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网络财产犯罪研究姓名:谢勇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刑法指导教师:罗智勇20080407网络财产犯罪研究作者:谢勇红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相似文献(6条)1.期刊论文杨彩霞网络进步引发的若干刑法学新问题-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3)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刑法问题.其中就网络犯罪地而言,采用遍在说,对犯罪结果地的认定,应当适当限制;对窃取、骗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有必要纳入刑法规制的范畴,以财产犯罪论处;对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的复制行为宜做扩大理解,且有必要将不以营利为目的相同行为也作犯罪对待;此外,在确定网络犯罪的数额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应适当考虑损失数额.2.学位论文丛艳华网络犯罪研究2003该文首先阐述了网络犯罪的概念、法律构成及其特点.网络犯罪的特点主要有:犯罪主体年轻化与智能化、犯罪手段多样性与隐蔽性、犯罪后果严重性及越来越具有跨国性.并阐述了网络犯罪的类型即:网络黑客;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和破坏;利用网络实施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和金融犯罪;网络侵权;网络色情;网络黑市交易;利用网络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网络恐怖活动等.继而从内、外因及主体因素三方面分析了网络犯罪产生的原因,内因主要是指网络本身的脆弱性.在外因中分析了诸如经济利益的驱使;网络安全意识欠缺,安全管理机制落后;规制网络犯罪的法制不健全,对网络犯罪打击力度不够;缺乏共同的国际标准等客观因素,而且着重分析了主体的心理因素和意识因素即犯罪感的虚无化、存在侥幸心理、法律意识淡薄,从而找出了网络犯罪的病因,以便对症下药.最后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类型及成因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技术、法律、教育及国际合作四方面提出了预防与治理网络犯罪的对策,并强调了法治与教育(德治)相结合的重要性.3.期刊论文黄鑫.HuangXin由崔真实法引发的若干法律思考-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4)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网络在带给人们日益便利的同时,网络失信与违法犯罪行为也在不断孳生蔓延,并且愈演愈烈.网络诚信与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网络犯罪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高科技犯罪,本文通过对崔真实事件的探讨,分析当前网络犯罪的特点,结合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和第九条的相关内容,针对妨害名誉、侵犯个人隐私和网络虚拟财产犯罪两类违法犯罪行为,反思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4.学位论文王浩网络违法犯罪及其对策研究2007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网络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来信息化社会违法犯罪的形式将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其严重危害性己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预防和打击与日俱增的网络违法犯罪,己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现代犯罪对策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依托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基于目前我国网络违法犯罪所存在的问题,并在以往犯罪学相关理论研究与目前国内外主流研究思路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构思和研究方法,主要是对全国侦办网络违法犯罪案件中20805多个案件样本的不同特征按年龄段、案件类别、涉案领域等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利用SPSS13.0对这20805多个案件样本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在深入了解我国网络违法犯罪现状基础之上,并基于现代犯罪学和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解释和讨论,同时结合相关访谈和案例研究分析其中的原因。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违法犯罪案件中,嫌疑人涉案特征与嫌疑人的年龄有显著的相关性,涉案领域与所涉案件显著相关,专线用户及网吧发案对于整个网络犯罪案件的“贡献”是最大的,管理好专线用户及网吧,对于预防及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案件来说极为重要。针对高发案件、高发人群、高发领域、高发的原因及打击预防对策展开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第二,涉案总价值与案件、财物总损失与涉案总价值之间是等级相关的,赌博犯罪、其他(侵犯财产)犯罪、诈骗犯罪已经成为造成财物损失最严重,涉案价值最大的犯罪类型。第三,经济的发达程度与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多少相关,网监队伍的机构建设,人才建设应当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现实发展相适应。公安机关加强机构建设将有助于有效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第四,网络环境对网络违法犯罪影响很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对于案件的发展严重滞后了,应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等,加速网络违法犯罪方面的立法。网络犯罪成本低廉却收益丰厚,结合“经济人”的观点分析预防、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确实长期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据此构建防控体系的对策:在加强网络法制及文化教育,管理好网吧等上网场所,加快网络方面的立法,加强网监队伍建设,重视业务培训,加快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设备的研究开发,并在侦察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5.期刊论文黄朝成浅谈盗窃虚拟财产犯罪-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与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相当密切的一部分,虚拟财产也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由于网络犯罪的隐蔽性,虚拟财产被盗的事件日益增多,如何保护虚拟财产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探讨虚拟财产的概念及其属性,阐述如何有效处理盗窃虚拟财产案件的对策.6.学位论文任晓君厦门Q币案的分析与思考2009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尤其以网络虚拟财产犯罪案件最为常见,预防和惩治网络虚拟财产犯罪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立法对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的规制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本文选取网络虚拟财产犯罪案件中比较典型的厦门Q币案为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案件反映出的问题来论述当前我国法律在此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网络立法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法律建议,以促进中国网络法制化进程。本文写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厦门Q币案案情和争议焦点的介绍,引出虚拟财产法律地位及价值认定,侵犯虚拟财产犯罪案件如何定罪,电子证据法律地位等问题,介绍法检双方以及社会各界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与分歧。其次,对厦门Q币案进行全面的法律分析,对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辨析,提出虚拟财产应当属于受刑法保护的财产,虚拟财产权应当是一种兼具物权属性和债权属性的新型财产权的观点,并对本案等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犯罪涉案数额的认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综合比较分析电子证据有关学说的基础上,论述电子证据在本案等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犯罪案件中的法律地位,对本案的定罪量刑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对案件进行反思,总结案件反应出的问题,提出一些立法建议。包括应当立法的几个方面,应遵循什么样的立法模式和基本要求,并提出在目前法律对相关问题还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为维护罪刑法定和统一司法实践的权宜之计。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类犯罪案件本身争议就很大,许多问题至今没有定论,本文的撰写意在引起社会全面、客观的认识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的复杂性,沟通理论和实务,统一裁判标准,完善立法和提高司法功效,增强防控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的能力。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e99aacd-b636-4a1a-aaf4-9e08015181d0下载时间:2010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