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语文课本《长城》的教学设计样例5篇作为一位尽职敬业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充分理解语文要义,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案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适用于语文课本《长城》的教学设计样例5篇”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以下是三一刀客网友为大家精心分享的“适用于语文课本《长城》的教学设计样例5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适用于语文课本《长城》的教学设计模板篇1一、复习导入1、复述课题《长城》,全体齐读课文。(回顾第一节课学习内容。)2、学生自由汇报第一课时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和新词。3、看一看,说一说:本课有几幅图画和几段文字?主要画了什么,写了什么?(学生只能从大概意思上谈一谈,不会说得太清楚,那是因为他们还缺少细致品读本文的训练过程,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来仔细观察图画的区别之处和仔细阅读课文内容。揭开新课学习活动的开始。)4、导语:《长城》一课的图文是怎样结合的,我们还要通过仔细观察和阅读来深入研究。二、读文品悟1、整体感知图文意境:⑴观察两幅图内容的异同之处,谈谈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是什么?(学生对长城的照片、图画并不陌生,如果独立观察有困难,还可以随时组织学生同桌合作研究,说出两张照片是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拍下来的,第一幅是远望长城,第二幅是走上城墙近看长城。给人的感受也不相同。远望长城,气势雄伟,跨越崇山峻岭。走上长城,看清了长城的建筑结构,既宽敞又结实,设计得科学合理。引导看图,使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增加,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要读文的兴趣,继而引领学生深入课文,品读语言之妙用,便顺理成章了。)⑵再来细读课文,看一看文章是怎样描写这两幅照片内容的。(图文对照,运用看图学文,学生会迅速走进课文,走进情境,寻到行文思路,即: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与描写。)⑶小结:这种有顺序的观察与描写,不仅使人感到清晰可见,而且又能使文章详略得当。看看文中详写了远景还是近景?(近景)为什么这样写?(近景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城墙上的结构怎样,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建造长城。)2、阅读感悟重点语句:⑴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远看长城是什么感觉?用文中字词来表示:①“像一条长龙”,用恰当的比喻手法,“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更突出了长城尤如一条长龙的样子。(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形容看到的长城什么样。)②“从……到……,有……里”。用这样的填空形式,强调出此处数据的使用恰当,询问两关在中国地图上的大约位置是哪里?(使用教具地图)师指导学生了解长城的大致走向。背诵:全段共两句话,第一句说长城的样子像什么?第二句说长城的具体位置从哪里到哪里?(学生看第一幅图,背诵第一自然段。)⑵自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这里描写了哪段长城?近看长城什么样子?(八达岭长城,高大坚固)为什么说它是高大坚固的?(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体会“巨大的条石”、“城砖”等建筑材料的坚固和结构设计的合理坚固。师生试画长城简图。)板书:城墙顶上──铺着平整,像马路。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每隔三百多米。过渡:远看长城的雄伟,近看长城的坚固,使每个登上长城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感慨,你知道是怎样的吗?读一读下文你就明白了。⑶有感情地朗读后两段:说一说你对哪句话还不够理解。(学生用朗读去体会作者当时产生的感慨,要比教师用讲解阐述的看法更易于学生接受,而且学生一定会对“智慧”、“结晶”一类的词感到奇怪,尤其“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类说法,他们也不敢只留于表面来理解长城的长。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谈谈自己的不同见解。)⑷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讨论并用已知的有关长城资料和本课图文来证明。三、总结延伸读了《长城》一文,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此时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从本节课掌握的知识点和情感体验上总结。)四、课后巩固1、继续朗读和背诵课文。2、从不同角度画长城。3、搜集与长城有关的信息讲给同学听。适用于语文课本《长城》的教学设计模板篇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二、学习首尾两段。1、出示第一段。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2、出示最末一段。1指名读。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三、自学课文。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1、开火车读词语。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字形:魄、嘉峪关、御、巍2、指名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按课后第2题分段。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3、引读。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五、巩固练习1、抄写词语。2、作业1—3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二、学习第一段。1、比较句子。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2、背诵第一段。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圈出来。[板:像一条巨龙气魄雄伟长、宽、高赞叹](穿插自己的经验)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填表:历史时间离现在多远怎样筑长城长城当时作用战国时期2、集体校对、订正。五、巩固练习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2、作业本4、5题[板书:19、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气魄雄伟长、宽、高赞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句。4、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教学难点: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根据板书来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2、说说长城的建筑史。二、学习第4自然段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思考:你从哪里看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呢?(找出书上有关句子)2、汇报:1“如果……可以……”[板书]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板: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说说你的感受。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呢?谁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4朗读指导。三、学习第4自然段1、齐读第4自然段。2、说说段意。(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作者为什么不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呢?3、汇报。(“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4、感情朗读。板书设计:19、万里长城工程浩大如果……可以……施工艰难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得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血汗和智慧适用于语文课本《长城》的教学设计模板篇3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象征意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感悟长城的威武壮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坚强意志、民族精神经的敬佩和赞叹,锻炼学生的顽强的意志。教学重点、难点感悟长城的象征意义。教学准备长城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万里长城吗?把你了解的长城跟大家说说。2、教师小结:长城是世界最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关于长城的文章——《长城在我心中》(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1、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认真阅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长城的情感。4、讨论:长城象征着什么?三、检查生字,指导朗读。1、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读一读。2、教师进行必要地再强调。3、教师指导学生画记词语,学生一起读一读。4、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相机知道:引导学生想象“青青牧草”“茫茫的林海雪原”“千里戈壁”“万里沙海”……注意把握语气。2照样子,练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四、学生质疑: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2、请大家带着问题,自己先查找资料,想办法解决。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朗读第一自然段,导入新课:1、生齐读第一自然段。2、指名反馈: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祖国山河壮丽、祖国物产丰富……)3、教师导: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这一段带我们到了哪些地方?(指名反馈: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鄂尔多斯戈壁、塔克拉玛干的沙滩、黄河故道、长江堤岸、长城)4、教师小结:在这么多景色壮丽的地方,令作者魂牵梦绕的是——(学生齐答“长城)。5、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追寻……追寻……还追寻……”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二、品读句子,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1、指名反馈文中直接描写长城的句子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眺: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2、指名反馈。这段语句中,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巨龙、勇士、巨人,这样形象地写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磅礴的气势)3、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加深感受,激发学生对长城的赞叹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三、展示资料,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1、教师导:站在长城上,赛外呼啸着的风、城墙上的古战场遗迹、让作者的脑海中浮现出长城的经历以及悲壮的历史来,你们搜集了哪些有关长城的资料?你解决了哪些问题?2、学生自由地展示。3、教师小结:闻名世界的中国伟大建筑。它一方面不断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类的坚强意志和雄伟气魄。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四、结合课文,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1、教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讨论,你们觉得长城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反馈小组讨论的结果)2、指导引导学生从下面的语句中去感悟。“那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