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经济运行第一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第二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第一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微观经济运行是指市场主体在各种因素(法律、宏观政策、市场法规等)的约束下,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流程。市场经济微观经济运行的过程:一方面,生产经营者在市场中进行要素及销售选择,其生产经营决策以市场为依据,利润的获取及内部的收益分配受到市场的制约;另一方面,居民通过市场活动获取收入,确定收入分为储蓄与消费的比例,并自主地进行消费选择,其购买行为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和调节,与市场内在地联系在一起。一、企业与企业的类型企业是产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按所属行业分类: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按企业法律组织形式分类: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按企业规模分类:大、中、小型企业。按国家范围划分: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内外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按所有制划分:国有、集体、私营企业等。按要素含量比重划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等。二、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或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资源在微观层次上的有效配置。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包括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总收益—总成本正常利润(normalprofit)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显成本(explicit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成本(implicitcost)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部分,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企业利润最大化主要指的是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1。确定最佳生产规模(产出决策)最佳生产规模是总利润达到最大时的产量水平。衡量标准或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C=MR边际成本指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导致的成本的增加量。如果总成本函数:TC=f(Q)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完全竞争厂商的MR=AR=P'()dTCdQMCfQdTRMRdQ当MC=MR时,企业的总利润达到了最大,企业既不会增加生产也不会减少生产,此时的产出规模为最佳生产规模。推导过程:令厂商的利润等式为: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πQ=TRQ-TCQdπ(Q)dTR(Q)dTC(Q)=-d(Q)d(Q)d(Q)=MR(Q)-MC(Q)=0即MR(Q)=MC(Q)当产量水平或生产规模既定时,生产要素成本的最佳投入组合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寻求最小生产要素成本投入组合必须比较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2。寻求最小生产要素成本投入组合比较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追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组合:最佳投入组合实现的条件:LKCLrKMPMPr四、居民经济学家将个人或家庭统称为居民(household)。居民既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消费主体,又是投资主体和劳动力的供给主体。作为微观活动主体,居民的收入行为、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储蓄行为、劳动力供给行为等行为方式及其变化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本节介绍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行为。(一)居民的收入行为居民收入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收入的总和。居民收入有按劳分配收入、按要素分配收入。具体来说,不同居民的收入来源包括:1。劳动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承包收入等。2。福利性收入。包括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多种补贴、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性收入。3。利息收入。4。投资收入。股息收入、股票价格上涨获得的收入等。5。租金收入。6。经营收入。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7。其他收入。保险赔款、馈赠、遗产继承等。(二)居民的消费行为1。消费者的目标效用最大化即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效用即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某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总量。TU=f(Q)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TUQMUQ当时,=0()()0limQTUQdTUQQQdQMUQTUMU012345601019252727240109620-3面包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某一消费单位中所获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2.边际替代率在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消费者在增加一种商品(X)的消费数量的同时,必然会放弃一定数量的另一种商品(Y),这就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YXYXYMUMRS=-=XMU实际上是无差异曲线上的点斜率的绝对值同时也是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加上负号是为将使MRS为正值组合方式XYMRSXYA19B245/1C322/1D411/13。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取最大的效用。或者,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均衡的条件:YAU1X*EU2U3X*BXXXYYXYXYXYYMUPMRS=-==XMUPMUP=MUPMUMU=PPXYXYXYXMUYMU即即预算线:PXX+PYY=I其斜率为-PX/PY第二节宏观经济运行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1。社会总供给的定义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2。社会总需求的定义社会总需求是指在既定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入限度内能支付、并且相对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二、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及非均衡(一)社会总供求非均衡其成因1。社会总供求非均衡社会总供求的变动大体上包括两类:一是数量上的变动,二是结构上的变动。数量上的变动有两种结果:总供给数量与总需求数量大致相等;总供给数量大于或小于总需求数量。结构上的变动也有两种结果:总供给品种与总需求品种大体一致;二者不一致。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数量上的大体相等被称为总量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在结构上的大体一致被称为结构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即为总供求的平衡或宏观经济均衡,否则,为总供求的不平衡或宏观经济失衡(非均衡)。宏观经济失衡包括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2。宏观经济失衡的原因源于商品经济的矛盾。供给与需求的分离、生产与流通的分离。实际上是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缺陷所致,即“市场失灵”,微观层面的有效率与宏观层面的无效率并存。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一)宏观调控的定义以政府为主体,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要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预测、计划、干预和调节,以保证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二)宏观调控的目标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按照他们愿意接受的货币工资水平找到工作。充分就业条件下,并不意味着没有失业。还存在自然失业(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自愿失业等)。2。价格稳定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不利用调节性交易而能达到的平衡。调节性交易是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差额而进行的交易。又称事后交易或补偿性交易国际收支平衡仅包括商品和劳务贸易的收支,而不包括长期资本移动、短期资本移动的资本项目以及黄金、外汇和特别提款权的转移等到储备结算项目。四大目标有时不能兼顾。(三)宏观调控的手段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利率,再通过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宏观经济。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存款准备率调整、再贴现率调整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3。收入政策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调节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的政策,是国家对分配领域的政策干预。具体政策措施有: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实施工资和物价管制(特定情况下);增加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种福利措施等。4。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产业政策主要有: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等。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