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汇报“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这副镌刻在木府的古联,早在明代就充分表达了XX各民族心向中央王朝的决心和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团结的信心。近年来,XX区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把XX区建成面向世界的民族团结进步‘窗口’”为目标,以“做好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以“共筑一座城,同是一家人”为创建主题,举全区之力开启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的探索与实践,着力以“六抓六促”为抓手,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抓党建促引领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争取和凝聚民心作为最大的创建动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抓创建。把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示范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二是强化规划引领抓创建。党代会、人代会精准提炼创建主题,准确定位创建目标,高位谋划,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XX区“一城五区”发展战略内容,作为XX区重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创建,2021年以来专题研究民族工作3次,推动创建工作由单项突破向整体协同推进。三是强化理论武装抓创建。把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国民教育体系,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2021年内举办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专题培训、学习6期,受训干部2101人次。抓发展促稳定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引进各类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及工业项目,工业产值逐年提升,数字产业取得新进展,建构完善“1+5+N+1”旅游监管模式,在XX省率先建立诚信评价体系,“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取得突破,三次产业比重达4.6:23.2:72.2,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二是生态文明不断进步。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稳定在100%,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片区9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国家复核,实施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97个,创建国家级、省级“森林乡村”4个。三是城乡面貌不断变好。推进“五网”重点项目建设,城乡交通更加通畅,改造老旧小区、文保修缮、主干道量化和生态走廊各一批,城市景观更具魅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省级考核中位列“二类县”第一名,374个自然村全部达到I档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100%。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9户1846人全部脱贫出列;加大教育发展投入,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被列为全国60个“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之一;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质效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医疗、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98.3%,完成90个养老服务场所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工作日间照料服务更加完备,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一乡一节”民族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五是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9万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910元和20632元,位列全省第13位和第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达77.6%。抓文化促和谐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守护文化认同这根民族团结的根脉。一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为民族团结进步铸魂。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立基层宣讲团面向各族群众宣讲,设立各类红榜110块,629人上榜各类模范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西快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同时在市中心打造3个民族团结主题广场,在其中的玉河广场建设“团结亭”作为网红打卡点,把每年7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全方位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二是加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为民族团结进步壮骨。坚持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的理念,大力开展母语传承、民族乐器制作等文化传承活动,大力实施“百名人才”和“百项精品”工程,重视培养非遗传承人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14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18人。打造传承了热美磋、窝梦达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文化精品。三是搭建各民族互助共学平台,为民族团结进步强筋。以文化浸润民族团结,打造了11个“一乡一品”传统民族文化品牌,举办“学讲民族话、同唱民族歌、共跳民族舞”等群众性活动,搭建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桥梁。辖区内85所学校实行各族学生混班制,让各族学生从小就学在一起、乐在一起、成长在一起。《纳西童谣》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民族文化之美,更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他们心灵深处。四是坚持创建进基层,为民族团结进步凝聚细胞。把创建进基层作为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累计投入4700余万元,实施完成“十百千万”示范引领项目和民族文化项目90个,命名了5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20个示范家庭,打造了谋求改革发展新成果的“街道”典型、互嵌融合建设的“社区”典型、走宗教中国化道路的“宗教活动场所”典型等33个“10+n进”的典型。五是创新宣传载体,为民族团结进步造血。完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曲《和合家园》制作及MV拍摄,创作主题小品剧《丽江那个家》,拍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小视频8个,让广大观众深深感受到XX多元文化交流交融共生的繁华景象。大力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抓旅游促融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胸怀喜迎全世界游客共建“世界的XX”。一是“面向世界”。运用3D技术向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游客讲好“XX好故事”,讲好XX不设城墙、自古就有吸收包容、和谐共融的良好传统的故事。主要讲好在纳西族经籍《创世纪》传说中,藏族、纳西族、白族是亲密无间的三兄弟;明代木氏土司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和技术、广纳各地各族人才;丽江XX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文化习俗至今都保留着多民族共存共融的鲜明特征,十余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融洽相处,丽江XX也因独特厚重的民族文化,多民族、多文化兼容并蓄、和谐共荣而独具魅力,成为了一座开放包容的和谐之城等故事。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机制举措,促进“新老丽江人”高度融合,共享美好家园。二是“走向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地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源于公元14世纪的民族瑰宝纳西古乐以及世界记忆遗产东巴文化多次应邀到20多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好评如潮,让XX更深地走向世界。抓基层社会治理促提升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法治XX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夯实基层民族工作基础,推动民族工作社会化。建立区、乡、村、小组四级网格,配备网格员285名,将民族事务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形成齐抓共管民族工作格局。率先在全市实施党务政务融合项目,打通服务各族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新打造“456+N”基层治理模式,搭建“协商在基层”“束河夜话”等协商议事平台,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近年来,XX区未发生过涉及民族宗教重大事件。抓大数据促智能化用科技智慧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当前,XX区进入了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的新时代。一是运用大数据技术贯穿民族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大数据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管理及应用,打通各个单位部门的信息孤岛,打破各部门数据的条块分割,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动态管理,让数据成为民族事务治理的好帮手。二是加强智慧XX建设,让智慧旅游服务成为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的“大舞台”。XX省首个5G试验基站率先在丽江大研XX开通,“一部手机游XX”全面推广,全力建设丽江XX智慧小镇,4A级以上景区全面实现智慧化管理,为世界各地各族游客带去安全、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XX区各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共融的繁荣景象。“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团结一心共圆复兴梦,数千多年灿烂文化水乳交融共颂中华情。”这副镌刻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文林村的对联,是当前XX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念深入人心的缩影,是全区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牢固的生动体现。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XX区各民族同胞将同心同德、凝心聚力,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