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换届工作体会范例【实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村“两委”换届工作体会范例【实用4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村“两委”换届工作体会范例【实用4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村“两委”换届工作体会【第一篇】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在乡选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村第九届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精心安排组织,严格法定程序,依法操作,目前,我村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面结束,依法产生了村委会成员,圆满完成了我村第九届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任务。现将我村换届选举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我村现有村民1052人,11个村民小组,通过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产生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3名,其中女性2名。村干部都进行了兼职,为山东村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主要做法(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村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委员会,负责村换届选举具体工作,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按要求、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了工作的开展。认真做好村选举委员会推选,选民登记,选举日的确定,提名候选人,确定候选人,竞争演说,投票选举,村民代表推选,组长的推选,并张贴公布公告。(二)注重宣传、依法推进。为确保村“村委”换届选举的圆满成功,在乡统一指导下进行换届选举工作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市委和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通过我们充分利用党员会、代表会、板报、标语等为载体,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发动,宣传村“村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政策,从而有利于党员、群众在整个选举过程中进行监督,使全体干部在实施选举的各个环节能够严格程序,依法办事。通过宣传发动,使95%的选民都知道要搞换届选举,并自觉投入到选民登记活动中。村党组织在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进行操作、不准变通、不准简化程序。村委会的选举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市、乡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等进行操作,尤其在选民登记、选民资格的确认、法定时限、参选人数等方面严格把关。在整个换届中,要求党员作风正派,干部纪律严明,能够依法办事,坚决反对和杜绝发生欺骗、利诱、恐吓、贿选、利用宗族派性和邪恶势力干扰、破坏选举工作等现象。同时要求登记员必须深入农户逐户查访、核准登记,坚决做到不重登、不漏登、不误登。通过登记员10多天的艰辛努力,不分白天黑夜的劳动,终于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了选民登记工作。(三)严格程序,依法选举。在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每一阶段都严格程序,严格操作,严格把关。始终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每一环节严把质量关,如选民登记做到不重、不漏、不错;严把候选人的资格审查关、以及投票选举关等等。认真做好每一阶段选举前的准备工作。为了选举工作规范有序,由乡选举办公室统一印制了村民直接提名票、选民登记表、选民证、候选人提名表、委托投票证、选票等。选举工作的筹备情况,会场布置等。在选举时,我们采取了村设立主会场和四个投票站,每个投票站都设秘密填写处,代写处不设流动票箱的形式进行投票,确保选举工作依法进行。在提名候选人和正式选举时,乡党委都组织工作人员到村指导、帮助、协调、监督,有效推动了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严格程序,依法选举,工作细致、扎实,没出现一起因工作违法引起的上访,在整个选举中形势比较稳定。(四)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及时请示,保证工作不走样。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选举是能够体现选民的意志。选出的村委会成员是代表绝大多数选民利益的,也是能够较好地完成乡党委、政府交给的任务。为了确保选举一次成功,村选举委员会进行正面引导,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选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投出有价值的一票。在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村党组织的作用很大,立场非常关键,平时大家在一起工作,难免有分歧,如果把分歧带到选举中,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我们注意把握苗头倾向,切实做好党员思想工作,顾全大局,搞好团结。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正面引导,选举工作渡过一道道难关,顺利向前推进,选出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村委会班子,取得了乡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认可。三、几点体会(一)党委、政府的重视是搞好选举的关键。一是党委、政府统筹兼顾,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乡党委多次召开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党委主要领导经常到我村督促,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二是分工干部认真负责,保证了我村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此次我村委会换届选举之所以成功,与乡换届指导小组周密布署、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二)党员的坚强党性,是搞好选举的前提。在选举中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山东村全体党员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为山东村的将来负责,高度支持村换届选举工作,可以这样说,通过这次换届选举,检验了我村党组织,也检验了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三)群众的参与支持,是搞好选举的基础。换届选举的过程,也是推进我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广大群众的过程。在选举过程中,我们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深入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选举法》,让群众明白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及原则等内容,从而使群众能够依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广泛参与选举,这是成功的基础。(四)依法办事是搞好选举的保证。一是根据实际,确定了选举方案。在选民的界定问题上,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二是在每一个阶段工作上、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严格程序、严格操作。三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在这次选举中,我们充分尊重了群众的意愿,依法保障选民的民主权利,为了山东村的将来,为了山东村的群众,投上了庄严的一票。目前,我村换届选举工作已圆满结束,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好建章立制、新老班子的交接工作和村委会工作的分工,推选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和组长,对村班子成员开一次会,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投入工作,为加快推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村“两委”换届工作体会【第二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镇实现了“两个百分之百”的目标,既百分之百一次选举成功、百分之百实现交叉任职,整体上换出了一个好班子、强班子、硬班子。作为一名乡镇党委组织委员,个人有幸全程参与了全镇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从中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从个人角度,将参与此项工作的感受、感想、感悟,形成文字,与读者分享。公与私的较量,在矛盾中坚守换届选举,说到底是让一些人退下来,把一些人推上去。不可否认的是,受方方面面、形形色色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推进这项工作中会受到一些错误思维的影响。如何克服这些错误思维的影响,是成功实现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一、惰性思维的制约。县里在安排部署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时,对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年龄、学历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此次换届选举人员调整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力度更大。但这些要求,都是原则性的、指导性的,不是约束性目标,而是鼓励性目标。在具体执行中,也可以自我减压、降格以求。这样,免得到时候选举出了岔子,自己要挨板子。但这次我们镇从“两委”班子退下来的人员达到17人的结果证明,我们的换届选举工作不是为了换届而换届,而是为了发展而换届,没有“投简单”、没有“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其二、惯性思维的束缚。以往村“两委”班子换届,在考虑干部的使用时,只要一个人没有“硬伤”,一般都是让其一届接着一届干,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但应该说,我们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打破了这种传统格局。例如,我们镇部分妇女计生委员电脑不会用、车子不会骑,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但她们年龄不算大,一般都在50岁上下。按理说,让她们再干一届,也无可厚非。但我们最终还是打破了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格局,将这7名妇女计生委员全部进行了调整。其三、感性思维的羁绊。刚才在前面提到,换届选举,说到底是让一些人退下来,把一些人推上去。而让一些人退下来,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甚至是思想的煎熬。现在的农村干部,切实不好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作为最基层的干部,他们承受的压力最大,但享受的待遇最低。有时候,让他们退下来,自己于心不忍、备受煎熬。我们镇这次退下来的老书记有3个,一个62岁,一个60岁,一个59岁。无论是讲工作能力也好,还是讲党性修养也罢,他们比我这个党委组织委员还强。但从农村发展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的角度,最终我们还是理性战胜了感性,坚持了“年老的下、年轻的上”的用人导向。记得,在后来为退下来的村“两委”干部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个人曾说,“对于退下来的干部,我于私有愧,于公无愧。”或许,这是对个人彼时心境的一种真实写照吧!本与末的评判,在固本中前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镇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从表面上看,要归功于换届期间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从实质上讲,还是要归功于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在个人看来,主要是有“三关”。首先、干部考察关。干部考察是换届选举的前奏。记得8月31看到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文件,要求9月20日之前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10月20日之前完成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当时的感觉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慌了阵脚、乱了方寸、迷了方向。从工作摆布上,我们注重夯实干部考察这项基础性工作,按照“先考察、后换届”的顺序,成立由纪委书记和我为组长的两个考察专班,花费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干部考察工作,拿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人事安排方案,为下一步的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关于干部考察,个人的切身感受是这项工作最好由党委组织委员亲力亲为,切忌时间一紧就让换届指导组代替组织委员来考察干部,这就容易造成干部考察不准确、不系统、不科学,给换届选举带来不利影响。其次、干部退出关。把新干部推上去,必须要有老干部退下来。而让老干部退下来,必须建立一定的正常退出机制,让其消除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从老有所养的角度讲,这得益于我县出台的《远安县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统一为在职的村“两委”干部购买了养老保险,让村干部退下来后有一定的收入保障和经济来源。从老有所为的角度讲,现在的农村干部,他们操劳了一辈子,一般都是闲不住的人。让他们退下来的前提,要让他们闲不下来。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创新,主要是通过将老干部安排到村里的一些协会、理事会担任一定的职务、从事一定的工作,这样既消除了他们退下来的忧虑,又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最后、干部培养关。新上的农村干部,必须是党员认可、群众认同的干部。而党员认可、群众认同的前提,必须是其党性要强、素质要高、作风要硬。这样,新人才能推得上去、选得出来。近些年,我们历届党委、政府注重农村干部的培养,基本建立了把农村优秀青年培养成农村后备干部、把农村后备干部培养成农村“两委”干部的“双培”机制,为农村干部储备了新生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在农村后备干部的培养上,我们积极响应全县“百村后备”工程,在为16个村选拔配备17名后备干部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后续培养,着力创新培养方式,重点是通过让其参与村委会班子分工、分批安排到政府跟班学习两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后备干部的履职能力。刚与柔的结合,在探索中创新村“两委”换届选举,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和程序性都很强的工作。将党委意图转化为党员、群众意愿,必须坚持原则、严格程序,不授人以柄、留下后患。但在具体执行中,也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以个人经历来看,此次换届选举之所以顺利进行,主要还是得益于抓住了“人”这个最主要的.因素。第一、抓住了指导组。党委组织委员是村“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