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经济建设郑文范东北大学2017年09月一、劳动价值论概论劳动价值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伟大发现,马克思在对其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引人抽象劳动概念及将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来,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并依此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秘密。第三节生产力与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一分为三)1、价值体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体即价值的实体,它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人类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价值学说认为人类能够投人的只有劳动,没有劳动以外的任何东西。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思想也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与其他价值学说的根本标志。2、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复杂劳动必须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3、价值形式所谓价值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价值实体是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最后最高的形态——货币形式。(二)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时间分期法经济规律是历史的还表现在在经济学规律中,有的是反映一切社会形态中经济运动的共同的客观规律性的,有的是反映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经济运动的共同的客观规律性,有的是反映一个社会形态中经济运动特有的客观规律性。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时间分期法对可以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可以分为农业和手工业小生产时期的劳动价值论研究、机器大工业时期的劳动价值论研究、科技生产力时期的劳动价值论研究等。二、农业和手工业小生产时期的劳动价值论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以分工和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西欧在工业革命前有个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西欧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经济学就是这时产生的。1、价值体马克思设想分析商品价值存在和表现的理想环境,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最简单的实物交换,在这个理解中并没有知识和技术的地位,也没有经营管理的地位,实际所指仍然是单纯的体力劳动。活劳动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总是处在运动状态。它以具体的有用劳动,在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并保存在新产品内的同时,并把新的劳动追加到生产资料中去,从而,创造出新产品,形成新价值。2、简单劳动为度量标准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人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即不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每一个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对于简单劳动基本上是以消耗时间的形式来度量劳动量。所谓复杂劳动,是指人的复杂劳动力的耗费,即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从事的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相对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等的。马克思说:“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商品的价值量以劳动量计量,其中包含着这样的内容:将复杂劳动折合或换算成多倍的简单劳动。这就是说,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量为单位来确定的。经济增长度量。斯密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增加财富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靠增加生产劳动人数,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靠分工。“18世纪以前的一两千年,最发达的欧洲国家,平均每年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只有0.05%,也就是说要经过140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而在1368-1968年这600年当中,中国的人口增加了10倍,耕地面积增加了5倍,单产增加了2倍。由此算出,粮食增产10倍,但是人均粮食产量却维持不变。”总产量=人口×人均产量=人口×人均劳动生产率3、价值形式的发展交换价值及价值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与最初的商品交换相适应的形式阶段。这一阶段的商品价值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也就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2)与扩大的商品交换相适应的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这一阶段的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多种商品上,也就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多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3)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相适应的一般价值形式阶段。这一阶段的所有商品价值都表现在一般等价物上,这就表现为各种使用价值同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4)最后,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阶段。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时,金银就成了货币。这时,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也是一种交换价值。三、机器大工业时期的劳动价值论(一)价值体1、价值体由直接投入的和间接投入的劳动共同形成的机器大工业劳动价值论认为,随着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价值体的考察范围应该扩大,不应该只局限于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应将间接劳动。在机器大工业时代,不能简单地考虑生产现场的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还要扩展到工人过去的劳动。工人作为过去劳动过程中分工协作性质的产物,必然使生产劳动概念从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逐步渗透扩大。2、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是通过间接劳动进行的,由此产生相对剩余价值。4、两大部类关系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2卷中将全部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在机器大工业时代,因为在机器大工业时代,资本家获得利润要靠支配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而前者是受到很大限制,而后者则受到较少限制,这就导致了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要比第Ⅱ部类优先增长。(二)价值量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在机器大工业时期,如果用劳动时间衡量商的价值,遇到的问题是,生产同种商品,不同的生产者所耗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既然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那么,结果就可能是生产者的生产条件越差,其商品价值量就越大,实际情况当然不会是这样。因此在机器大工业时期,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直接劳动时间和间接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2、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相对于自己同行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这一比较标准的特征是,不同的主体相互比较同一时间由于相同的电视机代表相同的价值量,即相同的使用价值量代表相同的价值量,该厂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了一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所得到的较多价值完全是自己创造的。因此,哪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哪个企业的产量大,哪个企业创造的总价值量也就比较大。这种比较实际发生在现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不发达国家之间,或者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和劳动生产率较低企业之间等。3、转形问题研究转形问题是指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决定的价值,怎样才能转化成按平均利润率出售的价格。用时间分期法的观点来解决转形问题。资本家减少雇佣工人就是减少利润源泉,可是资本家仍然在不断地提高有机构成,虽然减少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但是资本家却发现自己的利润额和利润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较之较低的有机构成还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其利润分别来源于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三)价值形式在机器的大工业时代,纸币流通规律的内涵是:纸币发行量必须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实际流通的数量。这就是说,纸币的发行量,必须限制在没有纸币流通时流通中必要的货币量的范围以内。通货,泛指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对它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特有经济现象。四、科技第一生产力时期的劳动价值论(一)科技价值体1、科技价值体内涵科技生产力时代,科技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一种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构成价值体的劳动主要是科技劳动。科技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一种形式,科技劳动凝结在商品价值中构成价值实体的过程是一个以改变商品的自然属性为使用价值为目的,以象化为凝结方式,以生产要素为中介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从事科学技术的脑力劳动完全具备形成价值体的条件,因而能够形成价值体。2、科技价值体公式科技劳动称为科技劳动,由科技劳动所形成的价值称为科技价值,现代劳动价值论的商品价值构成公式是:Q=C十V十W。就是说,商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有形价值、科技价值转化的价值与物化劳动转移的价值。3、科技价值体特点科技价值体具有潜在性。在表现形式上,科技价值既和物质资料转移的价值c不同,又和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v+m不同。物化劳动的价值c既然是转移的,那么它在没有进入新产品之前,就已经存在,因而是形成的价值。而活劳动创造价值v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形成,离开了劳动过程,这个v就不存在,因而是新创造的价值。而科技价值w和前两者的表现形态不同,说w和c不同,是因为在没有选入劳动过程时,w一般是以知识信息等形态存在,并没有选入产品的价值中,因而不能算作已经形成的价值。说w和v不同,是因为在劳动过程中,w并不像v那样形成其自身,而在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w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这就是科技劳动形成价值的实质。4、科技的凝结方式—象化凝结科技劳动成为构成价值体的主体一个重要标志是价值凝结方式的扩大。按照劳动价值论,价值的凝结方式只有一种形式,即物化形式,意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劳动,或者指这种劳动已被物质产品所吸收,成为物质化的劳动,是直接劳动的凝结。在技术进步的影响下,价值的凝结方式即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方式扩大了,它包括物化和象化两种方式。称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称为有形劳动,有形劳动的凝结状态称为物化劳动。象化劳动是一个与其相对偶的概念,意指间接凝结在产品或关系中的劳动,它是人类世代积累的科技生产人员的劳动的凝结。象化转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学习转化、有形转化、无形转化。学习转化是指通过人力资本对科技价值的吸收;有形转化是指通过有形资产对科技价值的吸收;无形转化是指通过无形资产对科技价值的吸收。5、科技价值体理论的应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科技价值论认为,在技术进步的影响下,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有了新的解释。科技价值论认为,劳动价值与科技价值如何分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只有活劳动才创造劳动价值,生产要素(不包括劳动力,以下同)不创造劳动价值,因此,劳动价值只有在其创造劳动价值的劳动者之间分配才是合理的。而科技价值的分配则不同,由于科技价值是借助生产要素(不包括劳动力)由潜在向现实转移过来的,因此科技价值的分配应当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和科技价值的生成。(二)科技价值量1、效用作为度量标准科技价值论认为,由于按照社会的尺度,同一商品具有同一价值,所以,采用先进生产工具的生产者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且可以得到更多的价值。其根源在于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对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吸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吸收了科技劳动创造价值,发生了有形转化,价值量同样发展变化。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吸收了科技劳动创造价值,发生了学习转化,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2、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落入资本家的腰包,就是高于一般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科技价值。3、智能经济分析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导致世界已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关键技术是电脑和自动控制机的发明,建成了一座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