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1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⒈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个体(微观)经济单位,含单个消费者(需)、单个生产者(供),单个市场(供需共同作用,决定价格),所有单个市场价格共同决定⒉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或合乎理性的人,其特征是利己的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生产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第2节需求曲线l需求的定义:(购买欲望+购买能力)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l需求定理:其它当条件给定时,商品的需求量与其自身的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即价格高,需求量少;价格低,需求量多,但也有不少例外。例如:奢侈品(炫耀商品)、金融商品(股票、债券)等l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价格;(2)消费者的货币收入;(3)相关商品价格(互替商品;互补商品);(4)消费者偏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收入;价格);(6)人口规模与结构;(7)收入分配状况等l需求函数:Qd=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l商品的需求表:关于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关系的列表l商品的需求曲线: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关系的一条曲线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斜率为负值,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第3节供给曲线l供给的概念:(出售愿望+出售能力;新生产的产品+已有存货)一种商品的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l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向变化关系,即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少,但也有不少例外。例如:劳动商品、部分农产品、金融商品等l,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自身价格;(2)生产的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价格(互竞商品;互补商品);(5)对未来价格的预期;(6)供给者的数量l供给函数:Qs=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l供给表:关于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关系的列表l供给曲线:关于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关系的一条曲线第4节市场均衡(供求相互作用)均衡: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的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禁止的状态。局部均衡: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一般均衡: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出清状态)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需求的变动: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位置移动)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同一条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曲线位置移动)(3)需求、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A.需求变动的影响需求的增加,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的减少,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B.供给变动的影响供给的增加,使均衡价格减少,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使均衡价格增加,均衡数量减少。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第5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⑴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s)又称自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不能由模型自身解释。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s)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又称因变量,是由模型决定的。参数指数值通常不边的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静态分析: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比较静态分析: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第6节弹性理论1.需求弹性的含义l弹性的一般概念: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l需求的交叉弹性: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关商品变动的百分比l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点弹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在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大,相反,位置越低,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就越小。每一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2、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A.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B.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C.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反方向的变化,则该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同方向的变化,则该商品是缺乏弹性的。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A.商品的可替代性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越大B.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则越小C.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较小,而非必需品的价格弹性较大。D.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E.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所考察的时间越长,则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6.弹性概念的扩大在西方经济学中,供给弹性包括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交叉弹性和供给的预期价格弹性等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相交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是大于1的。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是小于1的。若交点恰好就是坐标原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是1。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l技术状况l土地;毕加索的油画(弹性为零)l特定条件下劳动力的供给;沙子;国际化生产的物品(弹性无穷大或弹性很大)l一般物品(弹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l时间因素l即时供给(鲜活商品):无弹性或弹性很小(存货调节)l长期供给:富有弹性l短期供给:劳动密集型产品弹性一般大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l三种供给曲线与供给弹性:(见下页)l产品的生产周期l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供给弹性小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时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A.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B.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C.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著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是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正常品:指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劣等品: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化的商品。在正常品中,弹性小于1的商品为必需品,弹性大于1的为奢侈品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第7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1、最高限价:也称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尤其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2、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3、谷贱伤农: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使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做法:通过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从而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保证农场主和农民的收入。第3章效用论第1节:效用论概述⑴效用(Utility):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⑴基数效用(cardinalutility):指用1,2,3等实数基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⑵序数效用(ordinalutility):指用第1,第2,第3等序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没有精确的大小,只有顺序的比较。1、基数效用论总效用(total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用TU表示。⑶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变化最末一个单位时总效用的变化量。具体地说,当消费者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用MU表示。①边际的概念:一单位自变量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用公式表示如下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②边际效用的表达式:可看出: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微分-积分关系)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曲线达最高点;当边际效用继续递减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下降趋势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即效用的增量不断递减的。⒍消费者均衡:指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消费者均衡条件: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⒎需求曲线的推导(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①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望支付的最高价格。②货币的边际效用:严格地,货币的边际效用也递减。为了分析便利,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用λ表示货币的边际效用。⒏消费者剩余(CS):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