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经济景气指标是用来描述和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状态、业绩和发展趋势的指标变量。它们一般是数量指标,有时也可以是图表或者是定性指标,经济景气指标体系是一组相互关联的经济景气指标所构成的整体,用以描述整个经济景气的状态和程度,反映经济整体发展的水平和趋势,甚至预先警示经济的异常和风险。因此,经济景气指标体系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和“报警器”。•第一节经济景气观测指标体系及其发展•宏观经济景气观测指标体系之所以能像“晴雨表”或“报警器”那样发挥监测和预警的作用,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宏观经济的状态和发展具有规律性,存在周期性;•第二,许多经济指标伴随着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周期性变化,而且有些指标的周期变化先行于整体经济状态的变化。•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探求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西方经济学家、统计学家们早在1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经济景气观测的研究工作。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的7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世界各国所熟悉。•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发展的4个阶段。•一、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发展的早期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末)•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1、当时法国经济学家开始以黑、灰、淡红和大红几种颜色,测定法国1877至1887年间的经济波动。•2、1903年,英国出现了描述宏观经济波动的“国家波动图”。但是,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动向的“晴雨表”,西方经济学界公认的还是从美国开始的。•3、1909年,美国经济统计学家巴布森创办巴布森统计公司,开始发布关于美国宏观经济状态的第一个指示器—巴布森经济活动指数。•1911年,美国布鲁克迈尔经济研究所,也编制并发布了涉及股票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等方面的景气指标。这一时期对以后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哈佛大学拍森斯教授组织编制的“经济晴雨表”和“哈佛指数”。•1917年,哈佛大学为研究景气监测,专门设立了“经济调查委员会”,由拍森斯教授主持。该委员会广泛搜集了美国1875-1913年的经济统计资料,编制了“美国商情指数”(即哈佛指数),并从1919年起在《经济统计评论》上定期发布。从历史上看,哈佛指数对20世纪以来美国4次经济波动都作出了较好的反映。•哈佛指数的出现对景气指数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构造思想和方法被许多国家效仿。•4、1920年,英国由伦敦大学、剑桥大学、中央经济情报会议和英国实业联合会等组织创立了“伦敦与剑桥经济研究所”。该组织与哈佛经济委员会合作,采用哈佛指数方法编制了反映英国经济景气状况的指示器—“英国商业循环指数”。•5、1922年,在《瑞典经济评论》上出现了瑞典经济统计学家以哈佛指数方法编制的瑞典商情指数。•6、德国在1925年也成立了景气研究所,次年发布了“德国一般商情指数”。•此外,还有许多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波兰和日本等都相继开展了景气监测研究,以类似哈佛指数的方法编制经济“晴雨表”。•哈佛指数投人使用以后,不仅能指示景气状况,而且能够超前预报,因此一度风行。但是,这种景气指数却未能正确预示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1929年大危机的来临。正当席卷西方世界的风暴即将到来的时候,哈佛指数却指示经济将继续扩张,从而遭到沉重的失败。后来虽几经修订,终因效果不佳而最后停止使用。哈佛指数的失败以及类似景气指数的衰落,标志着景气监测早期阶段的结束。•二、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取得重大进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50年代末)哈佛指数失败后,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继续了景气监测的研究。1、1937年,美国经济在刚经历了一次特大危机之后又陷人一场衰退之中。NBER的负责人密契尔应美国财政部长的要求,进行了利用经济指标来判断衰退何时结束的研究。密契尔与经济统计学家伯恩斯,研究了近500个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选择了21个指标构成超前指示器,指出了经济转折的可能时间。这一判断的成功使得景气监测的研究再度兴起。2、由于战争的影响,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在战后5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1950年,NBER的经济统计学家穆尔,在30年代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主持了建立新的景气监测系统的工作。穆尔从近千个统计指标的时间序列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21个指标,构成了一个新的监测系统。这个系统由先行、同步和滞后3种指标构成,以客观经济综合状态为测度对象,采用了多指数信息综合方法—扩散指数(DI)。此后,该系统又经过多次修订,保证了有效运行。扩散指数法从理论到实践在效果上都被充分肯定,从此成为构造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方法之一。•三、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60年代末)•自60年代起,景气监测系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61年,美国商务部正式将NBER景气监测系统的结果逐月发表,以数据和图表形式提供宏观景气动向的信号。至此,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从民间研究走入官方实际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多由政府有关部门主持进行。如在美国,主要由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与NBER合作进行。在日本,由经济企划厅研究和发布。•这一阶段,由于官方的参与,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无论在构成还是构造方面,都取得了更为迅速的进展:•1、构造监测系统的另一基本方法—合成指数(CI)的出现。尽管扩散指数(DI)作为一种基本构造方法已在50年代确立并广泛应用,但还存在着不能反映经济波动幅度、干扰较大等特点,由于5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仅用扩散指数很难适应,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首席经济统计学家希斯金于60年代提出了合成指数法(CI),从而弥补了扩散指数的不足。CI和DI从此共同成为构造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木方法•2、具有评价功能的预警信号指数出现。•到60年代中期,人们已经意识到西方在5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高速增长也会带来各种弊端,经济的“过热”如同经济衰退一样也是应该避免的。为此,不少国家在其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中进行了引进评价指标的尝试,试图对经济波动的不同状态给出相应的评价。•1963年,法国政府为配合第4个5年计划制订了“景气政策信号制度”,借助不同的信号灯颜色,对宏观经济作出简明、直观的评价。•1966年,日本经济企划厅在其经济白皮书中发布了“日本景气警告指数”,对正处于调整增长阶段的日本经济分别以红、黄、蓝等颜色给出评价。•1970年,联邦德国也由国会专家委员会编制了类似的警告指数。这样,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不仅能够指示景气动向,而且能以简明、直观的方式给出对经济状态的评价。这一功能的增加,尤其有利于广大厂商的经营决策。•3、基本方法的重大进展。•这一时期季节调整方法日趋成熟,构成指标选择方法有重大突破,“评分系统”出现,并逐步走向国际化。在季节调整方法上,除了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成功研制X-11季节调整法外,还有美国劳工局的BLS法、日本通产省的MI-TI法、日本企划厅的EPA法、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的IFO法。这些季节调整法各有特点,分别为各国经济监测机构采用。我国应用的基本上是X-11季节调整法。•四、经济景气观侧体系全球化阶段•(70年代初—今)•自70年代初期起,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本身初步定型,并开始出现国际化的趋势:国际性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出现,并由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1979年,美国NBER与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国际经济循环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一个以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7个发达国家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指标系统(IEI),用以监测西方主要国家的景气变动。•该系统具有4个功能:(1)迅速地监测世界性的衰退和复苏,(2)测度周期性衰退的范围与程度,(3)评价对外贸易前景,(4)对通货膨胀提出预警信号。•另外,一些国际性组织也出现了相应的景气监测系统。1978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通过决议建立了应用先行指标系统来监测成员国经济动向的机构。•1979年,欧共体也开始了关于46成员国景气状况监测系统的研究,并于80年代开始投入运行。•1984年日本也开始研究区域景气变动。•到80年代中期,仅在亚洲就先后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印度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较好地配合了宏观经济管理。•中国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这方面研究的,积极倡导者是吉林大学的董文权教授,后来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政府机构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于90年代初正式将其投入应用。•第二节经济景气指标类型及其作用•经济景气指标体系是经济景气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经常用以观测经济的途径,是经济短期发展预测与波动研究的重要方法。基于其作用与功能,指标体系建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首先,指标的选择应注意下面的原则:•(1)经济重要性:景气指标体系所包含的经济指标应尽量广泛,能代表或反映各行各业的经济运行状况。•(2)统计充分性:指标数据充分,即有较长时间的数据记录,能充分体现周期性波动•(3)统计速报性:指标数据的获得应及时,时滞短。•(4)数据准确性。•其次,对初选的经济指标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例如季节调整、平滑处理,以去除不规则和干扰因素。•另外,需要进行适当分类或建立新的综合指标。•总体上,宏观经济指标可分为两大类: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单项指标是一般的宏观经济变量,综合指标是综合考虑了一些单项指标后获得的新指标。对于单项指标,按其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时差关系,可分为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综合指标主要有扩散指标和合成指标。下面就这两大类指标的形成及其作用进行介绍。•一、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的划分是相对基准转折点而言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说明基准转折点的确定。•(一)基准转折点•所谓基准转折点是指宏观总体经济波动达到周期的高点或低点。由于宏观经济的错综复杂性,我们很难用一个单项时间序列(如GNP)全面地说明宏观经济的波动。目前通常的做法是用一套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宏观经济波动。由于各项指标自身的变动是各不相同的,因而确定宏观经济的转折点就变得非常困难。由于其中掺杂了许多人为因素,因此常常容易引起争议。•目前,已有人提出了评价转折点误差精度的统计方法。如表3.1所示,转折点预测与实际情况之间有4种可能的组合:•第一,在未发生转折时,预测出一个转折点(F21);第二,在实际发生转折时,预测出一个转折点(F11);•第三,在实际发生转折点时,没有预测出转折点(F12);•第四,在实际未发生转折时,预测无转折点(F22)。当F12=F21=0时,这就是一次完美的预测。•在评价转折点误差的精度时,要用到下面3个统计量:•(1)转折点误差:(F12+F21)/(F11+F12+F21+F22)•(2)由于漏报转折点而引起的误差:F12/(F11+F12)•(3)由于错报转折点而引起的误差:F21/(F21+F22)•表3.1转折点预测与实际情况的结合•预测有转折点无转折点实际有转折点F11F12无转折点F21F22•在确定了基准转折点后,我们就可以将某项周期指标的波动与基准转折点相比,从而对指标进行分类。领先、同步、滞后三套指标转折点的顺序是很分明的。•即:滞后指标的转折时间不会先于同步指标;同步指标的转折时间不会先于领先指标;某个周期的领先指标不会先于上个周期的滞后指标。领先指标的峰值至少领先3个月以上,且在最近连续3次周期波动中,至少有2次保持先行;同步指标的峰值与基准转折点相比,峰值差别在2个月以内;滞后指标的峰值要滞后3个月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从历史数据看,同步指标的转折点同基准转折点时间完全一致是很少见的,因此我们所谓的同步指标实际上包括了短期的领先,短期的滞后以及完全一致的指标。•(二)领先指标•领先指标是指在经济的全面增长趋势尚未来临之前就率先发生变化的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可以事先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高峰和低谷,可以预示经济周期中的转折点和经济活动升降的幅度,推测经济波动的趋势。•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N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