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1第三章劳动力需求21.1劳动需求的派生性1.2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行为1.3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行为1.4劳动需求的弹性3第一节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一、派生需求原理4–产品市场:需求来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生产要素需求,需求来自厂商,满足“利润”的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具有“共同性”特点5二、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6–1、技术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含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即:Q=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7–技术系数: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8–2、时间长短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时间长短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每一时期内,劳动、资本与技术变化的步伐不一样。时间范围变化的要素固定不变的要素短期劳动资本和技术长期劳动和资本技术超长期劳动、资本和技术9–3、企业目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还受到企业目标的影响。不同的目标下企业的劳动需求不同:•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10–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即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就业制度、用人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即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潜在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惯等。11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其一:供给者和需求者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其二:商品和服务生产中仅使用两种同质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资本。•其三: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其四:市场主体具有完全信息,且获得信息的成本为零第二节完全竞争下的劳动力需求分析12关于生产的若干假设•其一:企业生产的目标不变,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其二:技术对产出水平没有影响。•其三:生产周期(1)市场时期(2)短期(3)长期13•一、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1、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特点:A:短期内只有劳动要素可变,其他要素不变B: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14–(1)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市场:R(Q)=Q*PR为企业的总收益Q为产量P为产品价格,为既定常数因此,总收益R为产量Q的函数。产品的边际收益MR:由收益函数求收益对产量的一阶导数表示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15转入要素市场:短期内只有劳动力是可变要素.劳动的边际产品MP:dQ(L)/dL,表示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所增加的产量。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MRP:MP*P。又称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16•根据边际生产规律递减规律,劳动的边际产品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随劳动使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品会逐步下降。•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MRP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位置取决于P的大小17–(2)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C=C(Q)C=W*LW为劳动价格,即工资假定劳动价格为常数,则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成本函数对劳动的导数:dC(L)/dL=W18•MRPL=MEL(3-5)•MPL*P=W(3-6)•MPL=W/P(3-7)19W(W/P)00E0LMPLE1E2图3-1短期的劳动力需求(实际工资条件下)20–(3)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劳动价格W=边际收益产品MRPMRP=W或者MP*P=W•数学方法推导(见P38)21–2、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L和劳动价格W之间的关系。MP*P=WMP=MP(L)MP(L)*P=W22•该函数特点(即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随着劳动价格的上升,企业对劳动的最佳使用量即需求量将下降。因此,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在短期内对单一可变的劳动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完全重合。23–3、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当其他企业都发生调整时,劳动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全体企业产量变动将改变产品的供给曲线的位置,从而在产品市场需求量不变时,将改变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价格的改变又使得每个企业的边际产品价值发生改变。•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24不考虑其他企业的调整:根据VMP曲线,每个W下,都有一个L与之对应,找出两组(W,L),连接对应的点,可得到劳动力需求曲线d,该曲线与VMP曲线重合。LW0d=MRPW2W1L1L225考虑其他企业的调整:如果WA提高到WB,同类产品企业都减少L,则每个企业的产量都会减少,这足以影响产品的价格,即,使P提高。此时,VMP(MP*P)会随之提高,这会使VMP1曲线向右上移动。这种情况下的两组(W,L)分别在旧的VMP曲线和新的VMP曲线上。连接点A(WA,LA)和B(WB,LB)得到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LW0VMP1VMP2dABLALBWAWB26•将经过调整后的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水平加总,就可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D=∑dm=n*dm•注意:被简单水平加总的是每个企业经过调整的劳动需求曲线dm,而不是边际产品价值曲线MP*P。(书本38页)27•二、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1、等产量曲线与要素投入选择•等产量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0),(QKLfQ28劳动力(工时)工资0AB相对工资高的投入选择相对工资低的投入选择29•等产量曲线的4个重要特征:–a、斜率为负–b、位置越高产量越高–c、是连续的–d、没有常数斜率,左边较陡直,右边较平坦30–分析竞争性企业的产量如何决定:–(1)仅从等产量曲线本身无法找到成本最小组合点。应结合工资率的高低综合考虑:•如:工资率低时,劳动密集技术比资本密集技术便宜反之,资本密集的技术会相对便宜–(2)工资率影响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31价格数量MC(高工资)MC(低工资)0Q1Q2MR32•2、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33工资率资本数量劳动数量劳动数量0LCLCLBLALACBAKBKAW1W0C`A`34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1)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替代效应:如果工资率提高,企业要保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则会用资本替代劳动•规模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劳动边际成本上升,导致产量减少,导致劳动数量下降35–(2)推导长期劳动需求曲线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36•三、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工资率劳动数量W1W0W2DS1DS2DS3DLDBAECL0DS137–工资率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要大于短期调整–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总是要比作为其基础的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为平坦38作为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卖方作为劳动市场上的垄断买方作为产品市场的垄断卖方和劳动市场的垄断买方第三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劳动力需求分析39一、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分析–卖方垄断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由于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为完全竞争者,故使用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然等于不变的工资率W。–但由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其产品价格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需求量的一个变量。因此,垄断企业使用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40QPMR0PMR卖方垄断企业的MR曲线QPMR0P=MR完全竞争企业的MR曲线MR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且小于P41–1、卖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收益函数:R=R[Q(L)]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dR/dL=(dR/dQ)*(dQ/dL)得出一般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MRP=MR*MP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得出:MRP=W或MR*MP=W42–2、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劳动要素使用原则:MR*MP(L)=W上式即为卖方垄断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函数。–分析W与L的关系:一、假定工资率W下降,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MR*MP(L))亦下降。二、产品价格垄断,故MR不变,所以MP(L)必然下降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说明,L增加才能实现MP(L)的下降四、可以确定,随着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量增加,即劳动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43LWd=MRPW0L0W1L1044二、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分析–买方垄断企业: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者劳动力市场上的垄断者–劳动要素使用原则:MRP=MP*MR其中,MR等于产品的价格劳动的边际收益:MRP=MP*P即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45–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边际成本:劳动成本函数:E=Q*f(Q)劳动的边际成本:[E]′=[Q*f(Q)]′=f(Q)+Q*df(Q)/dQf(Q):为劳动要素价格Q*df(Q)/dQ:为总劳动数量因价格变动而导致所支付成本的变动46对于买方垄断企业的MLC的说明:MLC包括两部分:1、必须支付给增加的那些工人的工资W(L)2、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已变得较高的工资所以,MLC大于W,且随劳动力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LW0WMLC47例:某加油站日雇用工作人员9人,工资为每人每天30元;若每日雇用工作人员10人,则工资水平为每人每天32元。求MLC。解:雇用第10人的成本为32元;原来工资率为每天30元的9人现在的工资率为每天32元,相当于劳动力成本增加了9*2=18元。两项综合,可知多雇用一人造成的成本增加为32+18=50元,此即为使用劳动力的边际成本。48推导需求曲线:•使用最优劳动数量的原则为:MRP=MLC•企业的最优劳动数量为L1,劳动的价格为W1。•因此,A点(W1,L1)为需求曲线上一点。•但是,如果W变动,无法再找到第二组(W,L),因为符合原则VMP=MLC的仅有一点。LW0WMLCVMPW1L1A49如果想得到需求曲线的另一个点,则需变动W(L)与MLC。初始点B,变动后C,但B和C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实质上,不存在W′的工资率)所以,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存在注意:比较B点和C点,可以知道,买方独家垄断的劳动力市场上,W和L都低于完全竞争情况下的水平LW0WMLCMRPW1L0W0BMLC’W’L0’W0’C504.1弹性的一般含义4.2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4.3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第四节劳动力需求弹性51一、弹性的一般含义一般用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例来表示弹性。公式: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52二、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化百分点的比值。–公式:ed=-(|△L|/L)/(|△W|/W)=-(|△L|/|△W|)*(W/L)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53取值范围:ed的取值范围ed=00ed1ed=11ed+∞ed=+∞劳动需求曲线的特征完全缺乏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富有弹性Wed=0ed=+∞ed=1LW1ed+∞0ed1L五种类型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54•只要劳动需求倾斜向下,最低工资立法一方面提高工资率,一方面减少就业数量。第五节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LW0W0W1DLL1L055经济中不完全覆盖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同时发生2WmWnLW0DMLmS’LW0FNWeLeSLnES’Wf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