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一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SouthwesternUniversity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ofEconomicsswucc@163.com13708358892许秀川教材说明使用教材:《西方经济学原理》丁卫国上海人民出版社其他推荐参考教材:(1)《经济学》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华夏出版社(2)《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宏观经济学》格利高利·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说明其他推荐参考教材(中级微观经济学):(5)《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北京大学出版社(6)《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科尔森,北京大学出版社(7)《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相关的数学分析教材推荐:(1)《数学分析新讲》,张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史济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3第三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稀缺性与经济学二、经济运行的三个基本问题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四、混合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economics)词义“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eco-来自于希腊语oikos,指房子、居住地,后来指居住环境,再演变成生态的意思。-nom是原理,规律的词根,economic就是研究居家过日子规律的科学,指家庭经济管理,economy古希腊意思是“管理家庭的人”。在东方古汉语经济一词则来源于“经邦济民”,“经国济民”之意。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稀缺性与经济学经济问题的根源:————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满足欲望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矛盾。假如人的欲望及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有限的,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则不会产生资源稀缺性问题。而事实上人类社会资源及物品总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由此产生稀缺性问题。一、经济稀缺性与经济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吃穿住用。安全的需要:未来生活有保障。社会的需要:感情、爱、归属感。尊重的需要:朋友、社会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注意:经济学只假定人的欲望无穷性这一事实,而将需要交给生理学家研究,不属经济学研究范畴。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经济稀缺性与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难题。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品”(free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自由品:无需付出代价就可自由取用,如阳光,空气等。经济物品: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得到,数量有限,因为用于生产它的资源是有限的。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factorsofproduction),分为(1)自然资源(土地、矿藏)、(2)人力资源(脑力、体力),(3)人造资源(工具、厂房),称为经典三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后来马歇尔增加“企业家才能”,合称四要素。一、经济稀缺性与经济学经济学的定义(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生产各种物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二、经济运行的三个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机床还是黄油?各生产多少?市场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效率如何?(2)如何生产。用什么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例如,纺织品用手工生产,还是机器生产?采用先进技术,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3)为谁生产。即谁来享用或取得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社会总产品如何分配?这种分配是公平的吗?分配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学考察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1)欲望虽无穷,但有轻重缓急之分。(2)有限的资源一般至少有两种或以上的用途。(3)满足某些欲望需要付出代价。由于要付出代价,必须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以及所付代价的大小,权衡比较,做出决策。由此经济学家提出“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的概念。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将某一资源用于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将该资源用于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例如:若某人拥有一块土地,投入一定量的人工和资金可以生产谷物600公斤,价值600元,他用同量的投入可以生产棉花200公斤,价值430元,或生产油菜250公斤,价值400元,问:(1)他生产谷物时的机会成本是多少?(2)他生产棉花时的机会成本是多少?(3)他生产油菜时的机会成本是多少?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上大学的收益:知识丰富,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上大学的成本?篮球名将科比,18岁高中毕业直接进入职业篮球联盟NBA,4年内挣到1000万美元。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将机会成本概念加以引申,通过“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考察一国应怎样利用稀缺的生产资源。生产可能性边界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能性黄油x机床yABCDEF01234515.515141295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A、B、C、D、E、F、G每一点都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表示社会经济处于有效率的状态。H点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表示社会未能充分利用资源。I点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表示社会不能达到这一水平。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之间的交替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替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如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的改善。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即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不能满足所有需要,任何社会都面临产品分配问题。四、混合经济中的市场政府经济资源配置的利用方式——经济体制问题。经济体制可划分为:自给经济:小农经济,交换极少,效率低下。计划经济:生产资料政府所有,统一生产分配,效率低。市场经济:私有制,产权明晰,自由竞争,价格机制,效率高。混合经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私有与政府所有、竞争与干预相结合。四、混合经济中的市场政府混合经济的特征:政府限制私人的某些活动,垄断的成分限制完全竞争的作用。凭借市场机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解决资源利用问题。这种体制被认为能使效率和公平得到较好的协调,使资源有效利用。四、混合经济中的市场政府市场:经济学中,市场是指任何可以效换的场合。经济学研究关注三类市场:产品市场(productmarket)资本市场(capitalmarket)劳动力市场(labormarket)四、混合经济中的市场政府家庭(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产品市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要素市场(如何生产)分配(为谁生产)购买商品和劳务购买商品和劳务支出获取出售收入购买生产要素支出:工资、利息和地租出售生产要素购买生产要素支出:工资、利息和地租厂商(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要素的使用者)市场经济四、混合经济中的市场政府市场的不足与政府介入:市场经济回答了四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如何做出决策。一般而言,市场对四个问题的回答能够保证经济系统的效率。但是,市场对为谁生产这一问题的回答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贫富差异悬殊。市场不易解决的方面:环境污染、教育、卫生、安全、性别歧视、垄断等等———需要政府的介入。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厂商)和单个市场活动为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变量包括:需求、供给、价格、效用、产量、成本、利润等。微观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收入分配、福利经济学及一般均衡分析。微观经济学研究既定的经济资源如何被分配到各种不同用途上——资源配置问题。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经济总量有总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等。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收入的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研究用什么手段改善资源利用,实现潜在的国民收入,使经济的稳定增长————资源利用问题。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稀缺资源的节省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有如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宏观研究整个森林的构成、性质和特点而不去考虑一棵棵树木。而微观则假设森林状态不变前提下考察个别树木的性质和特点————当今研究趋势为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微观与宏观区别:价格、产出、消费、投资、供给和需求等,都有个量与总量的区别,含义不同。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经济人”假设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三、经济模型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economicman)概念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引入。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rational),或合乎理性的(rationality),而不是感情用事的,这是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理性的行为无需完全是自私自利的。理性意味着最优化结果——最大效用,最优决策,这个假定过强,阿罗、西蒙等人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指出人不追求最优决策,而是满意决策。一、“经济人”假设理性假设的含义为: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能不花费任何费用就掌握决策所需的完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最优化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消费者对每一商品都充分了解,知道有关情况和价格变动规律。生产者对要素和产品价格都充分了解,掌握市场行情等。这一假定不符合事实,目的在于抽象出主要因素,得出主要结论,没有假定就提不出任何有用的理论。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描述,这就是“价值中立”(valuefree)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将经济学分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和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带价值判断,有客观性,命题有正误之分,检验标准是客观事实。规范经济学回答“应该是什么”,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不具客观性,规范命题没有正误之分。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例如:研究收入差距问题。实证经济研究:分析收入差距现状如何,变动趋势如何,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规范经济研究:收入差距扩大好不好、该不该、公平不公平等。三、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指用于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说明、函数关系或一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示。一个经济模型通常包括:变量(variables):指相关的要素。假设(assumption):事实限定条件,如“其他条件不变”。假说(hypothesis):变量间如何发生关系的判断。预测(prediction):根据假说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三、经济模型变量(variables)变量可以分为:(1)自变量与因变量:X,Y(2)存量与流量:一定时点与一定时期内变量的数值。(3)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与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内生变量指由经济模型内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