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海西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初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老年人在海西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初探郭厚全林庆传老年人,尤其是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的科技人员,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这些同志有毕生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历,他们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性强,工作刻苦,知识渊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建立了各种关系,人缘广泛。现在,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都有一颗再次参加改革开放,建设富强国家的强烈愿望,加之大多数老同志身体健康,思维敏捷,政治敏感,发挥这些同志的管理才能、科技才能是建设祖国,尤其是海西经济建设中投资少、见效快、收效大的好事。截止2006年底,龙岩市从机关和事业单位历年离退休人员共计28204人,其中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有2060人,中级技术职称有8250人,另有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4450人,其中厅级16人,县处级220人,科级516人。这些老同志中的极大部分都热情参加老年学学会、老年科技协会、老年体育协会等老字号组织,并积极从事活动。特别可喜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仅惦念着本单位、本行业的科技事业,他们在老年组织的带领下,有许多同志亲亲临第一线传授知识和经验,手把手教给技术,为海西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骨干,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实行了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工作,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虽然实行了股份制等改造,但大型全民企业还是牢牢地掌握和控制在国家手中,这是经济建设的命脉,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头羊。而这些全民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在当年的企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今天的全民企业大发展起到奠基石的作用。龙岩卷烟厂从改革开放初年直至今天依然是我省税利第一大户,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47.76亿元,实现税利33.7亿元,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增长了十几倍。这家国有企业虽然现在实力雄厚,但在当年也经历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工人思想涣散,一度曾经出现产品因质量问题而退货的企业危机。是鼓足勇气,大胆改革,迎着困难走技术创新之路,还是因循守旧,任其退化,在改革中自甘落伍?现已退休离职的当年厂领导邱胜华、吕美森等同志和全厂职工共同讨论,经过认真研究,确定走大胆改造,创新前进的路子,引进英国模林九五机组,一步到位,实现当年世界先进水平,这一勇敢而明智的决策,使这家全民所有制企业,一步登上世界同行先进水平,其产品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佼佼者,也为后来的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潮流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二、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民营企业,亦即现在通常称之为非公有制企业。这种企业,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了庞大的队伍,其数量之大,职工人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只要有人搞长途贩运,或者推销自己的产品,就会被扣上“走资主义道路”的帽子,更不用说是办企业、挣大钱了。所以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繁荣,首先是我国人民思想解放,亦即思想转变的结果,也是体现实行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正因为民营企业的大量发展,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才发展那么快那么好,人民生活才得以提高。民营企业大量发展,其来源大致有二,其一是民营企业家在市场遨游中发现市场缺少什么,他就去生产什么,以供应和弥补市场不足。这是民营企业家们进行长期调研的结果;其二是,很多国营企业改制中形成的。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中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由于它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时期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它那原有的一套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如不实行体制改造,就会对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因此,大量中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能实行股份制的都改制成股份制企业,有的经过财产评估之后由企业家接手转变为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中,原来只是一家的,现已成为二家或数家之多,而企业人员则由原来人员臃肿,变成人数较少,企业管理也趋向合理化、健康化。就如龙岩市原来的龙马集团和龙粉集团已转为多家民营企业,分头生产拖拉机和粉末冶金的各种制品。这些公有制企业转制为非公有制企业过程中是经历了一番艰苦工作。转制后干部要裁员,工人要下岗,“好好的全民企业为什么要改为私营企业?”在这转制的关键时期,经过学习提高了认识的部分离退休老同志,深入群众,深入企业讲清楚为什么要改制的道理。经过一番思想工作,职工思想才转变过来。生产“麒麟”牌水泥的龙岩地区水泥厂的书记、厂长等主要领导主动请求停职,另谋就业之路,广大职工也就乐意下岗。在民营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里,很多是从原来的公有制企业中转制过来的,他们根据精简原则缩编了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这里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在岗职工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质量监管得力。所以,他们生产的产品在社会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企业的发展也很快具有规模。但民营企业中也有一些在起步阶段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需要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支持。这方面,龙岩市离退休同志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接受咨询,把自己所了解的政策法令,筹资渠道和有关科技人员所在,都毫无保留地帮助、支持他们,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一步步为其出谋划策。龙岩工程机械厂这家已在龙岩、上海都有大型厂房,已是国家著名的民营企业之一,在它起步之初,龙岩市直机关扶贫基金会的离退休老同志,根据改革开放有关政策,热情帮助征地、整地(“三通一平”)600多亩,尔后又发现该厂启动资金困难,这些老同志又通过有关渠道帮助贷款1200万元。这样,这家起步为艰的企业才走上正轨。又由于其产品正值国家大规模公路、铁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急需,其产品畅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老年同志这般“扶持”再“送一程”,使这家企业立足龙岩挤身上海,站到了国内民营企业500强之前列。三、为外资企业的引进投资牵线搭桥改革开放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敞开国门,让那些赞成和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我国国民的华人华侨,外国企业家到我国特定城市、地区投资办厂、经商办公司,吸引他们的资金,繁荣我国经济,这是一条又快又好地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政策,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捷径。那么,如何来吸引外资,进入我国我省投资办企业?这从政治层面来说,我们国家和省、市(地)、县各级政府机关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和中期,都制定有许多诸如土地使用、税收缴纳等多种优惠政策和办法,加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很多外资企业,首先是热爱祖国的华人华侨带着巨额资金回到祖国、回到故乡办厂办企业,尔后是各国企业家也前来办些来料加工,产品外销企业,接着是办瞄准我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企业。这些企业的到来,一是增加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税收,二是大量增加了就业人口,尽管低廉的工资收入,对于那些困难家庭来说,只要有人就业家庭经济也就得到很大改善;三是给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添了重要力量。这是对国家、对地方、对众多家庭都有好处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优惠政策是吸引外资的有效办法,但要让居住外国的华人华侨和外国企业家了解这些政策前来投资办厂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既要做好宣传工作,也要组团招商引资,还得要有私人关系进行沟通,建立互信。在这一方面,离退休老同志就起着牵线搭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海峡西岸著名的侨乡如龙岩市新罗区的东肖、曹溪,永定县的下洋、湖坑、古竹等乡镇,都有大批亲人世代相传,不仅承认自己的祖先在那里,而且还讲着故地的家乡话,又有同故乡亲人信件沟通密切往来的习惯。这些村庄出来工作的同志,也往往是海外亲朋沟通最频繁、最信得过的人。现在国家有了好政策,华人华侨有了经商办厂的好去处,这些同志会同海外亲人通讯联络,解除他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疑惑心理,通过这些亲人做工作,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龙岩地区原侨办主任、现客家联谊会会长曾耀东等是著名华侨胡文虎先生故乡人,他不仅有同新加坡、印尼和马来西亚亲友通讯联系,还几次亲临华侨居住地讲解祖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引来不少同乡回来投资办厂。华人胡一初也经祖国亲人的联络沟通后,回来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反季节蔬菜种植。华人华侨中有的先吃了螃蟹尝到了好滋味后,不仅其他的华人华侨,就是与中国一无亲二无故的外国企业家也纷纷到中国投资办厂。外资企业汹涌来潮之势,改革开放30年来从未有过减退。这些牵线搭桥的老同志也为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四、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献出智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人们的吃、穿、住基本生活条件都是从农业生产中来;现代工业生产所需要材料很多是从农业产品中来,所以农业生产又称为第一产业,亦即基础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三农”问题时说:“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开放前,闽西地区的国民经济的比例中农业占据六成大头;改革开放后,连城、长汀、武平等县依然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现代化的路还十分艰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几乎还没有形成,乡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生活还需大力改善,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现代化耕作制度和方法有待创新和发展。于是从离退休岗位下来的农业科技人员特别关注闽西的农业生产。参加市老科协的老同志就成立“农业科技服务队”,从熟悉农、林、水专业的16位正、副高级职称的农技人员组成,他们走村串户深入农村,先后到过永定县湖坑镇江坑村,六联村和坎市镇新罗村,上杭县中都镇都康村和稔田镇连四村等,他们就地现场指导农民如何搞好果树栽培管理,如何在果园内养好鸡鸭等;市老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的老同志还走遍全市革命基点村调查研究,指导扶贫开发,宣传科技兴农;市扶贫基金会和市扶贫开发协会的老同志,自从2004年确定帮扶上杭县溪口乡三溪村走致富路之后,4年来共投入扶贫基金78万元,加上省、市、县、乡共投入310万元,实现公路硬化13公里,修建沼气池65个,帮助农民养母猪135头,生猪存栏(2007年底)达980头(2007年单是全村养猪收72万元),帮助垦复竹山2000余亩,还帮助发展种烟、种果、开发多种经营,农村经济大变样,农民收入大增加。帮扶前的2003年这个村人均收才1956元,今年可达4600元,4年间纯收入翻了一番多。2007年他们又先后派出七批60余人次到上杭、武平、连城等县农村举办西红柿栽培培训7场次,推广“百利”嫁接西红柿200多亩,平均亩产达6000公斤,比普通产量增加20%,而且品质良好,深受厦门、深圳市民欢迎。老年同志在海西经济,尤其在闽西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余热,尽职尽责,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曾批示过的那样:“老科技工作者是老年群体中的精英,是贯彻科技兴国的战略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作者单位:龙岩市老年学学会)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