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点火升空叩问苍穹神舟十六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次发射任务,于2023年6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任务搭载了三名宇航员,将进行为期半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研究。汇报人:XXX时间:20XX.X目录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01中国航天“三垂一远”02神舟十六号乘组特点03神舟十六号任务04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神舟十六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次发射任务,于2023年6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任务搭载了三名宇航员,将进行为期半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研究。PART-01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01中国航天三垂一远神舟十六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次发射任务,于2023年6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任务搭载了三名宇航员,将进行为期半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研究。PART-02垂直总装02神舟飞船和长二F火箭就是在技术区完成总装测试,然后垂直转运到塔架进行发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最早采用三垂一远测发模式的航天场。什么叫“三垂一远”?①首先就是垂直总装。远处这栋带有红色屋顶的白色建筑就是飞船的总装测试厂房。②神舟飞船抵达后,会在这里完成三舱的总装测试,当然是在垂直状态下进行的。③之后还要进行分系统及系统间的匹配测试,并完成整船模拟真实飞行的总检查。④作为新一批次神舟飞船的首发,神舟十六号还是沿用了之前神舟飞船的“三舱结构”。⑤位于飞船最上方的是轨道舱,在飞船单独飞行的时候,轨道舱就相当于一个多功能厅。轨道舱的前端有交会对接机构,飞船就是通过这里与空间站进行对接的。垂直总装02飞船中部这个像一口大钟一样的舱段就是返回舱,返回舱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航天员就是乘坐返回舱往返天地的。返回舱下面就是推进舱,这里装载着飞船的推进系统和电源、热控、测控等设备,能够为飞船提供能源、动力和通信保障。侧面还长了一对太阳翼。神舟飞船三舱颜色不一样,因为三舱对温度控制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不一样的散热涂层。在完成总装后,神舟飞船会进行燃料加注。最后套上最大直径3.8米的整流罩,这上面还印有鲜艳的五星红旗。返回舱是神舟十六号的控制中心推进舱是神舟十六号的能源动力保障推进舱是神舟十六号的能源动力保障神舟飞船完成总装,进行燃料加注第三垂——垂直测试02装上了整流罩,神舟十六号就可以准备与火箭合体了,这项工作在哪里进行呢?就是在这栋蓝白相间的高大厂房中,它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厂房高93米,能够同时容纳两发火箭进行总装测试。它的大门设计非常独特,由六个升降门和两个推拉门扇组成。进入厂房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巨大的活动发射平台,火箭的总装、测试、转运以及发射都是在它上面进行的。整个平台重约750吨,它有几个特点,01力气大,是个“大力士”,能稳稳地托住加注推进剂后重量近500吨的火箭;02不怕热,哪怕火箭发射时喷出的尾焰高达2500摄氏度,对它来说也不成问题;03能行走,自带电机和轮子,可以沿着轨道去塔架。第三垂——垂直测试0290多米高的厂房一通到顶,中间有十多层工作平台,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长二F火箭怎么进行组装的呢?第一步是火箭芯一级起吊固定在平台上。然后四个助推器与它实现捆绑连接,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有点儿像是挑担子。第三步,芯一级上再加上一个芯二级。这样火箭就成了一个整体。第三垂——垂直转运02每次垂直转运都是发射场的大日子。随着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70多米大门的开启,活动发射平台托举着组合体缓缓驶出厂房。厂房大门就正对塔架,中间以两根1.5公里长、相距20米的无缝钢轨相连。船箭组合体加上平台高约70米,而且组合体头重脚轻,因此转运过程对于风向、风速有严苛的要求,移动速度也要严格控制,中途还要根据实时风力等情况变频调速。“三垂”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最大限度保持火箭状态不变,缩短了火箭在发射区的准备时间。远距离控制发射02测发指挥楼,这里堪称火箭发射的神经中枢。每次火箭发射,0号指挥员就是在这里下达“发射”口令,这里距离塔架1.5公里远,既能保证安全,也可以精准控制任务程序的每一步。“三垂一远”的远,也就是远距离控制发射。神舟十六号乘组特点神舟十六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次发射任务,于2023年6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任务搭载了三名宇航员,将进行为期半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研究。PART-03神舟十六号乘组特点035月29日11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身着深蓝色航天服,在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前站定,向台下挥手致意。这是神十六飞行乘组首次亮相,既有“老朋友”,也有“新面孔”:景海鹏先后参加过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朱杨柱和桂海潮则是首次飞行。在神十六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用3个字概括神十六飞行乘组的特点:“全、新、多”。010203神舟十六号乘组特点03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这是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第三批航天员于2020年9月完成选拔,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4名载荷专家。经过两年多的刻苦训练,他们已完成了既定的训练内容,通过了飞行资格评定,均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和条件。特点:全特点:新神舟十六号乘组特点03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从神舟七号太空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到神舟九号13天太空之旅,再到神舟十一号33天中期驻留,这一次,景海鹏将到中国空间站走一走、看一看、出趟差:“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中国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特点:多神舟十六号乘组特点03以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的身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对朱杨柱来说绝不仅是幸运,更不是偶然,而是一个青年学子执着追梦十余载的故事。“中国梦带来了航天梦。我很幸福,赶上了一个新时代。让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人,都有机会实现人生梦想和价值。”朱杨柱说。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是他的梦想。2018年,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从中脱颖而出。与从飞行员中选拔的航天员不同,载荷专家拥有更加专精的技术方向。此次任务中,桂海潮主要负责载荷的管理、维护、维修,从事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设备操作、实验条件控制、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载人飞行任务首批载荷专家神舟十六号任务神舟十六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次发射任务,于2023年6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任务搭载了三名宇航员,将进行为期半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研究。PART-04神舟十六号任务0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快速交会对接后,3名航天员将进驻空间站核心舱,与神舟十五号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再现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的场面。去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入轨。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180多天,见证了空间站建成的圆梦时刻。如今,他们已圆满完成了四次出舱活动任务,成为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乘组;还开展了多次载荷出舱任务,8项人因工程技术研究、28项航天医学实验,以及38项空间科学实(试)验,涵盖了生命生态、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获取了宝贵的实验数据。神舟十六号任务04空间站已经全面建成,神十六乘组肩上的担子没有减轻。神十六任务期间将迎来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再对接和撤离以及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将开展电推进气瓶安装、舱外相机抬升等平台照料工作;将完成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等舱外应用设施的安装,按计划开展多领域大规模在轨实(试)验,有望在新奇量子现象研究、高精度空间时频系统、广义相对论验证以及生命起源研究等方面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还将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让载人航天再次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神舟十六号任务04“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发展的初衷。中国空间站既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三步走”的成就,也是国家太空实验室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新篇。作为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个飞行乘组,他们将承担更艰巨、更繁重、更高精尖的科学实(试)验任务。把实验室搬进太空,方寸之大可满足丰富的科研需求。中国空间站部署了多个科学实验柜,将助力突破特种材料制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高精度时频系统、量子精密测量等应用核心关键技术,取得一大批空间应用成果。010203神舟十六号任务04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无疑是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技术全面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将充分利用空间站目前已配置的舱内实验柜和舱外载荷,以及巡天空间望远镜等设施设备,滚动实施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4个专业领域近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我们近期将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载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科学与应用项目征集公告和指南,持续开展项目征集工作,不断扩大项目征集范围,力争尽快实现空间站应用资源满载运行,持续产出高水平应用成果。”林西强说。航天三十载圆梦指日可待04三十载波澜壮阔,新时代十年奋进。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用三十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如今,载人登月也被提上了日程,中国人“九天揽月”的圆梦时刻指日可待。中国载人航天壮阔发展神舟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点火升空叩问苍穹神舟十六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次发射任务,于2023年6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任务搭载了三名宇航员,将进行为期半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研究。汇报人:XXX时间:20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