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1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九章第九章宏观经济核算重要问题说明宏观经济的特点、研究的主要问题、循环模型说明国民收入指标体系说明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内容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第二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为宏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整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一国或地区的总产出、就业、失业、物价水平、国际贸易等宏观经济总量,揭示该国或地区的居民收入、就业、失业及通货膨胀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进而提供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政策建议。宏观经济学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相同点: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决定和供给曲线决定决定价格和产量。不同点:微观经济学中的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的供求曲线。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加总(aggregation)法宏观分析中有些总变量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有时候一些微观个体的行为就根本不能直接加总。⑴、失业率⑵、通货膨胀率⑶、促进经济增长⑷、国际收支平衡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宏观经济决策者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问题国内国外提高总产出、稳定物价、低失业率贸易发展、汇率的稳定与升贬、国际收支平衡(1)经济增长GDP增长率:2002年为9.1%;2003年为10.0%;2012年为8.7%。GDP总量:2002年为120,333;2003年为135,8233;2011年为471,564;2012年为519322。单位:亿元(2)物价上涨2003年为1.2%;2004年为3.9%;2012年为3.5%。(3)失业率2003年为4.3%;2004年为4.2%;2012年为4.1%。(4)国际收支平衡进出口总额8510亿美元出口4382亿美元进口4128亿美元顺差254亿美元外汇储备4033亿美元(2003年末)2003年2004年进出口总额为11545亿美元,其中出口5933亿美元,进口5612亿美元,顺差321亿美元;年末外汇储备6099亿美元。宏观经济问题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宏观经济学鸟瞰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短期决定及对策长期决定和对策-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国民收入1、两部门的收入构成简化:假设全社会只有两部门:消费者和企业,不存在税收和进出口。假定没有折旧。即GDP=NDP=NI=Y支出方面:总需求Y=C+I收入方面:总供给Y=C+S总需求=总供给:C+I=Y=C+S得出:I=S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居民户厂商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需求支出需求支出供给收入供给收入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金融市场两部门的均衡I=S的恒等式,来自其定义,即GDP=消费+投资;国民收入=消费+储蓄;GDP=国民收入。不论经济状况如何,储蓄和投资都相等。是事后的国民收入会计方面的均衡。事前均衡问题,指计划储蓄和投资。储蓄由消费者提供;投资由企业进行。个人的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不同,储蓄与投资不可能不一致。当:i=s(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is(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收缩is(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2、三部门的收入构成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支出方面:Y=C+I+G=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不在内,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还是用于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了。收入方面:Y=C+S+T,T是净收入=全部税金-转移支付。居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总需求=总供给:C+I+G=Y=C+S+T即I+G=S+T,I=S+(T-G)(T-G)为政府储蓄投资=储蓄的恒等式仍然存在。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3、四部门的收入构成四部门:三部门+国外部门。支出方面:Y=C+I+G+(X-M)收入方面:Y=C+S+T+Kr(X-M)为净出口,Kr为是本国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如救济性捐款等,都来自要素收入。总需求=总供给:C+I+G+(X-M)=Y=C+S+T+Kr即I+G+(X-M)=S+T+Kr,I=S+(T-G)+(M+Kr-X)投资=本国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第一节宏观经济概述第二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国民收入定义广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与国民收入相关的总量指标的统称,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净产值等等。狭义: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NP。注意:国民收入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在经济分析中(GDP、GNP、NDP、NNP等)与统计中(NI)含义不同;国民收入有名义与实际之分。第二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说明:避免重复计算,GDP只算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最终产品(finalproducts)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者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GDP只计算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产品的价值,不计算以前时期生产的产值。是流量而非存量。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格。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自给性活动不计入。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第二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GNP(国民生产总值)与GDPGNP是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因而GNP是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GDP仅包括国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涉及国外。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GDP)=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第二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国民收入指标体系GNP(国民生产总值)与GDP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并不总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它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国公民在国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名义GDP和实际GDP一、名义GDP(货币GDP)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二、实际GDP实际GDP是用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第二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数名义GDP和实际GDP1996年名义GDP2006年名义GDP2006年实际GDP香蕉上衣15万单位×1美元=15万美元5万单位×40美元=200万美元20万单位×1.5美元=30万美元6万单位×50美元=300万美元20万单位×1美元=20万美元6万单位×40美元=240万美元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260万美元第二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GDP虽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的单个指标,但是它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DIY活动(DoItYourself自给性生产活动)、地下经济活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与GNP都不能反映产品与劳务的结构以及技术进步情况。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两国的GDP相同,但两国人民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可能大不相同。因而,社会上人们往往只关注GDP与GNP的增长,而忽视产业结构、产品质量、生态质量、分配状况等是不可取的。1、国内生产净值(NDP)最终产品的价值中扣除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就得到了净增价值,因而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NDP=GDP–折旧2、国民收入(NI)这里的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NI=w+r+i+π3、个人收入(PI)从国民收入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了个人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出及社会保险税费其他几个相关概念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税后的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综合:GDP-固定资产折旧=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出=DPI例题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国的GDP、NDP、NI、PI与DPI。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DP=16000-500=15500NI=15500-2000=13500PI=13500+500=14000DPI=14000-(3000-2000)=130001、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2、收入法(incomeapproach)3、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关于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假定棉农共生产了15万元的棉花,这15万元的棉花买给纺织厂织成纱卖出20万(增值5万)。15万元:是生产棉花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出来的。15万元---20万元:纺织厂把棉花织成纱也需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因此增加的5万元是这些要素共同创造的。由于企业要使用这些要素必须付出代价:如工资2万元、利息1.5万元、地租0.5万元、剩余1万元的利润。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产出(增值)5万元总计收入5万元利润1万元地租0.5万元减:购买原料棉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