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研究主讲人:裴育主要研究领域:财税理论与政策财政风险预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国有资产管理财政审计内容框架2006-2007世界经济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2006成绩分析透过税收看经济发展透过财政支出看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透过2007预算看财政政策发展趋势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精品资料网银练坠瀑布(贵州)一、2006-2007世界经济回顾与展望2006世界经济具有两大特点全球股市“涨”声一片牛市有望延续到07年底•2006年全球股市涨声一片,以道指为代表的全球股市创出历史新高,其中,金砖四国(BRICs)———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股市涨幅居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创下新高,较上年上涨16.7%。•中国上证综合指数上涨了130%,在金砖四国中表现最好。•俄罗斯股市全年上涨近60%•巴西圣保罗证交所指数(Bovespa)上涨32.9%•印度的Sensex指数上涨46.7%。金砖四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上证综合指数06年大涨130%精品资料网中国经济前景依然喜人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比较美国经济:增速突然放缓房价下跌成最大不确定因素•“增速减缓”和“依然前行”•2006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达到5.6%•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至2.6%,第三季度2.2%,第四季度3.5%•预计2007年仍将延续低于3%的增速•物价指数•2006年一季度3.6%,二季度4%,全年为3.6%(油价的下跌以及加息作用),2007年降至2.9%。•就业状况基本稳定•第一季度平均失业率为4.7%,第二季度降至4.6%,预计全年失业率将在5%以下精品资料网•私人消费依然是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一季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3.38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消费仍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60%。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成为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近年来消费的动力:一是来自于低利率导致的消费信贷增加二是来自于房地产升值所带来的财富效应美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占美国家庭整体净资产的1/3以上,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次加息2006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第二季度旧房销售量比上年同期下降7%,平均住房价格环比仅上升1.17%,为1975年以来的最低涨幅;7月份美国新房开工数量下跌了2.5%,8月份下降6%,为近两年来的最大跌幅。房地产市场降温将对美国建筑、金融等行业产生影响,但由于美国自用住宅占房地产市场的一半以上,房地产市场降温对居民消费带来的冲击可能没有预期的大。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加快欧盟委员会2006年11月份发布的秋季预测报告显示,欧盟经济06年的增长率将达到2.8%,远远高于上年1.7%的增长水平;欧元区经济今年也将增长2.6%,大大高于上年1.4%的增幅。欧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来自内部因素:2006年个人消费支出2.2%(上年1.5%)投资增长4.9%出口增长20%(06年上半年25国达6000亿欧元)失业率:8%(05年为8.8%)通货膨胀率:2.3%(与05年持平)欧元区经济增长加快日本经济:景气值得期待展望不容乐观2006年是日本经济复苏的第5个年头,扣除物价因素,一季度GDP增长率为3.2%,二季度为1.5%,三季度最新修正为0.8%,四季度4.8%,估计仍在2%左右。全年经济增长率2.2%。私人消费和设备投资稳健增长是带动日本景气复苏的主要动力,个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近60%。日本经济复兴股市回暖由于经济增长,日本就业状况良好,第一季度失业率平均为4.2%,第二季度降至4.1%。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仍以出口为主,这表明日本经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这给日本经济增长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从2005年四季度开始,日本的消费物价止跌回升。进入2006年,由于国际油价飙升,推动了日本整体物价水平走高,“通缩”压力进一步减轻。核心消费物价指数第一季度上涨0.4%,第二季度上涨0.6%。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和印度继续成为经济增长发动机中国:2006年GDP10.7%印度:印度经济增速超出预期,以IT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占GDP一半)和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制造业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两大增长动力,农业生产和消费支出也表现强劲。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06财政年度印度经济将增长7.6%。预计2006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增长将达到7.7%2007年中印两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继续增大,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作用大大增强。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向好亚洲地区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第一,中国和美国是亚洲地区出口的主要市场,若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则将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第二,亚洲地区约2/3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石油价格继续高涨会对亚洲各国财政及经常账户平衡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诱发高通胀,抑制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拉美经济增长强劲2006年,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经济出现好转,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3.4%。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4%以上。由于通胀较低,实际收入增长较快,投资与居民消费上扬,国内需求成为推动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拉美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依然是高额的债务负担,但原材料商品价格升高带动收入提高并推动经济增长,有助于削减外债。预计2006年拉美经济增长率将达4.4%。非洲经济增长得益于出口拉动得益于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非洲经济增长连续3年超过5%,目前非洲经济发展的势头依然良好,但如果出口需求放缓,初级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非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可能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9%,仅比2006年下降0.2个百分点。目前,有利于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包括油价下跌、发达国家公司盈利情况较好从而有利于投资等等。世界经济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美国房地产市场走势。自今年初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急转而下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导致美国人压缩消费,进而拖累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是通货膨胀。世界仍面临着高通货膨胀的压力,包括美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的通胀率都比理想状态高了许多。由于现在许多商品都是销往全球市场,因此通胀问题也不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这需要各国提高警惕。三是油价问题。尽管目前油价比几个月前已有所回落,但油价出现大幅波动的基础依然存在,石油供应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经济强劲壶口瀑布:世界第一黄色瀑布二、中国经济2006成绩分析2006年,GDP达209407亿元,增长10.7%;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粮食产量超过49000万吨;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利润增长3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进出口总额增长23.8%;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4%。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2475亿200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标全国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1.51.51.5食品2.32.52.1其中:粮食2.72.72.9烟酒及用品0.60.80.3衣着-0.6-0.6-0.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21.31.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10.91.5交通和通信-0.1-0.7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50.0-1.4居住4.64.74.6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全国税收收入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6770亿元,增长21.9%。2002-2006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2002-2006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指标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187843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07227.0其中:集体企业56129.5股份制企业100733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16226.7其中:私营企业294843.62002-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2002-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2002-2006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2002-2006年年末电话用户数2002-2006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2002-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2002-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2002-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2001-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单位:%国家和地区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1-2005年平均增长率世界总计2.43.04.15.34.94.0发达国家1.21.51.93.22.62.1美国0.81.62.53.93.22.4欧盟2.01.31.42.41.81.8日本0.2-0.31.82.32.61.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4.14.86.77.77.46.3中国7.58.310.010.110.29.5印度3.94.77.28.08.56.4俄罗斯联邦5.14.77.37.26.46.1巴西1.31.90.54.92.32.2马来西亚0.34.45.57.25.24.5中国香港0.51.93.28.67.34.3中国台湾省-2.24.23.46.14.13.1韩国3.87.03.14.74.04.5新加坡-1.93.22.98.76.43.9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2001-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单位:亿美元位次2001年2005年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世界总计315750100世界总计4438491001美国10075931.9美国12455128.12日本4162413.2日本4505910.23德国189136.0德国278196.34英国143134.5中国222895.05法国133984.2英国219264.96中国132484.2法国211024.87意大利109043.5意大利172303.98加拿大70512.2西班牙112372.59墨西哥62212.0加拿大111522.510西班牙60841.9巴西79411.8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2001-2005年中国与世界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总收入比较单位:美元位次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国家和人均国民总收入国家和国家和国家和国家和人均国民总收入地区地区地区地区地区1卢森堡43150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656302百慕大①百慕大百慕大挪威挪威595903瑞士37540挪威挪威百慕大瑞士549304挪威37100瑞士瑞士瑞士百慕大①5日本35780列支敦士登美国美国丹麦473906列支敦士登①美国列支敦士登丹麦冰岛463207美国34760日本日本列支敦士登美国437408丹麦30480海峡群岛丹麦冰岛列支敦士登①9冰岛28430丹麦海峡群岛日本瑞典4106010瑞典26700冰岛冰岛瑞典爱尔兰40150中国(138)②890中国(136)中国(134)中国(129)中国(128)1740注:①无数据,近似排位。②括号内为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位次。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1-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单位:亿美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