通过相关产业联动集群,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服务业有机整合,加快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制定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具有带动作用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创新流通销售模式,优先推进主要品种和重点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渠道。深入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5.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坚持规模引领、循环发展、集约高效、开放融合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强化园区支撑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引导项目向产业聚集、产业向园区集中,提升园区聚集扩散功能。按照“一区两园”发展布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以煤炭、盐硝、硅石、农产品等原材料加工为重点,以推动上下游产业深度对接、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集中精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关联性中小微企业。支持培育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完善工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重大产业项目承接能力。高标准规划化工园生活小区,实现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有效分离,有效保障化工从业者生命安全。大力引进优秀化工专业人才,为发展煤化工、盐硝化工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二)构筑城乡一体化格局,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1.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建立重点镇、特色村合理布局、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采取重点扶持、梯次推进的方式,培育1-2个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市级特色小镇。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每年建设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左右。加快补齐农村污水、垃圾、村容村貌、厕所等人居环境短板。2.持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打造空间布局合理、风貌定位清晰、文化印记鲜明的城市特色。大力实施城市“填白补齐”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形象品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科学谋划和布局重点项目,合理规划停车场、便民市场、公共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改造升级供水供热、污水管网、道路交通、网络通信等设施设备,不断提升宜居水平。加强“绿线”管理,提高覆盖率、增强观赏性,开发建设街头绿地、休闲广场,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加快实施重点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增强农业水利和农村饮水保障能力。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持续提升城乡供电能力和质量。加快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加油、加气站,大力发展利用清洁能源,不断完善能源结构。(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1.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生产方式。全面实施国土绿化工程,深入推进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和工业园区绿化“三带一区”生态示范工程,不断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监管,健全完善生态监测体系,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2.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科学合理确定年度耕地开发任务,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执行《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意见》,从严控制项目用地规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对闲置土地、空闲土地、低效用地的清理力度,定期对闲置土地进行清理,对闲置2年以上的依法予以收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严控地下水开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和节约,适时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行动,积极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3.健全完善生态文明长效机制。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长效监管保护机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认真落实河长制、渠长制,积极推行湖长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权重,实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严格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快构建节约环保型生产方式和低碳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县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基地、园区、产业链等为载体,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培养公民环保意识,倡导合理消费,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积极推进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改炕、改灶工作,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完善保护生态、改善生态、永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推进共建共享,提升县域经济保障水平1.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入推进农业品种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扶持发展以设施果蔬、高原夏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和牛羊为主的草畜产业,不断提高种养质量和效益,持续增加农民种养收入。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让农民从产业链延伸和农产品综合利用率提升中获得更多收入。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股份制改革,稳定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提升劳务经济发展水平,突出输转人员素质提升、输转基地建设和特色劳务品牌创建,促进劳务输出由数量型、体力型向质量型、技能型转变。实施好“七个一批”脱贫工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加大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县域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加大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村舞台等惠民项目建设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创业就业,抓好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业试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的安置和就业工作。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组织有力、运转高效的领导运行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推进责任制。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会商及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各镇、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主动担责,按照重点任务分工和时限要求,加强工作协调,强化指导服务,做好衔接配合。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上手、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检查,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组织有力、推动有序、效果明显。(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整合使用财政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优先支持园区建设、重点产业项目、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重大农林水利项目等建设。对财政税收支撑作用强的重点产业,有效落实好现有各类扶持政策、财政奖补资金和税收减免返还、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培育壮大骨干财源,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三)加强正向激励。鼓励支持各类技术服务机构、研究院所为县内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大力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科学调整和修编土地利用规划,优先保证园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