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总结一、坚持“三个结合”,多措并举引导农民创业。1、坚持加强组织领导与加大宣传引导相结合。一方面,强化行政推动。我市高度重视创业培训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创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澄政办发[2015]38号)和《关于成立市创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和创业培训工作专家志愿团的通知》(澄政办发[2015]49号),明确了我市“五年一万”的创业培训总目标和具体实施措施,专门成立由分管为组长,市各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市创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具体负责全市创业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积极指导各镇(街道、办事处)建立相应就业创业工作机构,完善培训网络,在全市建立起以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为龙头,各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所、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主体,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培训平台。另一方面,强化宣传促动。组织开展了“创业之星评选”、“创业项目展示”、“江阴市创业论坛”等活动,激发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创业热情。2、坚持促进自主创业与鼓励就近就业相结合。一方面,鼓励农民就地创业。将扶持农民创业作为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鼓励创业者及没有成熟创业项目和创业能力的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3、坚持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创业与发展非农产业创业相结合。一方面,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创业。结合各镇、街道产业结构特点,引导农民从事花卉苗木、生态养殖、特色种植等高效规模农业,形成璜土葡萄、顾山水蜜桃、云亭草莓等中小产业链。另一方面,支持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创业。从发展无污染、无噪音、耗能少的家庭企业入手,通过户帮户、村带村,形成一批农村家庭工业特色村。二、实施“三个优化”,加强培训促进农民创业。1、优化目标管理体系。制订“五年一万”的创业培训总目标,年初,将年度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下达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将目标任务作为各镇(街道、办事处)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2、优化创业培训渠道。充分利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创业培训。一是发挥部门职能促创业培训。积极发挥劳动保障系统自身职能,利用各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专管员和各社区劳动保障就业援助员深入基层加强管理,对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农村劳动力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具备培训条件人员的数量、技能状况、创业意愿等情况,及时组织培训。二是实施专项计划促创业培训。我们会同市妇联、残联、团等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创业培训专项实施计划,并形成一致共识,实施“4个100”创业培训专项计划,即培训“百名巾帼创业人才”、“百名青年创业人才”、“百名残疾人创业人才”和“百名退伍军人创业人才”专项计划。三是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促创业培训。个体私营企业主是创业活动最频繁的一个群体,也是创业失败率比较高的一个群体。我们会同工商部门在各镇、街道新登记注册的个体私营企业主中开展创业培训宣传,组织创业培训工商联动班,提升个私业主的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3、优化创业培训优惠政策。为进一步加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化境,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加强创业培训扶持力度,将创业培训补贴提到成功创业2000元/人,进一步规范培训经费申报和审批等制度,有力促进了我市创业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三、突出“三个注重”,确保创业培训实效。1、注重培训对象。围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外出务工能人员、个体私营业主、新成长劳动力、规模种养植(殖)户5类重点施训对象,建立适合各类创业群体、涵盖不同创业层次的培训内容体系,形成激发创业冲动、创办创业实体、发展创业企业的全新培训格局。2、注重培训内容。结合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特点、农民知识文化结构、思想阅历等个体特征,通过正反案例分析、创业模拟实训等形式,让创业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组织精干力量,精心制作创业典型、创业政策宣传培训光盘,面向所有创业培训机构推广使用,增强创业培训实效。加强项目选择、资金筹集、创业选址、成功开业、政策运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扩大规模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创业农民熟悉市场、顺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创业稳定率。3、注重培训形式。全面实施创业培训进乡镇,将创业培训重心下移,让创业农民就近就地接受创业培训。开展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和个性化的创业指导,使创业培训更好地与农民创业实际紧密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带领学员到成功创业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请成功创业人士,走进教室,现身说法,传授创业经验,加强培训学员与社会的接触,开阔视野,增加胆识。完善后续跟踪服务,成立了由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卫生、城-管、经贸、银行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创业培训专家志愿团,在开展创业培训过程中,及时组织创业培训专家志愿团指导学员解决开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学员进行市场调查,完善创业计划书,不断完善创业培训学员档案,建立有效的跟踪管理制度,了解学员创业进展及经营情况,提供有效的后续扶持服务,确保了创业成功率。四、通过“三种渠道”,营造创业良好氛围。开展创业培训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我们不断注重加强创业培训宣传,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创业培训方针政策、发布培训信息,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了解创业、认识创业,增强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在全社会形成了促进创业培训的良好氛围。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总结2017-01-0718:10|#2楼为贯彻落实团中央与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帮助更多的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从2015年4月底开始,团与县农业银行合作,面向我县广大农村青年推出小额创业贷款项目,为有创业能力和创业热情的农村青年开设“绿色通道”。项目自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切实服务了一批农村创业青年。截至10月底,全县共扶持创业青年576名,发放创业贷款2272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预先制定的实施方案部署安排、开展工作,并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步步为营,以此来认真扎实的推进项目实施。一、明确工作侧重点,积极示范、引导、服务团组织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政府部门一样直接出台政策,不能像金融机构一样直接发放贷款,不能像公益性社会组织一样无偿运作,不能像市场主体一样直接参与经济行为。有限的工作力量和服务资源,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服务到所有有创业意愿的农村青年。因此,我们把工作侧重点放到了示范、引导、服务上,积极认真做好信用示范户1工作,并以点带面,以部分农村青年创业成功示范引导更多农村青年创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按照市场规律和金融政策办事,对农村青年创业“扶持不包办”,与农业银行合作“参与不干预”;坚持社会化运作,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力所能及地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帮助和服务。二、整合资源,最大限度为农村青年创业服务为了更好更快的为我县农村创业青年服务,根据县级团组织人力资源短缺的状况,我们积极调动整合各乡镇团组织的资源,并把全县43名大学生村官吸纳到小额贷款工作队伍中来。根据各乡镇经济情况,把授信额度纳入到基层团委的考核内容,作为评奖评先的.重要指标,以此来调动基层团委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农村创业青年服务。三、明确扶持对象,严把推荐关,降低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经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我们把我县创业小额贷款的主要扶持对象确定为“中间层次”的农村青年(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0岁以下、诚实守信、有志创业、具有一定生产经营经验和经济基础、无其他负债、在金融系统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村青年),因为对那些没有资金、技术、项目而空有创业愿望的“一穷二白”的农村青年来说,小额贷款似乎是“雪中送炭”,但团组织、农行、担保人各方承2担的风险都很大,创业成功率也很难保证;而对那些已经做得很大、金融机构主动与其合作的“富得流油”的农村“老板”来说,小额贷款尽管能够规避风险,但更似“锦上添花”,脱离了我们扶持青年创业的主要目的。如果创业小额贷款的主要扶持对象是“中间层次”的农村青年,则既可以降低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又可以起到创业带动就业,进而引导更多农村青年创业的作用。然而,在如何快速、准确地向农行推荐这样“中间层次”的青年这一问题上,我们遇到了困难,因为我们各级团组织对农村青年的情况不甚熟悉。对此,我们聘请了村中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为我们的推荐顾问,利用他们对青年们熟悉的优势,在推荐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摒弃他们思想中落后守旧的部分,以此来做好我们的推荐工作。四、技能培训与资金扶持相结合我们每个月都会针对农村青年和团干部召开金融知识培训会,以此来提高农村青年和团干部的素质,使他们能更好的了解和运用金融政策。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县农业局等部门联合组织、推荐农村青年参加各种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青年的创业能力,加快培训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在技能培训后,我们会及时掌握青年们的培训感受及创业意向,并对那些有创业资金需求的青年进行考核,符合条件的尽快推荐给农行,办理贷款。此举受到了广大农村青年的热烈欢迎。五、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方面选树创业典型。我们在扶持的众多农村创业青年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创业代表,剖析他们的成功轨迹,组织更多的农村青年分享其创业经验,以此形成放大效应,影响带动更多的农村创业青年。另一方面拓宽宣传渠道。一是加强沟通,我们请农行的相关负责人对乡镇团组织负责人作了创业小额贷款的专题培训,各乡镇团组织还就创业项目的审批信贷、操作流程与农行分支机构做了具体衔接;二是广泛发动,一方面横向联系,通过电视、报纸、共青团网站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政策,扩大影响面;另一方面纵向延伸,设计简明易懂的宣传海报,张贴到行政村和金融网点,形成“一横一纵”的宣传大格局。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青年的工作,我们团组织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协调各方力量,突出政策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找准定位,选准结合,上下联动,动员和引导更多的农村青年投身到创业的热潮中来。尽管小额贷款在我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求解决的问题。一是我县农村青年的创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年是最有条件成为创业型人才的群体。他们总体上文化水平较高,思维活跃,市场适应能力强,但目前我县青年群体的创业意识还不够强,即使有创业意愿,真正付诸行动的也不多。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年轻人仍然把相对稳定安逸、潜在风险小的岗位作为就业时的首选。二是我县农村青年的创业还面临不少瓶颈和障碍。例如,体制环境不完善;创业资金获取渠道有限;担保方式有待创新。要让青年人想创业,还要让他们能创业、创成业,就要建立有利于青年创业的体制和机制。因此,我们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鼓励、扶持青年创业的政策和配套措施;金融部门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通过发挥主导作用,为青年创业营造良好的法治、诚信和舆-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青年人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