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城市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现将XX区城市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2021年工作总结(一)市容管理方面1.落实市容日常管控。我局有效落实常态化市容管理,重点整治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经营、“两车”乱停放、违规广告牌、夜间大排档、烧烤摊等问题。今年以来共清理流动摊点7616起,清理店外店占道经营6811家,查处夜间大排档、烧烤摊102起,纠正“两车”乱停放34142辆次,拆除各类违规广告1193面。2.开展夜间“一周两整治”专项行动。我局不定期组织大型夜间专项整治行动,对夜间大排档、烧烤摊“重难点”进行突击整治,巩固夜间整治成效。今年以来,我局共出动人员3423人次,查扣货车2部、三轮车48辆、推车35辆、烧烤灶车13部、烧烤架62副、帐篷35顶、桌椅1000余张,其它占道物品若干。3.“拆墙透绿”工作稳步推进。今年我局继续开展“拆墙透绿”工作,提升改造目标任务30处,目前已全部完成。4.开展机动车侵占河岸绿地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机动车侵占绿地问题,我局牵头制定了《XX区机动车违法占用河岸绿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联合区园林中心、各镇(街)巡河队及河道“3P项目”管养单位开展整治工作。按照“提前宣传、每日巡查、及时查处”的原则对机动车侵占绿地行为进行查处。该项工作已进入常态化管控,今年共查处机动车占用绿地549起,罚款32.25万元。5.打造XX精细化管理片区。对标福马路,对长乐路、讲堂路、俊伟路、徐家巷等XX片区道路进行市容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从“门前三包”、“两车”管理、规划提升等方面入手强化管理。通过开展市容整治、人员定点值守和机动化监控、设置共享单车禁停区、增设非机动车停放点、拆除违法建设和强化房屋结构安全排查整治等工作举措,进一步改善片区综合环境水平,提升景观品质。6.打造“门前三包”管理示范街。我局选取辖区18条道路作为“门前三包”管理示范街,做到高标准、高规格、数字化落实日常“门前三包”管理,提升街区环境品质。一是依托“一户一码”管理平台,对18条道路“门前三包”责任书进行了更新,实现了“一店一码”,市民通过扫码可以对商家信息、商家信用、处罚记录进行一键查询,执法人员也可通过该平台进行相关管理数据的实时更新,提高管理效率和执法效率。二是落实示范街街长制度,所在地城管中队安排在编执法人员担任示范街街长,负责对整条示范街进行日常巡查,发现违规行为立即查处。7.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创新轮流值守模式,整治五里亭桥下绿化带侵占问题。一是开展专项整治。采取以鼓山中队为主、王庄中队为辅、直属中队配合攻坚的方式,对五里亭桥下绿化带被侵占等市容乱象展开集中整治,出动执法人员50人,现场查扣三轮车4辆,电动车1辆,劝离电动车百余部。二是落实“定时、定点、定岗”的要求,由鼓山中队、王庄中队、直属中队三方派人进行轮流值守。局业务科室对三个中队轮值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列入中队日常工作考评。三是设置隔离护栏,对五里亭桥下被破坏的绿化带隔离护栏进行修复并在绿地公园出入口加装S型栏杆,避免电动车驶入公园内部。四是将“轮流值守”模式推广到金鸡山人行隧道等镇街辖区交界处的市容管理工作。(2)制定“三优先”原则,整治福晟广场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一是扩大停放区,在地铁站与福晟广场之间绿化带后区域专门设置一处公共停放区,将讲堂路西侧乾隆大第广场北侧绿化杂地(原为停车位,现已废弃)改造为“两车”停放区,并协调福晟广场管理单位,在将部分写字楼员工车辆引导至广场内部自有停放点的基础上,并在广场沿讲坛路一侧区域开辟了一处内部停放点;二是强化引导,将共享单车引导至电动车停放量少的长乐中路一侧人行道停放,防止非机动车外溢停放或被随意丢弃。(3)整治XX湖公园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优化化工路沿线市容秩序。根据区委、区政府指示精神,我局组织人员对公园周边开展实地勘察,提前在XX湖公园周边区域规划设置一批非机动车停放区,并聘请设计单位在公园周边显著位置设置了符合公园整体环境的引导牌、指示牌,安排执法人员在现场引导市民将车辆停放至停放区内。(二)“两违”治理方面1.持续开展“两违”处置。2021年以来,我区累计拆除“两违”9.9万平方米,巡查发现并拆除新增“两违”共112宗,拆除建筑面积4838.2方米。其中发现并拆除占用消防通道违法建设6宗,拆除建筑面积359平方米;拆除影响房屋结构安全的“两违”建筑15宗,拆除建筑面积1531平方米。另外,2012年至2016年我区建档查处的“两违”历史存量共计1546宗,目前全部处置到位,处置率100%。2.开展特色“两违”整治攻坚战。我局积极参与乱占耕地、非法侵占河湖、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两违”问题整治攻坚战。截止目前,全区发现1宗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两违”问题,拆除建筑面积15平方米;发现1宗非法侵占河湖“两违”问题,拆除建筑面积10平方米。3.牵头开展住宅小区“两违”整治攻坚战。我局将开发商预留空间违建作为住宅小区“两违”专项整治的重点,对辖区小区逐个进行排查整治。今年共拆除住宅小区“两违”207宗,拆除面积7016.94平方米,实施产权限制429宗。(三)环境卫生管理方面1.加大环境卫生整治。我局严格要求各镇(街)环卫道路清扫保洁中标企业做好日常环卫保洁。今年以来,各环卫企业共清洗道路4万多条次,清洗人行天桥4000多座次,清洗人行地下通道2000多条次,清理卫生死角1万多处,清洗果皮箱约22万粒次,清洗垃圾桶约35万粒次,更换果皮箱约43粒。2.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四定”的基础上,我局不断优化垃圾前端分类和中端收运的衔接,实现垃圾每日“定点、定时、定车、定企业”收运,不拖延。同时,加强收运监管力度,规范收运线路,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出收桶,确保垃圾分类收运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共清运生活垃圾约24万吨。3.完善提升公厕管理工作。我局严格按照“十无五有”和“公厕长”的标准,督促中标服务企业落实公厕管理,并实行专人监督、专人管理制度,同时在北峰山区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村民如厕环境。4.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目前,各乡(镇)、村按照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标准持续落实相关工作,全区各行政村均已建立保洁队伍,并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分类市场化运营。同时,我局对各乡(镇)、村农村垃圾收运、分类工作进行指导、督查、考评,落实常态化治理。5.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新建连江北城市管理综合体、园中城市管理综合体。其中,连江北城市管理综合体项目的招标文件、合同协议等材料已报区政府审议,待审议通过后将进行公开招标,力争年底前动工建设;园中城市管理综合体正在开展地形图修测等前期工作。二是计划新建8座公厕(乡镇3座,农村5座),待区政府批复后开始招标;三是计划更新果皮箱500粒,已采购到位,正在陆续安装。6.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执行《XX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提升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我区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文件,为垃圾分类提升工作提供总体指导,并明确区直各部门、镇(街)责任。二是提升基础设施。我区已建成分类屋(亭)961座,配备分类垃圾桶28528个,配备垃圾分类作业车辆431辆,并自我加压,提高标准,将40座垃圾分类亭改造提升为垃圾分类屋,新建了8座精品分类屋。三是强化督导检查。我区定期组织人员每月对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和各镇(街)“四定”工作实施检查、通报。同时,规范垃圾分类管理员管理,定期开展分类管理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考核,对未通过考核的予以处罚或辞退,目前已处罚508人、辞退84人。四是完善收运机制。实施“公交化”垃圾分类收运及沿街商铺“摇铃式”收运,开通了58条“公交化”垃圾收运线路,设置了170面垃圾收运“公交”站牌,实行“一天两收运”。五是加强监督检查执法。区城管局全面加强整治小区垃圾误时投放和设卡抽检垃圾运输车辆,严格处罚。2021年以来共处罚小区垃圾违规行为6604起,处罚款金额33.02万元。六是落实分类减量目标。实行厨余垃圾桶加锁等待收运的方式,强化厨余垃圾收运,并配合环保驿站选址工作,计划在2021年底前建成28座环保驿站,现已建成环保驿站18座。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多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今年以来已累计在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663篇,组织培训2233场,开展宣传活动2131场。八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北峰山区三个乡镇垃圾分类市场化招标工作均已完成,并已建成垃圾分类屋52座,配备垃圾分类桶23784个,下发垃圾分类袋578160个。同时,山区各乡镇、村组织人员定期入村上门宣传,向村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料并讲解垃圾分类方法,加强村民垃圾分类意识。7.打造垃圾分类工作新亮点。一是建设垃圾分类工作智慧监管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基础数据采集、分类屋监控、分类收运监管、日常检查管理等综合性管理模块,利用信息化技术,科学高效地对垃圾分类项目进行监管,实现整体“一张图监管”。二是试点建立垃圾称重系统。我区在4个小区垃圾分类屋(亭)内试点安装了该系统,现阶段重点针对小区内的厨余垃圾量进行称重统计,为后期垃圾分类收费提供依据,也为后续智慧化监管打下良好基础。三是试点设置智能误时投放箱。通过分类公司自主研发手机APP小程序,结合智能误时投放箱,探索误时付费投放模式,全力解决垃圾误时投放问题;后期还将结合垃圾分类“红黑榜”制度,不断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四)建筑垃圾管理方面1.开展常态化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我局持续开展24小时全覆盖的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各类建筑垃圾违法行为。一是坚持日巡夜查制度,对建设工地、住宅小区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督促施工工地及住宅小区规范处置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净车出场;二是强化路面巡查,并在主干道随机设卡,重点查处“黑车”运输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未平斗密闭运输、运输途中滴撒漏等各类建筑垃圾违规行为。今年我局共立案查处各类建筑垃圾及工地违规案件927起,罚款金额523.8万元。2.积极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我区益凤资源化项目一期项目第一条建筑垃圾预处理生产线和压制砖生产线已投入运行,年处置100万吨建筑垃圾,有效缓解五城区建筑垃圾无处消纳难题。益凤资源化二期项目正在推进建设中,第二条生产线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处置200万吨建筑垃圾。另外,我区正在建设的坂中村二次装修垃圾收纳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已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企业,目前正在公示。3.开展“静夜守护”专项整治行动。为切实打好噪音整治攻坚战,给广大市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021年5月起,我局积极开展“静夜守护”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强化巡查整治。局属各中队对在建工地在限制时间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作业的违法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一经发现在建工地未经审批擅自在限制时间内进行施工的违规行为,一律按相关规定实施处罚。同时,与局“110”联动受理中心联防联控,将辖区内投诉频发的在建工地形成工作清单,做到“一查三看”即一次查处,三次“回头看”的工作机制,实现噪声监管工作不留死角。本轮“静夜守护”整治行动期间(5月1日至10月18日)我局执法人员累计巡查工地5164次,形成噪声投诉台账301起,责令整改427个项目,立案查处噪声类案件304起,处罚金额累计85.7万元。二是落实常态化联合执法。以“静夜守护”行动为契机,我局与XX生态环境局建立了常态化的联合检查机制,每周固定安排两次联合执法,对市民多次投诉的工地进行重点督查。经过多轮联合整治,辖区工地施工扰民的投诉量大幅度降低。(五)依法行政方面1.加强培训,不断增强规范性执法。今年以来,我局分别召开渣土、市容、规划等案卷学习会共20场次,参会人数达210人次,使我局依法依规执法达到全市前茅。同时还多次召开《2021版行政执法文书》、《XX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调整增加事项)》培训会及重大案件审核会议等,不断强化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