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复习资料经济生活第1页共10页经济生活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梳理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知识点梳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P4—P5)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教材P4)(注意:物品、劳动产品与商品的区别,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教材P5)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联系实际:商品的质量问题。)(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P5)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3)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补充说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关系到商品的价值能否顺利实现。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主观题理论观点。)(2)货币的产生过程、含义、本质、职能(P4—P6)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产生过程P4—P5)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质固定在金或银上(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P5)3.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P5)4.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P5—P7)(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3)纸币的产生、含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7-8)1.纸币的产生过程:天然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纸币的产生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决定的。(P7)2.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P8)(注意: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没有价值;纸币必须由国家发行;必须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8)(1)货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为限度。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2)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3)通货紧缩,使之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现象。(注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联系A.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主要是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B.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4)结算方式、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P8—P10)1.结算方式:(1)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转账结算: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信用工具:(1)信用卡: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会考复习资料经济生活第2页共10页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生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分类:转账支票,现金支票3.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汇价):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外汇汇率:一定单位外汇兑换本币的比率。本币汇率:一定单位本币兑换外汇的比率。(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知识点梳理(1)影响价格的因素(P11—12)(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①间接因素: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②直接因素: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两种情形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②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2)价值决定价格(P13—P14)(重点)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理解)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总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具有灵敏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理解)(1)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或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理解):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1)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劳动者的生产效率。(2)劳动生产率可分为个别劳动成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3)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5)商品价值量分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的价值总量刺激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时间所用的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会考复习资料经济生活第3页共10页①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数量(使用价值量)②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总结:六个量之间的关系(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重点知识)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等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3.正确理解等价交换: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第二,等价交换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并非指任何时候、任何交换场合都相等,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4)价格变动的影响(P15—P16)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量价格(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要量增加;反之亦然。A、B为替代商品,A价格上升A需求量B需求量互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会考复习资料经济生活第4页共10页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A、B为互补商品,A价格上升A需求量B需求量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生产缩小生产扩大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启示:生产者应当及时把握市场走向,或在涨价前增加供给量,或在降价前减少供给量。(2)、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生产者提供质量好或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就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三: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知识点梳理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了解)(P17—18)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1)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会普遍降低;物价下跌,则购买力会普遍提高。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2.消费类型:(了解)①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对于哪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和租赁消费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注: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身心愉悦。3.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理解)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②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消费结构的劣化则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降低③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食品支出恩格尔系数=————————ⅹ100%家庭消费总支出会考复习资料经济生活第5页共10页一般说,这一系数越大,表明消费的层次结构越低,系数越小,说明消费的层次结构越高。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了解)(1)从众心理。表现为“人有我有”。从众往往引发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商品。从众并非一概不对,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表现为“标新立异”。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3)攀比心理。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应该反对。(4)求实心理。根据需要,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提倡求实消费心理主导下的消费。(5)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种原则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注:反对过度超前消费;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反对滞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尽量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绿色消费要求,即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