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成本论第一节成本和利润的概念第二节短期成本函数及曲线第三节长期成本函数及曲线第四节成本利润分析法一、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1、会计成本:会计师在会计帐目中记录下来的成本,即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历史成本、私人成本2、机会成本:一项资源在被放弃的其他的用途中可能获得的最高净收入。经济成本对生产者指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净收入。对要素所有者指同量生产要素在其他可能的机会中的最高报酬。第一节成本和利润的概念机会成本才是适宜于作决策的成本。“相关成本”例4-1:甲用自己的1000元现金办加工厂(若将此钱借出,每年可得利息100元)。乙自银行以10%的年利率借款1000元办同样的加工厂。甲: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乙: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甲:会计成本=0元,机会成本=100元;乙:会计成本=100元,机会成本=100元。几种情况下的机会成本:1、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他把这笔资金如果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2、业主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他如果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收入;3、机器如果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零;4、机器如果原来生产产品A,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它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利润(增量利润);5、过去买进的物料的机会成本是按现有市场价格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6、长寿资产(机器设备等)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资产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二、显成本与隐成本1、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外显成本、显性成本2、隐成本: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内含成本、隐性成本3、总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三、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1、增量成本:指因作出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例如:决策前的成本为C1,决策后的成本为C2,那么增量成本为2、沉没成本: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12CCC四、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1、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2、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决策的基本准则:经济利润大于等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不低于其他用途。3、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要求的最低报酬。正常利润属于机会成本,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指企业主如果管理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的所有生产要素获得了正常回报(当只有企业家才能是自己提供时,正常利润是“最低限度的会计利润”)。例4-2:某商人拟投资50000元开设一家商店,自当经理。年收支情况如下:销售收入165000会计成本145000其中:售货成本120000售货员工资20000折旧5000这50000元的资产,预计一年后只值44000元。经理如在别处工作年收入为15000元。全部投资如存入银行可得利息4000元。求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解: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165000–145000=20000元全部机会成本=售货机会成本+售货员工资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经理薪水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120000+20000+(50000--44000)+15000+4000=165000元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全部机会成本=165000–165000=0元决策?假设50000元自外借到,商店设施全部自外租赁,则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165000–(120000+20000+6000+4000)=15000元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全部机会成本=165000–165000=0元折旧机会成本变为租赁机会成本。当只有企业家才能是自己提供时,正常利润是“最低限度的会计利润”。一、短期成本的种类1、总不变成本(TFC):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2、总可变成本(TVC):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3、短期总成本(STC、T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STC=TFC+TVC4、平均不变成本(AFC):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一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AFC=TFC/Q第二节短期成本函数及曲线5、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可变成本。AVC=TVC/Q6、平均总成本(AC):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AC=TC/Q=AFC+AVC7、边际成本(MC):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dQdTCQTCMC或二、短期成本曲线1、拐点B之前,TC、TVC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拐点B之后,TC、TVC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对应TC曲线和TVC曲线的拐点,MC最小。2、TFC线水平;AFC双曲线,渐近坐标轴。3、每一产量点上的MC值是TC曲线和TVC曲线上对应点切线的斜率。4、AC、AVC和MCMC线通过AC线和AVC线的最低点;MC线与AC线的交点慢于并高于MC线与AVC线的交点;MC线的形状决定AC线和AVC线的形状。5、MC、AC、AVC随产量增加而先减后增的性质(MC、AC、AVC曲线呈U型),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成本函数中的体现。边际报酬递增阶段极大值递减阶段边际成本递减阶段极小值递增阶段(1)MPL和MC存在着对应关系:MPL上升阶段最高点下降阶段MC下降阶段最低点上升阶段(2)APL和AVC存在着对应关系:APL递增最高点递减AVC递减最低点递增LAPQLQTVCAVC1LMPdQQdLdQdTVCdQTVCTFCdMC1)()(三、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一)设短期生产函数为:用TC代表短期总成本其中,为可变成本TVC,为不变成本TFC。短期生产函数和要素价格共同决定短期总成本函数。(二)综合对应图),(KLfQKQLQTC)()()(QLK注意坐标!TPL与TC、TVC的凹凸存在反对应关系。一、长期总成本1、长期总成本(LTC):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LTC=LTC(Q)LongrunTotalCost2、从短期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1)图形第三节长期成本函数及曲线(2)原理: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总成本曲线LTC是从原点出发向上方倾斜的。斜率:递减拐点递增二、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一)概念1、长期平均成本(LAC):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LAC=LTC/Q2、长期边际成本(LMC):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dQdLTCQLTCLMC或(二)曲线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1)从长期总成本推导把LTC线上的每一点的长期总成本值除以相应的产量,得每一产量上的长期平均成本值。把每一产量和相应的长期平均成本值描绘在坐标图之中,得出LAC线。(2)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内在经济:LAC下降内在不经济:LAC上升外在经济:LAC下移外在不经济:LAC上移(3)长期平均曲线的形状先降后升的U型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1)从LTC线推导:把每一个产量上的LTC线的斜率值描绘在坐标图中;(2)从SMC线推导:在长期内的每一个产量上,LMC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值相等,将无数个SMC与LMC的交点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LMC曲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不是无数条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3)形状:U型,通过LAC的最低点。三、L形LAC曲线的出现一、贡献分析法贡献分析法是增量分析法在成本利润分析中的应用。贡献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增量利润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第四节成本利润分析法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决策准则:如果贡献大于零,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因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方案,它们的贡献都是正值,则贡献大的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在产量决策中,常常使用单位产品贡献这个概念,即增加一单位产量能给企业增加多少利润。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贡献分析主要有于短期决策。贡献是短期决策的依据,而利润是长期决策的依据。例4-3大陆仪器公司生产各种计算器,一直通过它自己的销售网进行销售。最近有一家大型百货商店愿意按每台8元的价格向它购买20000台X1型计算器。大陆公司现在每年生产X1型160000台,如果这种型号的计算器再多生产20000台,就要减少生产更先进的X2型计算器5000台。这两个型号有关的成本、价格数据参见表4-1。大陆仪器公司很想接受百货商店的这笔订货,但又不太愿意按8元的单价出售(因为在正常情况下X1型计算器的批发价是12元)。可是,百货商店则坚持只能按8元单价购买。大陆仪器公司要不要接受这笔订货?X1型X2型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变动间接费用固定间接费用利润1.652.321.035.002.001.873.021.116.002.40批发价格12.0014.40解法一:如果接受20000台X1型的订货:增量收入=20000×8=160000有贡献,应该接受这笔订货。尽管其订货价格低于批发价,但它能为企业增加利润18000元。增量成本=20000×(1.65+2.32+1.03)+5000×[14.40--(1.87+3.02+1.11)]=142000贡献(增量利润)=18000(元)解法二:如果接受20000台X1型的订货:增量收入=20000×[8--(1.65+2.32+1.03)]=60000增量成本=5000×[14.40--(1.87+3.02+1.11)]=42000贡献(增量利润)=18000(元)有贡献,应该接受这笔订货。尽管其订货价格低于批发价,但它能为企业增加利润18000元。例4—4某企业原来只生产产品A,在每月总固定成本50000元不增加的情况下,允许将两种新产品B、C之一投入生产。问企业应该增加哪一种新产品?项目A产品B产品C产品产销数量(件/月均)200001000050000单价(元)5103单位变动成本(元)25.42解法一:产品B应负担的固定成本=B的销售收入÷A和B的总销售额×总固定成本=(10×10000)÷(5×20000+10×10000)×50000=25000元产品C应负担的固定成本=C的销售收入÷A和C的总销售额×总固定成本=(3×50000)÷(5×20000+3×50000)×50000=30000元产品B的利润=10×10000-5.4×10000-25000=21000元产品C的利润=3×50000-2×50000-30000=20000元故应该增加产品B的生产。解法二:产品B的贡献=(10-5.4)×10000=46000元产品C的贡献=(3-2)×50000=50000元产品C可多得利润4000元,故应该增加产品C的生产。解法三:产品A和B的总利润=(5×20000+10×10000)-(2×20000+5.4×10000)-50000=56000元产品A和C的总利润=(5×20000+3×50000)-(2×20000+2×50000)-50000=60000元增加产品C可多得利润4000元!解法一错误!费力不讨好?盈亏分界点分析法也称量—本—利分析法:1.研究产量变化、成本变化和利润变化之间的关系;∏=TR(P,Q)-TFC-TVC(P,Q)Q=(TFC+∏)÷(P-AVC)2.确定盈亏分界点产量,此时总收入等于总成本;Q=TFC÷(P-AVC)3.确定企业的安全边际,即企业预期(或实际)销售量与盈亏分界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预期销售量二、盈亏分界点分析法(利润贡献分析法)例4-5:假定某汽车公司经办到风景点A地的旅游业务,往返10天,由汽车公司为旅客提供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