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演示文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世纪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历程在西方列强叩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近代工业开始了发展,但由于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制度严重桎梏了生产力发展,因此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与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新中国诞生后,虽然历经挫折,但是中国经济还是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依据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地带,开始实施重点发展内地,推进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第一次大转向。从总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特点是:强调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心是内地。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内地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与沿海的差距逐渐缩小:各个地区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独立完整的经济结果和体系。•(1)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1949—1957)•建国后,由于国民经济薄弱,且严重偏集于东部一隅,我国确立了把发展的重点放到内地的经济发展政策。•三年恢复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还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其次是华东与华北,一五时期,建设重点转移到了内地。在苏联援建以国内自行设计建设的工程中,内地占据三分之二,而仅三分之一的工程处于沿海地区。鞍钢集团钢铁是大工业的基础。根据“一五”计划,我国不仅要扩建当时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鞍钢),还将兴建两个新的钢铁基地,即武汉钢铁公司和包头钢铁公司。而鞍钢的建设又是“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中心。为此中共中央发出了“支援鞍钢”的号召,全国共有55个城市、199个企业从人力、物资、设备等各方面支援了鞍钢建设。1953年12月26日,鞍钢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建成投产典礼,并向中共中央报捷,毛泽东亲自复信祝贺。•(2)“二五”至“四五”前半期(1958—1972年)•这一时期,我国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行了经济建设的“大跃进”运动,突击进行“三线”建设,强调建立地区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战略思想。二五计划期间,尚未明确提出“三线”地区,投资重点仍然靠近沿海省份,三五,四五期间,转移到更深入内地的“大三线”•(3)四五后半期至五五前半期(1973--1978)•我国经济建设布局战略重点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推进的过渡时期,这是我国对区域发展战略所作出的重大调整。这一时期产业布局开始由内地向东部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区域转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也逐步东移。大部分大型重点工业项目配置在海岸带和长江沿岸。企业数(万个)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亿元)195219781952197819521978全国16.9534.84343.34230.8148.83193.4沿海8.5315.20238.12575.3107.11400.5内地8.4219.64105.21655.541.71792.9表1改革开放前沿海与内地工业发展比较在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失误和中国的实际困境之后,随着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发生了重大转折————由平衡发展向非平衡发展转变。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国名经济的启动力量,按照效率优先原则,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在一定时期保留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待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再有序地发展中西部落后地区,逐步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国民经济共同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随着这种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东部中部西部东北1978年国内(地区)生产总值(%)43.421.720.914.11978年国内(地区)生产总值(%)53.620.318.47.7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734.5289.2302.7541.7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12499.05010.84228.07597.7表31998与1978年区域生产总值相对比重及人均GDP变化情况“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是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优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候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三大地带”发展战略“七五”(1986-l990年)计划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差异,在“七五”期间以至90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使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同时要继续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92年初,“发展是硬道理”成为时代主旋律。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中国以“事权”和“财权”为中心的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展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新的巨大推动力。至1997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七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龙头。沿海地区率先迈向第二步战略目标。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十一五规划纲要”里有着明确的表述,简单来说就是“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第三次转向:从东部优先到全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向(2000以来)1.东部率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实际上一直实施的一个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东部率先”,就东部率先战略,最近的事情是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的开放,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改革发展。珠三角、长三角迅速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而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将有效拉动环渤海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进而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进程。2.西部大发展(1999):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奠定基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目的是使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初步改善,生态和环境恶化得到初步遏制,经济运行步入良性循环;(2)加速发展阶段从2010年到2030年,进入西部开发的冲刺阶段,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3)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从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发展地区增强实力,融入国内国际现代化经济体系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快边远山区、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西部大开发的实例:1.重庆两江新区2009年2月5日,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前两个分别是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2.西安西咸新区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陕西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接合部。3.成渝经济区3.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2003)自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2008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2万亿元,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3.05%。这五年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也增长近一倍。4.中部崛起(2009)•2009年09月23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目的是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县域经济,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中部崛起的具体实例:•具体的有中原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汉城市圈等•武汉城市圈: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以及的两个转变。相应地从空间特征看,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再从内地转向沿海,然后转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end经济史第四小组制作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