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研究姓名:袁功鑫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马金城20071201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研究作者:袁功鑫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邵晓华国有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之研究2008本文希望深入理解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探讨不同股权激励方式的特点,并结合国有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特性,探索出国有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方式,以提高国有非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股权激励制度的思想是将员工转变成公司股东,分享股东权益,使他们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这样做的目的是解决公司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目标不一致所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使经营者具有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双重身份,从而刺激代理人创造优秀业绩,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但是,代理人的股权与公司经营绩效并不是完全正相关,代理人持有的股权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如果超出一定范围,则对股东价值无益。这主要是因为,过多的代理人持股,会导致内部人控制,当这种控制足够大时,会增强内部人的谈判力和稳定性,从而削弱内部人追求公司业绩最大化的动力。现实中,股权激励模式千变万化,本文按照最终是否影响公司注册资本,将股权激励大致分为股票型股权激励和衍生型股权激励,其中每种股权激励均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我国国有企业自1999年开始探索实施股权激励,时间已近十年,期间由于缺乏规范性的指导和成熟的操作经验,引发了国有资产流失、阻碍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仍然存在,激励机制单一、经营业绩相关性弱、约束性不强、非货币收入居高不下等薪酬制度问题仍需要解决。而国外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表明,股权激励对减少代理人成本、鼓励企业创新、追求长期回报、提升员工积极性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由于我国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股权激励在我国实施面临很多障碍,股权激励的方式也有所限制。近年来,随着新《证券法》和《公司法》出台,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股权激励的法律、财会障碍被扫除,国有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同时,中国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发文明确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和方式,为国有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实施经验。因此,探索一条股权激励与国有非上市公司的融合之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过程。一般国有非上市公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国有控股地位,股权激励必须在不影响国有资产控股地位的基础上,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非上市公司股权流通性较弱,难以实施股票期权等对股票流通性较高的方式。基于以上两点,国有非上市公司不适宜选择大规模的管理层控股和员工持股、业绩股票、股票期权等方式,可供选择的方式有小规模的管理层持股和员工持股、虚拟股票、账面价值增值权等。具体到每家公司,还需要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所处发展阶段、财务承受力等情况进行综合选择。本文选择的是一家国有非上市公司为案例研究。在考虑该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时除需要考虑国有非上市公司的特点外,还注意到以下特点:一、该企业身处新兴行业,正处于企业快速发展期;二、从事科技与金融业务,智力推动型企业;三、公司竞争对手纷纷采用股权激励方式吸引人才;四、公司财务实力雄厚,现金流稳定。据此,本文分别按照小规模的员工持股计划、小规模管理层持股、虚拟股票、账面价值增值权这四种模式设计出探索性方案,分别对上述四种方案对股权结构、股东影响、约束条件、激励效果、员工收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得出该公司采用虚拟股票方式的综合效果相对较好,其不影响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股东的控制权没有威胁,激励对象明确集中,激励效果强,具备长期约束能力,财务风险在公司可控范围内。这一模式较适用于与本案例类似的企业,不一定能适用所有非上市国有企业,因此,本文所做的应用研究旨在为国有非上市公司提供一种实施股权激励的思路。2.期刊论文程阅.安义中.任义权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障碍及对策研究-价值工程2004,23(10)目前中国的大多数股份有限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并且在短期内无法完成上市.如何在非上市公司内有效地进行股权激励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股权激励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其关键要素从而得出非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的现实障碍并试探性地给出对策.3.学位论文陈晋佳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治理有效性研究2007股权激励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研究课题。随着我国企业公司化改造及相关配套改革的深入,各类企业都在不断探索以股权激励方式来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解决困扰其发展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立足于公司的视角,从股权激励的若干基本问题入手,通过综合我国非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中的代表性做法,以及案例公司在股权激励及出现治理危机全过程中有关具体措施两个层次资料的分析,从股权激励本身及其相关的治理约束机制两个方面,以系统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此类公司在股权激励上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剖析了股权激励之所以失效的原因,并力图构建了一个股权激励下实现公司有效治理的解决问题的框架。本文的文献综述中,首先回顾了经济学上有关激励的基本理论,然后,对股权激励的概念、形式以及与传统薪酬激励的区别进行了介绍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又重点论述了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关系,提出本文对此的理解,并概括性地指出了股权激励相关的治理有效性特征。非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的基本做法包括期股激励和管理层收购。本文在探讨了我国此类公司在股权激励上的代表性做法后,选择非上市的国有公司为代表,重点对此类公司在股权激励及激励约束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从股权激励机制及其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治理机制两个层面寻找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失效的原因。在随后的股权激励与治理有效性分析中,本文提出,不仅股权激励措施影响到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管理者及员工的非股权激励因素也对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同时,外部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成员,其行为及激励程度对公司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也将产生影响。接着,文章又从强化股权激励的治理约束机制的角度,提出了一套股权激励下提高治理约束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措施,以解决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及治理有效性问题。最后。以我国一家典型非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并出现治理危机的全过程为案例,进一步验证了本文观点在实践中的价值。4.期刊论文刘佳.黎娜.赵玉梅.LIUJia.LINa.ZHAOYu-mei国有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针对国有非上市公司无法使用和上市公司相同的股权激励来解决经营者激励的长期激励问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采用将利润分享的短期激励与股权激励的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规避股票市场风险的新激励模式--利润分享虚股制.5.学位论文梅宁国有企业股权激励问题研究2001该文分五部分:一、股权激励的机理分析、重要作用与适用原则;国有企业经济者股权激励和内部职工持股计划,就是对现有激励分配制度的一种重要创新,它通过让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拥有公司部分股权,使得企业事实上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从而形成企业内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股权激励就其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现股激励、期股激励和期权激励.该文给出了一个国有企业适用股权激励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二、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1、实行以股权激励为重要构成的年薪制,促使经营者入显性化,是国有上市面上公司经营者的股权激励的首要任务.2、妥善落实经营者所需股票来源,是股权激励中的关键环节.3、利用多种融资渠道解决经营者资金问题,是股权设计的重要内容.三、国有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1、建立员工持股会,切实解决股权来源、结构与购股资金问题,是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必要前提.2、合理确定持股范围与份额,严格控制部分员工股的市场流动性是员工持股计划发挥效激励作用的重要制度安排.四、国有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要点;在该文中,国有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主要涉及两类公司的方案设计,即定向募集公司与国有控股的的股份合作制公司.1、利用限制性股票解决国有非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肌权回购问题.2、建立奖金账户制度以完善国有非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计划.五、股权激励的外部环境创造与配套制度创新;1、培育成熟理性的证券市场.2、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3、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者选聘制度,建立职业企业家市场.6.期刊论文张亮.徐颖非上市公司如何实施股权激励-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5)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不是上市公司,其股票或股份无法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交易和买卖,因此无法使用经理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常用的股权激励工具.为此,首先分析指出非上市公司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提出一些适合于非上市公司使用的股权激励工具.7.学位论文潘先秀MWS型非上市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研究2008股权激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非上市公司对其却涉足甚少:一方面,由于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环境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他们对股权激励在非上市公司中的应用是否有效存在疑虑。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尤其是非上市民营企业,在面临人力资本瓶颈的同时,对股权激励持观望态度。为了缓解非上市公司的疑虑、增加其对股权激励的了解,并为非上市民营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拥有特殊治理结构的MWS型非上市民营企业为对象。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对其股权激励机制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股权激励实践效果的分析,总结出实施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对MWS型非上市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进行了SWOT分析,得出其实施股权激励的一个较为完善的策略。其次,根据以上策略对MWS型非上市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设计进行研究。在对国内外现已实施的股权激励一般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MWS型非上市民营企业的特征,选择较为适合该类型企业及其具体激励对象(“M”、“W”)的模式,并对模式的相关要素进行了设计。再次,利用案例对股权激励在MWS型非上市民营企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进一步证明本文假说“股权激励在MWS型非上市民营企业中同样有效”。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文进行总结,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8.学位论文顾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分析2007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章可循,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解决企业委托与代理问题的长期激励机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西方企业广泛实施,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我国早期有关股权激励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对美国股票期权的介绍与解读方面,尽管对我国的股权激励有借鉴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所处的阶段不同、社会制度、企业管理理念、税收制度、会计准则、社会保障体系、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不同,在美国取得成功的激励机制在我国因为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不同而不能照搬照用。在我国要成功地实施股权激励必须具有有一定的“中国特色”。股权激励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引致的成长性与其它同期、同行业类似公司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才是股权激励应该关注的,本文在借鉴美国比较成熟的股票期权股权激励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条件和股权激励出现的背景,分析了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股东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了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影响,并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股价变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股权激励机制并指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本文认为,实施和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