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2、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D按劳分配为主体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劳动要素②按生产要素分配③福利性、保障性分配资本要素土地要素技术、信息要素管理要素针对训练:(基础知识)某员工在国企工作,年薪5万元,养老保险6千元;利用业余时间在私企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红利2万元;出租房租收入2万元;转让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非按劳分配收入为()A、5万元B、5.6万元C、7万元D、7.6万元D试题:5、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更加积极的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将扩增至9500亿元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③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④紧缩银行信贷规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B下调增加利率信贷放松银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支出税收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增加减少(结构性减税)增发针对训练:下列不属于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而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①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启动农村消费②中央银行调高存贷款利率③国家税务总局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出口退税率④为汽车、钢铁等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提供专项资金A、②B、②③C、①④D、②④B试题:10、在下列经济数量关系中,一般情况下,能够通过下面的图像表示的有()①价格与供给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③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④股票价格与银行利息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D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针对训练: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稳定粮价、保证供应是政府应尽之责。国家销售临时存储粮43.4亿公斤。下列曲线图能正确表达这一举措特征的是()A针对训练1、A(找关系,看方向)总结:1、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2、两大经济政策3、价格与供应、价格与需求之间相互关系4、货币流通量、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主观题1、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是广大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实现我国“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尤为关键。但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限制了我国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分配制度改革对扩大消费需求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11分)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初次分配中企业盈余占GDP比重1995年2008年1995年2008年中国51.4%39.7%21.23%31.3%发达国家50%——57%20%-——25%图表题方法:三审、两比、一辩证时间不同得纵比—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企业盈余比重提高主体不同得横比—08年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者报酬比重低,企业盈余比重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劳动者收入偏低存在的问题:(1)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意义(2)答提高企业盈余的比重的意义(3)泛泛的答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指向性不明(4)社会再生产的知识不会(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分配制度改革对扩大消费需求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11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决定作用桥梁、纽带目的、动力桥梁、纽带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经济增长积极性收入反作用生产社会再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桥梁、纽带影响分配制度改革消费答案:(1)①从1995年到2008年,我国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出现下降,而企业盈余占GDP比则明显提高;(2分)②2008年在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者占GDP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而企业盈余则明显高于发达国家。(2分)③这说明我国劳动者收入相对偏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2分)(2)①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分配是连接生产、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3分)②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对刺激消费有重要作用,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可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4分)③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它能促进或延缓生产的发展。合理的收入分配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4分)(若从生产关系调整和变革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总结:1、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如何解决2、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关系3、图表题答题的方法及注意问题4、指向性设问的答题思路1、材料一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涉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比如,对排气量在1.6升(含)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征收;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并在部分省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对农民和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等。变式训练:(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材料一,说明刺激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答案: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幅,尤其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和GDP的增幅,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特别是提高农民收入,让居民的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②刺激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说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1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1分)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1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1分)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分)高考链接:2、材料: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浙江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14分)社会再生产知识——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意义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省政府着力提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各类专业市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商品流通和农村生产发展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又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发展。生产起决定性作用主观题2、材料: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城市群发展理论。泸汉蓉高速铁路连接着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优势在于:市场容量的优势,该城市群直接辐射的人口总量在1.1亿以上;科教优势,该经济带内有各类高校40余所,占西南地区的1/3,为该经济带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较强的工业基础,该经济带的制造、能源、化工、医药、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工业基础较好。在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中,成渝城市群的非农产业比重低,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DP和人均储蓄余额的排名非常靠后。针对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对成渝城市群如何扬长避短、提升竞争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答案:发挥市场优势,推动区域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2分)发挥科技优势,坚持自主创新。(2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发展非农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分)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步伐。(2分)变式训练:材料:下表反应的是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客观经济条件。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生态系统独具特色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开放水平不高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淡水资源短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恢复整理的难度较大土地资源优势突出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比较优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说明该区域应如何发展高效生态经济。(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