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暑期研讨班(2010年8月13日北师大)科学研究贵在创新陆俭明北京大学什么叫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简言之就是以“已知”求“未知”“已知”,指前人的研究成果——既包括本学科国内外前辈和时贤的研究成果,也包括别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如何获得“已知”?要做两件事:一件是继承一件是借鉴继承,是就学习、了解本学科本国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并吸取其精华而言的。借鉴,是就学习、了解本学科外国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吸取其精华而言的。为什么还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这是由不同学科之间日益互相渗透、互相吸收所决定的。“继往开来”里的“继往”,就是:继承+借鉴“开来”就是要进行探索进行创造性研究以逐步揭开研究对象一个个未知之谜继往开来,周而复始这是科学发展的轨迹科学上一个正确结论的获得或一项新的发现,表面看是某位学者或某些学者智慧与勤劳工作的结果,事实上在这一研究成就里凝聚了好几代人各种派别研究者的研究心血,当然,更有研究者的创新之举。没有先驱者的经验与教训,没有当今研究者的努力与创新之举,不可能有今日研究者的科学成就。怎么探索?怎么创新?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善于发现问题第二件事,努力挖掘事实第三件事,加强理论思考先说第一件事——善于发现问题——以往对研究能力的看法:是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首先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上能获得成果的起点,而且也可以说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补充、扩展、深化。如何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是注意从书本上去发现问题,这里说的“书本”包括专著和论文。二是注意从实际语言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先说注意从书本上去发现问题这里涉及如何读书的问题读书很重要,只有不断读书,才能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包括科技文化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只有不断读书,知识才能不断积累,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才能不断更新。读书可以分为泛读和精读两种情况关于泛读阅读面,可以宽一些;主要是浏览,扩大知识面。不是一定要记住,大略知道某些内容可以在哪里查找,就行了。泛读,不要用整段的时间,要用零碎时间。要养成利用零碎的时间翻阅书报的习惯。泛读也得作些笔记,得有个备忘录。关于精读精读,是指阅读跟自己专业、跟自己工作、跟自己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论著;是指要认真、细致、深入地阅读,而不是一般翻翻浏览一下。精读要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了解内容,即了解自己不曾知道的新知识。这是读书最起码的要求。第二个目的是,从论著中吸取营养,并努力把论著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头脑里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之所以能不断增长就在于能“转化”转化≠不等于认同第三个目的是发现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包含:要求回答、解释的问题=question;需进一步解决的矛盾、疑难=problem;论著的重要、关键之点=key;论著存在的毛病、失误=wrong,flaw,slipup。发现问题,这是读书的最高要求。但对一个研究者来说,必须这样要求。我们对学生也必须提醒和帮助他们注意达到这个目的。实现“转化”和发现问题的关键一是要勤于思考,要不断思索“为什么”、“怎么样”、“行不行”、“这样合适吗”、“是否有例外”等问题。二是不要盲从,更不要迷信。勤于思考和不盲从,这是一张纸的正反两个面。不盲从的人,一定是勤于思考的人;勤于思考的人,就不容易犯盲从的毛病。(马真2006)在做学问上,不虚心听取前人的意见,不很好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我们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或者对一些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一味地盲从,甚至到了一个迷信的地步,这也是不对的。(马真2006)为什么不要迷信和盲从?一个学者会受到多方面限制:一、受时代科学水平的局限二、受自身研究目的的影响三、思考不周和难免的疏漏受自身研究目的的影响【实例】(朱德熙1956)热粥:热的粥热馒头:热的馒头脏水:脏的水*热肉:热的肉*热烤鸭:热的烤鸭*脏糖:脏的糖朱德熙先生当初用“选择性”来解释。张敏(1998)用“象似性”来解释。思考不周和疏漏【实例】(王士元2006)对“鸡不吃了”歧义的解释以往的解释:移位、省略所致。鸡A不吃白菜了张三不吃鸡P了白菜鸡A不吃了鸡P张三不吃了鸡A不吃了张三不吃了白菜不吃了鸡P不吃了王士元先生的新解释取决于“鸡”的意义“鸡”有二义:(1)指某种家禽。(2)指这种家禽的肉。因此“鸡不吃了”会有歧义“狗/羊/牛”只能指这种动物本身不能指这种动物的肉因此“狗/羊/牛不吃了”不会有歧义王士元先生意见有可取之处有疏漏之处事实上“羊/牛不吃了”照样可以有歧义事实上在“NP+不V+了”里只要NP与V之间既可能有“施-动”关系又可能有“受-动”关系就可能有歧义【实例三】“送张三一本书”的分析原先:VPVNP1NP2送张三一本书【实例三】乔姆斯基(Chomsky1981)(1981)VPV’NP2VNP1送张三一本书总之对书本上的东西对学者专家的东西既要尊重又不要盲从与迷信都要用自己脑子去思考这样就容易从书本上去发现问题就使自己找到研究的起点我的处女作《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中国语文》1958年10月号)就是从书本上发现问题而引发思考和写作的我的《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也是从书本上发现问题而引发的思考、写作的我的《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中国语文》1984年第5期)也是从书本上发现问题而引发的思考、写作的再说注意从语言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的牛顿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而研究成功的。《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1980年第1期)就来自语言生活“到哪儿下,您?”《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中国语言学报》1985年总第2期)也来自语言生活《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来自外国学生的病例《英汉回答是非问句的认知差异》(《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来自外国学生的偏误从语言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有心用心发现问题之后,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要靠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语言事实的挖掘自觉的理论思考这是科学研究得以创新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科学研究得以创新的前提而这二者往往是互为因果的不妨先从对语言事实的挖掘说起首先要去除语言事实“挖掘得差不多了”这一糊涂想法其次要注意:事实有真伪之分太阳绕着地球转——伪事实地求饶着太阳转——真事实语言事实是否也有真伪之分?后面再回答!这里先要指出语言事实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语言事实关于量词“位”的用法据此提出应答协调一致性原则隐性语言事实a.十个人吃不了一锅饭b.一锅饭吃不了十个人据此提出a.词语之间语义关系的多重性b.“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由此可见语言事实的挖掘与自觉的理论思考是互为因果、互动的关于自觉的理论思考还要说四点意见第一点意见首先要有理论意识为什么?学术上的创新点,常常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闪光思想,如不把它抓住,不将它固定下来,可能就失去了;抓住了,固定下来形成观念和想法,进而升华为理论,就可能形成创新点。缺乏理论意识那些“稍纵即逝的闪光思想”就抓不住,就失去了!缺乏理论意识让我们吃了大亏!目前语法研究中的许多理论方法,就其基本观念来说,在我国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汉语语法论著里就已经有了,有的甚至已经说得很具体。遗憾的是由于理论意识薄弱,都没能升华,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并推向世界。结果,许多理论方法的“发明权”都让给了后来的外国学者。第二点意见在理论方法上必须坚持多元论为什么?必须认识到,语言现象是极端复杂的,而我们现在只是看到了它冰山的一角。一种新的理论方法的出现和运用,可以解决已有的理论方法所没法解决的某一个或某些问题,可以解释已有的理论方法所没法解释的某一个或某些方面的现象。但是它也只能解决某一个或某些问题,只能解释某一个或某些方面的现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解释所有的现象。不可能包打天下!这也就是每种理论方法的局限之处。已有的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局限,促使新的分析理论方法的诞生和运用。新的分析理论方法的诞生意味着研究的深入与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摒弃原有的理论方法。新老分析理论与方法,彼此实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第三点意见要正确对待国外的语言学理论自乔姆斯基(N.Chomsky)提出生成语法学理论以来,这半个多世纪国际上语言学的发展极为迅速,形成了形式、功能、认知等不同学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可喜现象,互相碰撞的结果,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层出不穷,极大地推进了语言研究。现在无论形式、功能、认知的语言学理论并不只是从印欧语总结归纳出来的;也并不都是从有形态语言总结、归纳出来的。再说,现在普遍承认人类语言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各家各派都将探索人类语言共性,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任务。只是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期望值各有所不同这决定我们对当前国外理论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这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的汉语研究会发展得快些,好些。遗憾的是目前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对国外各种各样的语言学理论方法在没有深入学习、了解,没有真正看懂、吃透的情况下,随意引用,表面追随,造成某些贴标签的不良风气。一是对国外各种各样的语言学理论方法在没有深入学习、了解,没有真正看懂、吃透的情况下,持一种轻视甚至贬斥的态度,呈现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两种偏向都不利于汉语研究的学术发展。第四点意见要重视假设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归纳和假设都需要。在当前假设的观念普遍薄弱的情况下,提倡假设可能是更需要的。在科学领域内,无论过去和现在,许多重要的突破都离不开科学的假设。牛顿对苹果落地的观察和思考实际上是伽利略关于力的假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而提出了引起物理学革命的“万有引力”的牛顿定律。汉语音韵学里的“零声母”假设,语音学里“音位”的假设,在语音研究中,在汉语语音研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乔姆斯基(N.Chomsky)的三项假设:第一,人的头脑里天生有一个语言机制;第二,人类语言具有一致的普遍性的语言规则(也称“普遍原则”);第三,这种人类语言的普遍性规则是高度概括、非常简明的。这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推动了语言的研究。爱因斯坦说:“科学的创造性工作的重要特色是,先有理论预言某些论据,然后由实验来确认它。”我国研究四维力学的著名科学家刘岳松教授也指出:“奇迹往往从幻境中诞生,世界上哪一项伟大的发明,一开始不都是一幅奇景?”(L.岳松2001,司富珍2006)已有的结论或看法,都只能说是一种假设性的结论或看法;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其中有的将会被证明可以确认为定论,而大多说的结论或看法,将会被修正,甚至被完全放弃。“继承,借鉴,怀疑,假设,探索,求证,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这可以说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语言研究,包括汉语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成果,是否属于创新性成果,特别是理论、方法方面,是否属于创新性理论、方法,得根据什么?我想主要得看,那理论方法在解释语言现象上,在解决语言问题上,其深度和广度是否能超越已有的理论方法。当然对创新成果不能求全责备最后还要说一点在研究中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要慎而又慎!!!谢谢大家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衷心祝大家学业有成如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