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国际收支的调节第一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和影响第二节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第三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第一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和影响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二、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原因---定性分析(一)临时性不平衡(TemporaryDisequilibrium)定义:由短期的、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特征:失衡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对策:浮动汇率制下由市场汇率波动来纠正;固定汇率制下动用官方储备来平衡。是指一国生产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分工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二)结构性不平衡(StructuralDisequilibrium)国内生产结构与国际市场相适应X国际收支顺差国内生产结构与国际市场不适应X国际收支逆差(三)货币性不平衡(MonetaryDisequilibrium)是指一国货币价值变动所引起的国内物价水平变化,从而使该国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物价发生相对变动,由此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通货膨胀PMX国际收支逆差通货紧缩PMX国际收支顺差(四)周期性不平衡(CyclicalDisequilibrium)–是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及就业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经济繁荣期YPADMX国际收支逆差经济衰退期YPADMX国际收支顺差(五)收入性不平衡(IncomeDisequilibrium)–是指由于各种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较大变动,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YADM国际收支逆差YADM国际收支顺差二、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1、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反映:Y=C+I+G+(X-M)其中:X-M为净出口,构成国内总需求的一部分。2、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影响的机制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给>外汇需求外币贬值,本币升值X下降,M上升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给<外汇需求外币升值,本币贬值X上升,M下降AD下降,Y下降AD上升,Y上升第二节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工具途径:以经济力量自发作用以人为力量政策调节原则:1、按不平衡的类型选择调节形式2、调节方式选择国内平衡与对外平衡协调3、调节利弊: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重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通过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国际收支失衡在某种程度上自动消除国际收支失衡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反作用于国际收支﹡前提:完全或接近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特征:市场变量的调节自动恢复平衡(一)货币—价格机制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与货币比例决定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动,都会引起物价的涨落。物价并不决定于一国所有的商品和货币的绝对数量,而是决定于进入流通或即将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流通的货币数量。DavidHume(1711—1776货币数量说的倡导者)“价格—现金流动机制”,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揭示在国际金本位制下,价格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矫正。1752《政治讲活》中写道: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与货币比例决定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动,都会引起物价的涨落。如果商品增加,物价就下跌,如果货币增加,物价就上涨;如果商品减少或者货币减少,结果正好相反。他认为,物价并不决定于一国所有的商品和货币的绝对数量,而是决定于进入流通或即将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流通的货币数量。1、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货币存量减少国内一般物价水平下降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2、相对价格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外流增加,对外币需求增加本币贬值进口相对昂贵,出口相对便宜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改善(二)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三)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本币供应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资金内流增加贸易收支改善二、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一)财政政策逆差: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顺差: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开支增税市场需求投资国民收入进口收支改善(二)货币政策逆差: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顺差: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储备率提高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货币供给物价利率收支改善(三)外汇政策1.调整汇率逆差顺其自然,使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顺差顺其自然,使本币升值贸易顺差减少2.外汇管制目的:增收节支,改善国际收支特点:迅速见效限制外汇支出限制进口鼓励外汇收入鼓励出口改善贸易收支(四)贸易政策目的:实行“奖出限入”的保护性贸易政策补贴出口退税优惠利率出口中国海关总署进口高关税配额技术壁垒收入机制财政政策外汇贸易政策货币政策货币-价格机制国际收支调节利率机制前四种政策的特性比较支出增减型政策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关税政策外汇管制外贸管制支出转换型政策直接管制(五)结构调整(供给调节)政策特性:供给增强型调整产业结构,鼓励采用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适应世界市场需求变化(六)缓冲政策---融资型政策特性:不变维持型官方储备弥补逆差融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体系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一、弹性分析法二、吸收分析法三、货币分析法四、内外均衡、政策搭配五、结构分析法一、弹性分析(TheElasticityapproachtoBalanceofPayment)代表人物: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Joan·Robinson研究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的影响,提出国际收支弹性理论*货币贬值是否一定能改善一国进出口贸易状况呢?不同弹性条件下贬值对收入的影响我们假定中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人民币从$1/7贬值到$1/8,由此引起出口商品美元单价和出口数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出口商品的国内单价汇价出口商品的美元单价出口数量出口的外币(美元)收入价格变动率(%)出口数量变动率(%)07$1/7$110000$10000--17$1/8$0.87511000$962514.29%10%27$1/8$0.87512000$1050014.29%20%(一)“马歇尔-勒纳条件”—不同需求弹性条件下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作用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商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dE%100%100PPQQEx=出口需求弹性Em=进口需求弹性1.不同出口需求弹性条件下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羊绒围巾¥700$100出口100件汇价:¥/$=7外汇收入:$10000羊绒围巾¥700$87.5出口110件汇价:¥/$=8外汇收入:$9625赔钱赚吆喝?出口增量的外汇收入=$875100件围巾的价格损失=$1250-价格损失:$375出口数量变动率:10%出口价格变动率:12.5%18.0Ex贸易收支恶化看来出口需求弹性小于1,货币贬值还无法改善贸易收支啊!羊绒围巾¥700$87.5出口120件汇价:¥/$=8外汇收入:$10500出口数量变动率:20%出口价格变动率:12.5%100件围巾的价格损失=$1250出口增量的外汇收入=$1750-外汇收入增加:$500贸易收支改善16.1Ex看来只有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货币贬值才可以改善国际收支!单从出口看,Ex>1是贬值发挥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2.进口需求弹性对贸易收支的作用碧玺(电气石)$100/克拉¥700/克拉进口1000克拉汇价:¥/$=7外汇支出:$10万碧玺(电气石)$100/克拉¥800/克拉进口999克拉汇价:¥/$=8外汇支出:$9.99万出口数量变动率:0.1%出口价格变动率:14.29%0007.0Em只要进口需求量有所减少,哪怕只减少一点点,外汇支出就会降低!外汇支出减少贸易收支改善单从进口看,Em>0是贬值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必要条件!1EEmx只有当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出口增加)与进口需求弹性大于0(进口减少)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差额!在什么情况下,货币贬值才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状况?“马歇尔-勒纳”条件:(Mashall-LernerCondition)3.结论①Ex+Em>1国际收支因本币贬值而改善②Ex+Em=1国际收支状况保持不变③Ex+Em<1国际收支因本币贬值而趋于恶化4.推论贡献与局限贡献:马歇尔是第一个将弹性分析方法用于国际经济领域的经济学家,这一分析方法对后来的弹性分析理论具有直接的影响。弹性分析提醒人们,当本国国际收支失衡时,不要一厢情愿地通过贬值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局限1.该理论是建立在局部分析的基础上,只考虑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实际上其他条件是变动的。2.该理论没有涉及到国际资本流动,实际上本币贬值不仅会影响到经常项目收支,还会影响到资本项目收支。3.该理论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在现实世界中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如产生时滞效应(即J曲线效应)。(二)贬值与时滞反应——J曲线效应(J-curveEffects)实际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出口实际变动还取决于商品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滞后效应(时滞):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0+-平衡点货币贬值以来的时间贸易收支盈余贸易收支赤字为什么会出现J曲线效应?经济学家马吉(S.P.Magee)将贬值后的这段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出口数量不能增加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进口数量不能减少以冲抵进口本币价格的上升收支趋于恶化传导阶段:当进出口价格可以变动时,进出口数量及供给的调整从生产和消费方面来看又需要一个过程。收支差额还不会减少数量调整阶段进出口的数量能够变动,贬值对国际收支的正常效应开始发挥作用。国际收支差额从谷底上攀,逐步由赤字转变为国际收支顺差(二)吸收分析法1.基本模型—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上式经移项、整理后,得:X–M=Y–(C+I+G)如以B代表国际收支经常帐户差额,则B=X–M以A代表国内资源的吸收,即国内支出总和,有A=C+I+G将之带入上式,最终可得:B=Y–A结论:*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平衡。2.拓展A=A*+aY其中:A为总吸收,A*为自发性吸收,a为边际吸收倾向将A=A*+aY代入B=Y–A式中,有B=(1-a)Y-A*3.局限①建立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的基础上,对收入、吸收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分析不够②没有考虑到本币贬值后相对价格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③没有考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④只是一个单一国家模型,没有考虑到贸易伙伴国进出口对本国进出口数量和价格的影响(三)货币分析理论1.提出:70年代(美)蒙代尔约翰逊弗兰克2.背景•资本流动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货币主义逐渐兴起3.基本假设货币需求是收入、价格、利率的稳定函数货币供给有国内信贷和国际储备构成。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即货币供给不影响货币需求。4.基本理论Ms=MdMd=Pf(Y,i)–P为价格水平,Y为国民收入,i为利率Ms=m(D+R)–D为国内货币供应基数,R为外国货币供应基数,以国际储备为代表,m为乘数m=1,R=Md–D5.结论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现象国内货币需求过度或供给不足,导致国际收支顺差或国际储备增加;国内货币供给过度或货币需求不足,导致国际收支逆差或国际储备减少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6.政策主张①所有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性的,因而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解决;②所谓国内货币政策指货币供应政策;③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应注重国内的信贷紧缩。7.评价(1)它实际上是休谟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在现代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是新的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理论。(2)它考虑到了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3)假设不符合实际。短期货币的需求函数并不稳定,货币供给对货币需求是有影响的。(4)贬值的紧缩效应不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