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八讲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工业化历程突破高频考点考点一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基本特征: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商品经济不发达,是封建统治的基础。2.开始解体(19世纪40—50年代)(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趋势:不断瓦解。5.走向消亡(20世纪早期—1956年底)(1)原因:新经济的冲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土地改革完成依然是个体自然经济,三大改造完成,私有制经济被改造成公有制。(2)消亡的表现:1953年—1956年的三大改造,使公有制确立,使自然经济消失。细节点拨外资义是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因素。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附庸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考点二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点——洋务企业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点,主要由地主阶级领导,以军事工业为主体,工业化有所发展。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3.主要内容(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5.影响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早期发展;中国近代化开始艰难起步。考点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条件:资萌——外刺——洋诱——自瓦。(2)特点:地域分布不均衡——“两半社会”导致两面性(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无产阶级人数增加→五四运动2.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原因:①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快速发展。(2)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了政治舞台,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1)原因:(略)(2)特点: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③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4.民族资本主义的重大挫折(1)国民政府前期,形式上完成统一和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受到挤压和摧残。(2)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使沦陷区的民族经济破产。(3)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民族资本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5.建国后的归宿(1)新的春天:建国初,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工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发展。(2)消亡:1953~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考点四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的消长变化(1)表现:商输为主→资输为主。(2)影响:外商企业是中国大地上出现最早的近代企业,虽具有侵略性,但客观上带来了近代技术和设备,造就了中国最早期的无产阶级,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表现: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倾销“过剩”商品,扩大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和重工业。(2)影响: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到1931年,跃居第一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影响。5.抗日战争期间(1)表现:日本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不同形式的掠夺,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经济附庸。(2)影响:日本操纵了沦陷区经济,获得巨额利润,为其侵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给沦陷区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6.解放战争时期(1)表现: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2)影响:民族工业大量倒闭破产,工人失业。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使其成为国营经济的组成部分。细节点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实质上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它一方面排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中国人民认识到西方先进的科技文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考点五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衰(1)特点: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官僚资本主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2)形成:国民政府建立后,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建立起官僚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控制。(3)恶性膨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垄断工业、商业专卖,独占金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起来。到1941年底,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4)进一步膨胀: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四大家族进行野蛮掠夺,官僚资本进一步膨胀。(5)消亡: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使官僚资本企业比较完整地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考点六: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演变农村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经济→土地改革:农民个体所有→三大改造→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及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经济•(一)公有制经济:•合作社经济•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经济•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提升解题能力选择题易错分析1.解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判断的能力不足典例(2010·江苏)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错因分析解答本题易错选A项,是因为注意到了“1945”这一时间因素,同时对所学知识调动不充分而造成误判。诊断立足于所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命题是高考的立足点,新情景、新材料、新设问最终还是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回答。本题命题立意在于考查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因素,结合所学可知A项不符合史实,B项发生于抗战前期,与图中抗战后的时间不符,D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体系,与中国无关,故选C。错解A补偿体验1.(2009·海南)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8%78%49%上表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影响B.抗日根据地扩大C.国际援助的增多D.民营工业的发展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比1937年的重工业大幅度增加,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工业迅速发展是为了满足战时的需要。A2.(2009·广东)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A.4.6个B.3个C.2.5个D.0.55个解析题目中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四个时期分别是:1875~1895年产生时期;1896~1911年初步发展时期;1912~1913年进一步发展时期;1914~1918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上述时期与选项中的数字对应关系应为:1875~1895年是0.55;1896~1911年是2.5;1912~1913年是3;1914~1918年是4.6;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答案应为C项。C3.(2009·福建)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随着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说其“进一步发展”不正确。C2.对历史概念的外延缺乏有效界定典例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但毕竟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错解C错因分析对“近代化”的外延理解不准确。诊断四个备选项都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这一视角分析,B项最富有远见,故选B。补偿体验4.(2009·江苏)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解析近代化也称现代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转换,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因此,蒋廷黻所言是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但没有考虑到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认识到近代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民主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答案B5.(2009·江苏)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解答时要注意将选项与题干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逐一对照。洋务运动没有涉及民主政治,首先排除D项。近代主流思想是向西方学习,它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而不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此排除C项。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维新运动中形成办报高潮,因此排除B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以后得到初步发展,民国初年进一步发展,它与题干所提供的阶段性特征相符,因此正确选项为A。答案A6.中国历史上“官办”经济地位长期突出。近代洋务运动时期官办企业与古代的官营作坊有本质的不同。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不同突出表现在()A.从事军火业务B.使用机器生产C.维护统治利益D.注重经营管理解析从文明发展的视角看,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的过程,也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故B项正确。B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与观点的能力不足典例1905年创办的广东南洋烟草公司,1919年向社会招股,资本增到1500万港元。先后在上海、香港、汉口等地设分厂……销售机构遍布全国及东南亚各地。1927年实有资本近2000万元。该企业这一时期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辛亥革命的大力推动B.帝国主义忙于“一战”C.“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错解A错因分析本题给出一些特定历史现象,考查学生应用所学论证、说明结论的能力,错选A项在于没能理解辛亥革命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诊断备选项A、C、D反映的都是有长期持续影响力的现象,而B项中“一战”在1918年已经结束,与题干中时间(1905—1927年)不符,故选B。补偿体验7.(2009·天津)下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