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导言•《国富论》中,斯密写道:我们期待得到晚餐,不是根据屠夫、酿酒商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因为他们都关心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关注的不是他们的仁慈,而是他们对自己的爱;从来也不用向他们说我们需要什么,只要向他们说什么是他们的利益所在。•市场经济中的协调机制(价格体系)被亚当·斯密描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指导着每个人都能按照对社会有利的方式进行决策:每个人都力求运用他的资本,生产出最大的价值。一般而言,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促进多少。他只考虑自己的安全、自己的所得。正是这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实现着他自己并不打算实现的目标。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常常能够,与有意去促进相比,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公益。第一节管理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一.基本经济问题•1.稀缺(Scarcity)–人类社会面临两个基本事实:一是资源有限;二是需要无限;–稀缺是指人类拥有的有限资源相对于自己无限需要所表现出的短缺性质。–稀缺是普遍的,个人、家庭、企业、国家。过去、现在、未来?–稀缺程度是有差别的;不同资源的价格差别。知识经济?2.抉择与基本经济问题•面对稀缺,人类必须作出抉择。即用有限的资源选择满足部分最为重要和迫切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必须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What;(2)如何生产How;(3)为谁生产ForWhom;•选择反映了人类活动的经济实质。3.资源配置与经济机制•人类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作出理性的抉择,以便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就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总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中进行的,是由一定的经济机制调节的。可分为:–市场机制:分散决策,依靠市场价格信号,看不见的手;-----自由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计划机制:集中决策,依靠计划指令指标,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中央集权计划经济,命令经济。(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混合机制:有调节、干预和管理的市场机制;-----混合经济,现代经济。(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相结合)二.经济学及其学科体系•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理性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也就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要的科学。•稀缺----经济问题----经济实践——经济学——经济活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商品经济现代市场经济2.现代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理论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学前沿三.管理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经营决策的应用经济学。它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结合应用计量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的方法与工具,为企业解决经营决策问题提供理论和工具,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也称为企业经济学或企业经营经济学。属于这类专题的有:需求、生产、成本、定价、市场结构和政府管制等。精通和掌握这些原理(它们决定着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才能。•管理经济学是二战以来新兴的一门学科,体系和内容还不成熟。第二节.企业目标及其市场环境•一.企业及其在市场经济的地位–企业是独立自主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主体。它是一个具有投入产出功能的加工转化系统。在经济学中,一般把它假设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匣子”。有时企业被看作一种经济组织(新制度经济学)–怎样才算合格的企业?要能够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要求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家庭、政府、国外–企业的边界;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权衡,管理报酬递减与管理成本递增,不可能把全部经济活动纳入一个企业–企业存在的理由•一个矛盾: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组织存在两种明显不同的状态。价格体系指导着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中央计划和控制指导企业内部组织工作。•本质上,企业作为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生产产品的总成本要比如果企业不存在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低。•通过价格体系来组织生产需要支付费用,企业使外部交易费用内部化。政府对市场干预,只适用于企业之间交易,不适用于企业内部,如税收。减:价格信息、讨价还价进行谈判和签订合约、交易内部化的避税。•规模不能无限扩大。规模扩大,内部交易活动的成本随之上升。加:规模增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扩大停止。•管理回报递减率:迟早出现。企业家的组织才能总是有限的•总之,原因有:专业化与分工合作、规模经济、节约交易成本、避税;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二.企业目标•1.利润最大化假设:企业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理性行为假设•经济人假设•利润是经济人的特征,最大化是理性行为的结果•2、企业价值最大化假设:由于短期利润与长期利润不一致,企业追求未来预期利润的现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3、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的互换——未来全部利润的现值(贴现值)最大。2、怎样理解利润最大化目标?•(1)功能:是市场经济的轮子:追求利润可以起到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鼓励创新等作用。•(2)约束条件:可用资源;法律环境和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利润最大化不是为所欲为•(3)谁关心利润:受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和企业制度(如产权、考核、提拔、奖惩)影响:国营企业----产量、产值、预算;集体企业----职工收入最大。是有代价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对经理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4)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目标:由于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困难,企业往往追求一个满意利润目标;利润也不是唯一目标:增长率、市场份额•(5)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合理假设,实证研究难以证明或推翻,在市场经济中对预测和解释企业行为具有普遍意义。三.企业利润的性质和来源•1.利润的含义•在经济学中,利润是指经济利润,即经营收入减去经济成本。经济成本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全部生产要素的代价,也即全部生产要素应得的报酬。•2.利润的性质•传统政治经济学把利润与剥削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现代市场经济认为:利润是企业创新的回报;利润是企业承担风险的报酬;利润是垄断的结果;•3、利润目标、道德标准与企业伦理:追求利润是无可厚非的;要在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下进行;要以满足社会和消费者需要为基本途径4.利润的来源•可见,利润来源一是内部生产效率,二是外部市场环境。因此,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一是苦练内功,二是盯住市场。这已成为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还要用第三只眼睛盯住政府。利润经营收入经营成本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产品价格产量要素价格要素生产效率四.企业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1.市场的内涵:•交易场所——去市场;•顾客群——开发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研究市场。•2.市场的大小:(1)市场的地理边界;(2)市场的产品范围。企业经营决策最直接的是要研究企业所在的市场。•3.市场的动态:过去;现在;未来第三节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机会成本–1.含义:机会成本是指将某种资源用于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最高收益。–2.机会成本与资源价格和资源报酬–在经济人和理性行为假设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中机会成本等于资源的市场价格。如果资源使用的报酬或价格低于机会成本,表明资源配置不合理,改变用途可以增加收益。–3.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是观念性的生产要素报酬或代价,并不一定发生实际支付。–会计成本是依据会计制度和规则记录与核算的成本,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全部机会成本。–主要差别:自有要素的报酬;库存要素价格;折旧•4.外显成本与内含成本•为了反映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差别,可以把企业经营的全部经济成本分为:•外显成本=会计成本;内含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会计成本)•5.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经济利润(超额利润)=经营收入—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会计利润=经营收入—会计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内含成本(正常利润)•一般情况下,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可见,用会计利润进行决策是不可靠的。二.经济模型•经济学家用经济模型解释和说明经济规律。模型是科学研究中概括和简化现实的一般方法。•1.经济模型的种类:文字模型;数学模型;几何模型•2.经济模型的结构:假设与含义,假设是出发点,含义是结果•3.经济模型、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经济模型是形成和应用经济理论的工具,要接受经济现实的检验,并能预测和指导经济现实。三.最优化分析•1.最优化的含义:经济主体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2.最优化技术和工具:运筹学方法,极值原理。在管理经济学中,极值原理具体表现为边际分析方法和增量分析方法。•极值原理:设函数为Q=f(L),则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为一阶导数dQ/dL等于零。极大值的充分条件是二阶导数小于零,极小值的充分条件是二阶导数大于零。•设函数为Q=f(L,K)则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为一阶偏导数同时等于零。需求解方程组。•3.应用最优化方法要树立定量分析观念。四.均衡分析•均衡是指经济变量在经济运行中达到平衡和稳定的状态。•均衡可以是个别经济主体达到最优决策的结果,如均衡产量、均衡投入•也可以是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达到最优所取得的结果,如市场均衡,(食堂排队)。市场均衡又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根据对经济均衡问题研究的角度和重点不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分为:•1.静态分析:staticanalysis就是分析达到均衡后的状态及其条件。•2.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staticanalysis分析有关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后,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3.动态分析:dynamicanalysis分析经济运行实现均衡的过程。第二章市场理论第一节市场需求第二节需求弹性分析第三节市场供给第四节市场均衡第五节需求函数的估计第一节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指在一定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它反映市场条件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对应关系。•1.欲望、需要和需求。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2.个人需求、市场需求和厂商面临的需求。注意市场容量、市场份额、市场结构二.需求因素(市场条件)•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3.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4.消费者的偏好•5.厂商的营销手段•6.消费者的价格预期三.需求的三种分析工具•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表•1.需求函数:将需求所反映的需求量与需求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就是需求函数。•一般形式:Qd=f(P,I,S,A---)•简化形式:假设其它因素不变,只研究主要因素。如Qd=a+b1P+b2I+b3S+b4A•将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需求影响因素统称为需求条件,假设需求条件为既定,则需求函数简化为:Qd=f(P)oDQdP2.需求曲线•简化的需求函数是一个一元函数,它在平面坐标上的轨迹称为需求曲线。用D表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的坐标代表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组对应关系。整个需求曲线表示需求条件不变时不同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3.需求表•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成表格,就是需求表。价格P需求量Q280460640820•三种工具的关系: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函数四.需求规律(法则)•1.含义:在需求条件保持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需求曲线向右向下倾斜,斜率为负。P↓下降会引起Q↑提高。•2.原因:替代效应;收入效应;•3.条件和例外:(1)需求条件不变,如市场预期。股市等投机性市场;(2)“吉芬品”;奢侈与流行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具有负的斜率反映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按照边际效用确定支付意愿,产生了消费者剩余OPpAQQD六.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1.需求量的变化2.需求的变化POQP1P2Q1Q2ABDD’Q’Q’D’第二节需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系数•1.需求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