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二》学案第一章经济学导论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性:无论是个人、企业、政府,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2、机会成本: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3、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表示一国在既定的资源与既定的技术条件下所能产的最大数量的军用品与民用品的组合。4、生产要素(也称经济资源):指投入生产过程用于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经济资源。生产要素被划分为劳动(指体力和智力,以工资的方式)、土地(指土地、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以租金的方式)、资本(指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以利息的方式)和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是无形的,以利润的方式)四种类型5、经济活动:投入和产出的过程。6、经济学的本质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建立经济模型基础上,一般用图表或数学的形式描述。7、微观经济学:也叫“小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它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它建立两上假设条件:第一是理性人假设,也被称为“经济人”,其本性被假设为利已的。第二是完全信息假设,对信息具有完全的知晓。8宏观经济学:称为“大经济学”9、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是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10、实证是对事实进行描述,不作价值判断。规范是对价值作判断。11、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12、混合经济:是指即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简答论述13、计划经济的特点:(1)经济活动完全由政府主导;(2)从三个层面对经济进行配置,包括:现在消费和未来投资之间、各行业各企业间分配生产要素、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产出的分配。优点:可以克服市场失灵。缺点:(1)资源配置无效率;(2)政府机构庞大;(3)企业生产缺乏效率;(4)个人自由度降低;(5)出现短缺过剩的问题。14、中国经济体制中计划经济弊端主要表现在:(1)在所有制关系方面搞“一大二公”,单一化,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全民所有制。(2)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同时又把计划经济等同于指令性的计划;(3)在收入分配方面,搞“大锅饭”和平均主义。15、自由市场经济的特点:(1)市场没有政府干预;(2)经济活动完全由企业或个人自行决定;(3)市场机制高效配置资源。优点:(1)资源配置高效;(2)促进技术进步。缺点:(1)垄断;(2)收入分配两极分化;(3)生态污染;(4)无法提供公共产品;(5)盲目生产。第二章需求和供给名词解释1、市场机制:指市场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包括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2、行业:指为同一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3、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按厂商和市场可划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4、价格机制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弹性)。5、价格机制解决了微观经济学提出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资源配置的问题。价格机制是经济学的核心。6、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7、弧弹性:用来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弧弹性的公式为:★еP=(△QD/△P)*(P/QD)。8、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点弹性的公式:★еP=(△dQD/dP)*(P/QD)。9、需求函数为:QD=D(P),需求量QD是价格P的函数。用线性需求函数表示为:QD=α-bP。10、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量: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生产者对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10、弹性:是用来表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作出反应的程度。11、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简答论述1、★商品的需求量不只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还由其他因素决定:(1)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越喜好一种商品,该商品的需求就越大。(2)替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4)消费者的收入,收入增加,消费者对正常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但有些低档商品则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而减少;(5)收入分配;(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2、供给规律:商品价格上升,生产的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数量减少。原因:(1)当生产者供给数量超过一定的数量时,增加单位供给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会增加;(2)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这种商品就越有利可图;(3)在特定时间内,商品价格维持在高水平,新的生产者就会进行其中开始进行生产,总的市场供给量增加。3、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越高,利润越低,成本增加时,生产者就会减少生产。导致生产成本变化的原因为:A、投入品的价格变动;B、生产技术的变化;C、企业组织的变化;D、政府政策的变化。(2)替代产品的价格;(3)连带产品的价格;(4)自然灾害和其他无法预期的事件;(5)生产者的目的;(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4、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则向左移动。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是供给数量的变化,供给曲线的移动是供给的变化P32图2.4。(供给量变动:商品自身价格原因造成。供给变动: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造成。)。5、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点变动:需求增加,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2)供给的变动: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6、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еP=(△QD/QD)/(△P/P)=(△QD/△P)*(P/QD)。еP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QD和△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注意问题:(1)需求的价格弹性系统的符号,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价格弹性系数为负数值,但实际应用中以正数值表示;(2)弹性数值的大小:A、еP=0,需求完全无弹性;B、0еP1,需求缺乏弹性;C、еP=1,需求为单一弹性;D、1еP+∞,需求富有弹性;E、еP=+∞,需求具有完全弹性。7、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因素:(1)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可替代品越多,与该商品越是接近,需求量的影响越大,从而需求价格弹性也就越大;(2)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中所占的比重。商品的花费占收入的比例越大,即收入效应越大,需求弹性越大;(3)时间。价格变化后这段时间越长,需求弹性就越大。8、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支出的关系,总的消费支出,即总收益等于价格与购买数量的乘积:TE=TR=P*Q。(注:TE为总的消费支出,TR为总收益)9、需求的价格弹性:(1)富有弹性的需求:当价格P上涨,总的消费支出TE(总收益TR)降低;当价格P下降,总的消费支出TE(总收益TR)增加。(2)缺乏弹性的需求:当价格P上涨,总的消费支出TE(总收益TR)增加;当价格P下降,总的消费支出TE(总收益TR)降低。//例如:A、薄利多销,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数量增加,而收益也会增加;B、谷丰伤农,粮食是缺乏弹性商品,数量增加,而收益则减少。10、需求规律:指需求与价格反向规律。原因两个方面:(1)收入效应,P↑→实际收入↓→QD↓;(2)替代效应P↑→购买其他替代商品→QD↓。(注:P=价格、物价;↑=上涨;↓=下降;QD=需求量;实际收入=货币收入/物价指数。)P2311、商品的需求,可以把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描绘在一张坐标图中,即可以得到商品的需求曲线。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需求量。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服从需求规律,因而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的斜率是负数值,当价格越高,需求就越少。12、供给价格弹性的的公式:еS=(△QS/QS)/(△P/P)=(△QS/△P)*(P/QS)。еS=0则供给完全无弹性;0еS1则供给缺乏弹性,价格的变化比例引起供给量在比例上的变化较不明显;еS=1则供给为单一弹性,价格和供给量以相同比例变化。1еS+∞则供给富有弹性,价格的变动比例引起供给量较大比例的变化;еS=+∞,供给为完全弹性。1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如果产量增加,供给量增加就多,供给就越有弹性。反之,供给则越缺乏弹性。(2)时间因素。包括(1)瞬间情形:在极短的时期内,供给量高度无弹性;(2)短期情形,会有一些股入增加,供给量会有所增加。(3)长期情形: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增加所有生产所需要的投入,同时新的生产者加入其中,则市场供给很可能是高度弹性的。14、需求的收入弹性,公式为:еY=(△QD/QD)/(△Y/Y)=(△QD/△Y)*(Y/QD)。当еY0,低档品;еY0(其中еY1奢侈品;0еY1必需品。)影响需求收入弹性的主要因素有:(1)该商品被“需要”和程度;(2)商品对人们欲望的满足程度;(3)收入水平。1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公式:еC=(△QDa/QDa)/(△Pb/Pb)=(△QDa/△Pb)*(Pb/QDa).еC0为替代产品;еC0为互补产品;еC=0独立。16、自由竞争的优点:(1)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2)拥有自主选择的机会;(3)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4)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感度。17、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生配置作用。市场失灵表现为三个方面:(1)市场机制运行的条件不能具备;(2)市场运行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3)市场行为不符合道德和意识形态的要求。市场失灵会产生:(1)垄断;(2)公共产品;(3)信息不对称;(4)外部情况。18、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作用需要的条件:(1)权力平等;(2)信息充分畅通;(3)进出自由;(4)无外部性。19、对于市场失灵借用政府干预,政府干预会产生的问题:(1)导致官僚问题;(2)经济决策制定的政治化。20、★政府对市场干预常常采取形式:配给、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21、政府的最低价格政策,又称最低限价,促进某个行业的发展,制定高于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政府制定最低价格阻止价格下降到某一水平,可能出于以下原因:A、保护生产者的收入;B、制造产品过剩;C、对于工资制定最低价格可以防止工人收入降到某一特定水平;D、高价格会引起效率低下,阻碍技术进步。22、政府最高价格政策又称最高限价,★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政府制定最高价格的原因一般是出于对公平的考虑。制定最高价格政策会导致短缺的结果:(1)基于“先来先得”的分配,可能引起排长队;(2)政府被迫采用定量供应的制度。(3)最高价格的主要问题是可能出现黑市。23、政府的税收政策:这是政府干预市场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对商品间接征收间接税,这些税将转嫁到消费者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税收中消费者负担的部分就越多,而生产者负担的部分就越小。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那么政府增加的销售税将全部由消费者负担。计算题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20-3P;QS=2+6P(1)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2)当供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第三章考纲没做要求第四章厂商理论;生产和销售名词解释:1、厂商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厂商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p=TR-TC。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必须权衡收益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方面,在市场条件既定的前提下,增加产量会增加收益;另一方面增加产量又会带来成本上升。2、短期: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可改变的;长期:指足够长以至于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可变生产要素和不可变生产要素的区别只相对短期而言,在长期中,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生产函数的公司为:Q=G(L)。3、总产量(TP):表示一定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