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摘要: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是新升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基础,是组成“健康”本科院校“肌体”的“细胞”。本文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建设提出意见。对于新升本科院校而言,原来的偏重于概论或纯实务性质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不符合本科的教学要求和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任务,结合我院实际和《国际贸易》课程的特点,本文拟从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三方面对新升本科院校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提出思路和建议。一、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本科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任务之一。从学校层面看,新升本科院校在从专科跨入本科时完成的仅仅是学校层次的升级,对大多数此类院校来说内涵并没有随之很好的转变和升级。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普遍存在着专科教学惯性、专业结构不合理、课程教学不科学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几个因素的关系来看,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是新升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等的基础,是组成“健康”本科院校“肌体”的“细胞”,只有从细胞人手去调理才是修正肌体达到健康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国际贸易》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从知识结构上看,涉及到理论、政策、实务以及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各种理论与现实问题,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等其它一些学科有着紧密地联系,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该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El新月异的变化。上述研究内容使得具有开放式特点的《国际贸易》对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要求更为强烈。正如其他新升本科院校一样,我院在《国际贸易》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课程内容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模式落后等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我院在新阶段对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和进一步完善迫在眉睫。二、新升本科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一)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形成了“老师为主、学生被动、依靠课本、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不符合新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以老师教授为主“填鸭式”的“满堂灌”式教学形式占主导地位,老师以自己的主观标准去判断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教学过程的附属地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只能凭想象力、理解力去掌握,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其次,《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许多知识是课本和课堂、本专业所不能囊括的,传统模式的单纯依靠本校老师和本专业老师、课堂学习等封闭式的教学过程与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学生需要课堂外以及跨学科知识吸收和补充的渠道。再者,虽然在教学手段上基本上突破了“粉笔+黑板”的传统方式,但在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具体表现为只是把多媒体作为粉笔黑板的替代品,而没有作为扩充知识容量的工具,导致课堂信息容量少,影响了教学效果。(二)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国际贸易》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和实务两大块,在基础教学中应该兼顾理论与实务。在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际应用、理论与经济学分析脱节、重传统贸易理论轻现代贸易理论等问题。第一,在教授理论时,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具体表现为偏重于对20世纪前贸易理论和理论的表象解释,没有对理论间的逻辑关系、理论的产生背景、经济学分析、理论发展进行深入讲解,更没有把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结合起来,尤其是缺乏对现代贸易理论的教授和分析,这样使得学生不能深入理解贸易理论及运用理论解释现实国际贸易现象的能力,而且会因为20世纪以前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贸易现象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混乱和疑惑。第二,老师对贸易理论与贸易实践的结合、实践中的细节把握不准,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缺乏信手拈来生动案例的能力,使学生觉得课程枯燥;而且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三)评价体系不尽合理正如前所言,国际贸易是一门侧重于运用的经济学科之一,同时也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培养的主要目标。在目前的'以考试为主的考核体系偏重于对知识表面的考核,不能很好地衡量和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在我院的考核体系中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考题中记忆的题多、案例分析的题少,题内容随意性大,考试试卷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没有论证、波动性较大,平时分数缺乏操作性,没有对平时成绩的批判给出科学合理的操作细则,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三、《国际贸易》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对策《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一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规则,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增强学生从事国际经济贸易实际业务的能力,并培养其自觉运用相关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和晋中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以下建议:(一)课程内容的改革国际贸易是开放式的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课程,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内容时理论与实践并重。首先,按照经济学的发展史形成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和理论谱系,力求给学生一个清晰地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形成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四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每个理论按照其经济背景、代表人经济思想、理论形成、政策主张、经济学分析、理论评价的顺序进行教授。尤其要重视理论的经济学分析,使学生详细掌握理论知识和培养经济分析的思维和能力。随后,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教授国际贸易措施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国际贸易实务部分,按照贸易行为所包含的诸如贸易术语、支付、运输、保险等因素,结合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条约按照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和章节模拟练习。建立一套包括备货、运输、商检、报关、结算、保险及索赔等环节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系统,学生在模拟环节亲身体会外贸业务的操作过程。再者,加强社会实践,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业务实习过程实践、社会调查研究、毕业实习、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于现代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对《国际贸易》课程而言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应该由“老师为主、学生被动、依靠课本、灌输知识”的传统模式向以“学生主动、老师引导、企业专家、培养能力”现代模式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由建立两个“1+1+t”模式:一是教学内容的“1+1+1”模式即“理论+案例+实践”,案例教学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在教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企业实践、模拟训练和案例分析等,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教学方法的“1+1+1”模式即“老师讲课、企业专家课堂讲座、学生讨论;”利用专题辩论、请专家、跨学利-老师讲课、学生讨论讲课等多种形式,结合具体问题来教授专业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以及分析研究能力。(三)教学手段的改革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将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直观的信息,使一些内容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具体而生动,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提高很有益处,它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动画、音乐、背景资料等形式有机的传递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快乐地学习,从感性材料中掌握理论内涵,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培养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也就是说不仅能够把相关知识输入电脑,而且要用最具效率的方式将理论知识直观化的能力。(四)考核体系的改革素质培养和应用性人才的教学目标要求对传统的期终考卷单一性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考评指标的规范化。要建立以基本知识为基础,应用能力为重点,学习过程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借此保持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态度,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克服为考试而学,为学习而学的缺陷。具体说就是建立考试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一考试考核占70%一80%,考试内容涵盖大纲,侧重于分析应用如计算、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题等,减少如名词解释、填空等偏重于记忆的课题;出题的方式要由目前的代课老师自己出题逐步转变为学院从题库中选题;二过程考核占20%一30%,制定可操作性的考核内容和分值分配:阶段练习占20%,学习态度占20%,阶段占30%,课堂辩论占30%,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过程考核档案。四、结语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外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对《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必须在精确地阐述国际贸易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国际经济领域的发展新动向,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从而扩大教学视角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知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