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023年个人扶贫工作总结范文_学校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参考5篇】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2023年个人扶贫工作总结范文_学校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参考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个人扶贫工作总结学校扶贫工作总结【第一篇】今年以来,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扶贫和移民部门的帮助指导下,立足苏区振兴,实施罗霄山脉连片开发,紧抓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移民搬迁和“雨露计划”等主要工作内容,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为重点,上半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一步我办将紧紧围绕撤市设区后加快同城发展步伐,全面理清工作思路,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整村推进工作情况。今年,我区的贫困村整村推进继续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继续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扶持**个贫困村的通组通户水泥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月初,上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刚下达我区整村推进资金计划二2/21批,共计495万元。目前,各乡镇已完成项目申报工作,已提交**市扶贫和移民办审批。(二)产业扶贫工作情况。今年4月份,上级已下达我区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用于扶持**个贫困村及其周边连片村产业发展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止目前,我办已向**市申报产业扶贫项目43个,主要用于扶持**个贫困村及其周边连片村的油茶基地、水稻基地、甜柚基地等建设及产业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三)搬迁移民扶贫工作情况。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下,我区成功争取移民搬迁扶贫工程,争取指标共5058人,争取搬迁移民补助资金1200余万元。(四)“雨露计划”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今年,上级分配我区“雨露计划”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佳话任务为324人,资金31.59万元。其中: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计划189人,学历教育技能培训135人,截止9月底,我区已完成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45人次,占计划任务的18.89%,拨付培训资金**万元,占计划资金的8.55%。(五)建档立卡工作情况。6月底,我办已初步完成了全区贫困人口识别工作,为建档立卡工作打好了基础。7月份,我办举行了建档立卡培训班,共下发了贫困户登记表约9万张,对每户贫困户进行登记造册,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收入情况,于11月14日完成贫困户录入,全区有贫困户38565户,124147人,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3/21(一)扶贫人员少,工作经费少。我区被纳入为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以来,上级给予的项目资金日益增多,同时也使得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愈重、工作量愈大,但我办工作人员仅有8人,工作经费又十分紧缺,这对各项业务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扶贫项目申报核实、实施监督、完工验收等工作环节造成一定影响。(二)搬迁移民工作进展落后。根据省、市要求,我区今年需完成搬迁移民任务数5058人,这是一项巨大的惠民德政工程,也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区政府统筹调度,协调好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加快进度实施全区搬迁移民扶贫工程。(三)扶贫和移民项目实施落后。由于乡镇扶贫队伍不稳定,扶贫专干更换频繁,且部分乡镇对项目实施和请款程序的操作不够了解,导致我办和乡镇在各项业务工作上进度很慢,特别是在项目实施和请款环节上进度很慢。另一方面由于我区申报项目和上级批复项目存在一定时间差,大多数项目都是跨年度实施,项目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且有的项目要求在特定的地域和范围实施,使得某些项目可操作性不强或者无法实施,这也是导致项目实施落后的重要原因。个人扶贫工作总结学校扶贫工作总结【第二篇】本年度根据政府安排,六郎中学全体教师进驻黄龙沟村协助完成精准扶贫“四双帮扶”扶贫脱贫任务。入村一年来,在4/21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包村领导王超主席及第一书记王文祥的统筹协调、黄龙沟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全体教师紧紧围绕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1、入村后,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年初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摸清村上的基本情况。2、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我校教职工包联贫困户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本年度的工作思路。我们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在驻村工作队成员和村委会干部的共同配合下开展六有系统信息录入工作,认真分析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因病、因残、因灾、因学、因缺技术、因缺劳力等具体原因,根据贫困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帮扶计划,实施个性化精准扶贫。2、本年度内,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开展了“春季攻势慰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外出务工享受交通补贴政策宣传”、“三同一定”等活动。我们全体教师在陈校长为首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各种政策、涉农文件和各种农业科学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力5/21争做到自己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自觉做农村各项政策的“宣传员”,推动农村改革、稳定和发展,为农民群众解疑难、办实事的“服务队”。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全体教师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加强。实践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打开入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立志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把工作进一步做好做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个人扶贫工作总结学校扶贫工作总结【第三篇】xx年以来,我校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xxx年对口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我校人才、医疗、教育资源优势,坚持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基本要求,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确定合江县尧坝镇天堂坝村作为我校20xx-20xx年对口定点帮扶单位。针对当地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科学规划、示范引领、项目带动等多种形式,从产业发展、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智力帮扶、信息帮扶、思想意识帮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稳步发展。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对口定点扶贫工作初见成效。现将20xx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6/211、成立领导小组按照领导干部深入联系开展帮扶活动的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院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主要职能部门、二级院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挂包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挂、包、帮活动纳入学校主要工作,组织开展挂、包、帮工作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帮扶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督促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确保帮扶工作稳步实施。2、落实驻村干部学校抽派年轻有为、事业心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科级领导干部兼任村副支书驻村指导,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参与村委会日常管理事务,指导村、社开展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赋予所驻村范围内帮扶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一定权限,协助村两委抓好帮扶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负责落实帮扶规划,并在帮扶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提出项目调整、修改意见和建议。3、逗硬考核奖惩将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进行考核,逗硬奖惩。根据在工作中表现,学校在绩效工资方面给予奖惩,并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二)合理规划,狠抓落实在党政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针对当地贫困现状、自然地理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三年扶贫发展7/21规划和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由学校党政一把手亲自主持,先后三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研讨,对扶贫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制定了林下养殖、种植配套发展的经济发展措施,并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务求实效。学校挂、包、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与合江县扶贫办、尧坝镇政府、天堂坝村两委先后三次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并与致公党四川省委、泸州老窖有限公司、合江县党政共同召开帮扶工作多方协作会议,交流帮扶经验,及时解决扶贫工作实际问题。建立定期联系、督查制度,党委书记、副书记亲自率队,分别于20xx年11月13日、20xx年1月30日、4月11日、5月3日、5月31日、7月23日、11月8日进村走访、考察,协调帮扶工作,确保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1、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财政扶贫资金,整合相关部门的资金投入,全面规划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在合江县党政、尧坝镇党政及天堂坝村两委共同努力下,现已筹措国家扶贫项目资金180余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30万元、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经费7万元。建成通往该村第一条水泥路(5.1km),启动了贯通天堂坝村跨境乡道建设。改造中低产田80余亩,配置微耕机械,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增产增收。学校划拨10万元专项资金,协助开展村级经济、社事、医疗、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另划拨6万余元专项资金,开展了养殖场地生产便道维修,降低生产运输费用,减轻群众生产、生活成本负担。8/212、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积极开展智力扶贫从思想意识、经营理念着手,引导村民彻底摈弃小农意识。通过统一组织和管理,有效利用各类劳动力。学校出资购置竹笋、家禽加工和包装设备,树立优质品牌,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探索种植、养殖合作经营模式,成立竹业合作社、家禽养殖合作社,促进家庭间优势互补,转变单打独斗的竹业经营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组织畜牧学专家、生药学专家、农业学专家实地考察,积极探索经济作物种植。先后组织村民参观江津区永兴镇百合种植基地、赤水市石斛种植基地、合江县石龙乡优质香猪养殖场、合江县法王寺镇土鸡养殖场,实地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用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武装头脑,引导村民从保守、封闭、畏难的思想障碍中解放出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发挥示范效应,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学校计划每年筹集数十万元扶贫经费(本年度已投入26.5万元),扶植优势产业发展,精心培育规模化竹产业和林下养殖、种植产业,发挥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现已投入养殖场地建设和奖补经费5.1万元,建成生态土鸡养殖场地近百亩,发展家禽示范养殖专业大户9家,养殖土鸡4000余只;优质山羊养殖专业户1家,养殖黑山羊70余只。学校出资2万余元,引进优质百合种苗600余公斤,发展百合种植示范户20家。通过示范项目的引领,推进帮扶村优势产业链的建设,整体提升全体村民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9/21力。4、提升村民信息化素养,开展信息扶贫学校出资购买高配置电脑、开通无线网络等现代农业发展必备的信息化条件,充分利用通信网络,畅通新型林业、竹业科技信息,提升信息化素养,拓宽致富信息渠道,实现信息扶贫。通过组织科技文化技术交流,推广科技知识,缩短致富信息差距,促进城乡信息共享,为当地群众开通了脱贫致富信息通道。促进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模式、先进信息技术的城乡交融,从思想观念、科技文化等方面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市经济向城郊结合的山区流通,带动林区全面发展。5、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分类疏导,为村民出谋划策,使村民了解劳动权益保障相关政策和运用技巧,培训基本的外出适应能力。发挥村委会的凝聚作用,疏通邻里关系,倡导团结互助,帮助村民共享高收益的务工信息,促进剩余劳动力综合利用,提高务工收益。(三)广泛动员、结对帮户把党员、干部联系基层、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与挂包帮工作结合起来,将帮扶项目建设任务以二级党委(总支)为单位进行分解,明确帮扶责任、帮扶内容和帮扶措施,按进度执行帮扶项目,不脱贫不脱钩。广泛发动全体教职员工,主动购买帮扶产业的产品,并自觉成为帮扶产业的推销员,消除村民发展顾虑,提振村民信心。先后三次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捐助种植、养殖技术资料、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慰问困难群众和留守儿10/21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