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学公共选择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公共选择理论附录22公共选择理论在财政学中的地位在公共产品的有效配置问题中,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公共部门的决策如果出现重大失误,必将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严重破坏,这种破坏将是全局性的、致命的。如果公共部门的决策出现低效率,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将出现低效率。政府干预市场,如何才能成功?财政介入市场,如何才能是有效的?这就为公共决策的经济学面临重大的挑战。公共产品理论旨在说明一个理想的政府机制应该是怎样的。属于规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财政理论体系中解释客观财政现实究竟如何确定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为何是这样确定的理论。揭示国家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政策生成及执行的实际经历过程,属于实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财政学中的两大主流理论,是财政理论体系中的两大支柱。3主要内容一、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一)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论(二)公共选择研究方法论(三)公共选择下的财政决策二、公共选择的制度、机制和规则(一)公共选择的制度(二)公共选择的机制(三)公共选择的规则与方式(四)公共选择的规律(五)公共选择面临的问题三、财政决策主体行为(一)选民行为(二)政治家与政党行为(三)官僚行为(四)利益集团行为(五)寻租4一、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与很多人利益相关的集体选择。公共产品具备社会全体共同消费的特点,但是社会中的个体的偏好是不同的,必须通过一种机制把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集体偏好,才能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是对公共产品供给集体选择的确定。公共产品供给集体选择的确定,有民主表决的方式;也有行政部门决定的方式。前者称为公共选择的财政决策;后者称为行政部门的财政决策。这一讲,研究的是前者。5(一)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论1公共选择就是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行动的过程。2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专门研究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论,它是对政府决策过程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因此,公共选择论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即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缪勒1999P4)。私人产品需求的决定是消费者以货币为选票分散选择的过程;公共产品需求的决定是纳税者以政治选票共同选择的过程,即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6•产生时间:公共选择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和政治学交叉研究的成功典范,它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产生世界性影响。•产生背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对经济滞涨的反思中,公共选择理论因对政府干预中的政府失灵的独到分析而脱颖而出,并最终被主流所承认。•代表人物:对公共选择理论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先驱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肯尼思·阿罗;典型代表人物为美国经济学家1986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詹姆斯·M·布坎南7经济学永恒的主题:选择•私人选择•公共选择公共选择,又称集体选择。公共选择论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种理论。布坎南(JamesM.Buchanan,1919-)1986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8(二)公共选择研究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人的经济学和交易政治学”三要素构成公共选择论理论的体系。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特征公共选择理论采取了基于“谋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人的逻辑演绎方法,其逻辑起点就是经济人假设。它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这两个基本的人类行为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的公共选择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供给的决定表达意愿,如何达到政治均衡。9•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是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效用分析等)来研究政治问题。它的理论建立在三个前提假设之上:(1)“经济人”假设。(2)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3)交易政治学。10“经济人”假设•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能够清楚的把握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认清自己预期收益和成本,他的目标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把这个市场分析的假设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政治方面。“如果每个人在市场中都作为理性自利者行为这一点为真,那么推论就应当是,他们在别的非市场行为背景下,也将采取类似的行为。”经济人假设一方面保证了人类行为分析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使对各种不同的制度进行效率分析提供了可能。•公共选择理论以个人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以集团或组织为单位。认为公众利益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汇总,国家和政府并没有什么独立与个人之外的特殊利益,它的利益与偏好必须是个人利益与偏好的集中反映。他们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连同“经济人”的假设延展到政治决策领域,认为政治家、官僚或国家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也是一种“经济人”,他们同样是个人私利的追求者,而不是什么超凡至圣的集体利益的化身,他们并不自动追求公共利益。11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传统的政治学一般都是采用集体主义的研究方法,认为国家集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独立于个人利益之外的整体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不能把国家集体看成是天然理性的“神造物”,他们不过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每个理性的个人根据“成本收益分析”决定自己的行为模式,不同个人的行为相互整合决定了集体行为。是从个人行为推导出集体行为而不是恰恰相反。•“对于任何一种真正的民主理论来讲,第一个也即最关键的条件是必须把价值源泉归于个人。这样政治就成为不同的个人自由表达偏好相互交易的场所。”12交易政治学认为政治上的民主决策同市场决策一样,是一种自愿的交易。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共产品类似于市场上的商品,政府工作人员类似于市场上的生产者、厂商,社会公众类似于市场上的消费者。公共选择理论特别强调自由,相互交易与合作的自由等。国家的作用就是通过规则的制定与实施来保证人们的这种自由。这样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目的就发生了变化,人们是由于改善自身的效用才参加政治活动,而不是出于无私的道德;另一方面,政治活动被看成是自愿合作的,国家是政治活动者进行交易的场所。13公共选择论研究的方法论公共选择学科所使用的经济学方法:(1)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2)经济人行为的理性原则(3)政治具有交换过程的特点这是布坎南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致辞的主要内容。这三个要素被称为研究政治问题的公共选择方法或公共选择思路。14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政治均衡-和经济市场一样,政治市场也存在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政治市场的需求方•投票者(纳税人)•特殊利益集团-政治市场的供给方•政治家•官员-政治均衡•指在一定的规则下,全体成员就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供应什么、供应多少、供应多大范围)及相应税收的分摊达成协议。15(三)公共选择下财政决策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1、偏好显示问题;2、偏好加总问题。-偏好显示问题:集体成员对公共产品有何评价?投票机制是公共选择偏好的最基本表达机制。但是,人们未必真实反映其偏好。•不愿参与选举活动;•隐瞒或者从低申报自己的偏好;•策略性投票•偏好强度差别-偏好加总问题:不同的观点如何权衡,形成最后的决定?加总方法•习俗•独裁•投票:现代民主社会中的主要方法公共选择的偏好加总机制取决于投票规则,其中简单多数票规则是最常用、最常见的偏好加总规则。16选民显示公共产品偏好的途经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1)投票方式:发言、进退、投选票、反叛。(2)为何投票?由投票的净收益所决定。当净收益>成本时,选民选择投票;当净收益<成本时,选民选择弃权(3)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取决于投票预期收益与为此所承担的税收份额的比较当投票的预期收益>所承担的税收份额时,投赞成票,反之,投反对票。17偏好显示不真实的原因(1)参与者可以投票但未必是决策者(2)决策损益由集团内部的成员承担;(3)被迫纳税,被迫消费公共产品。18公共产品偏好的显示经济市场政治市场供给者厂商政治家、官僚需求者消费者选民、利益集团交易对象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交易媒介货币投票政治选票交易规则等价交换政治选举消费者成本与收益对应程度消费者付费与收益对应选民税负与收益未必对应强制程度遵循自愿原则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经济市场VS政治市场19政治市场上参与者的行为投票者:设法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满足程度同时税收负担又最小的方案。投票者的行为是理性的(选择收益超过成本的方案),又是无知的(对备选方案缺乏信息)。政治家:处于政治权力顶峰地位的人,如总统、议长等。有的追求某种政治信念;有的追求权势与声誉;还有的追求金钱。官员:由政治家任命的,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薪水、津贴、声誉、任免权和晋升机会等。20二、公共选择的制度、机制和规则(一)公共选择的制度现代国家的公共选择制度概括起来讲就是建立在代议制、普选制和政党制基础上的政治民主制。“人民全体有主权,就是民主”。——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民主政治最基本的政治信仰是以人民为本位,政府是人民所组织,国家为人民而存在•民主政治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直接民主政治”;另一种是“代议制民主政治”•政党政治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副产物,也是伴隨民主政治发达而产生的現象21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代议制民主思想的一些基本要素是在中世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孕育形成的。荷兰:斯宾诺莎“天赋人权”英国:洛克“权力分立”法国:卢梭“主权在民”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22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共同体是政治权力的最终来源;主权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由议会产生,直接对议会负责。王权源于人民权力的转让,但人民仍保留着对它的所有权和终极控制权;每一个人都作主,是民主;一个人作主,是封建专制。公共权力的使用应以社会共同体的同意为基础,“关涉大家的事需得到大家的同意”应成为立法、建立政府及其他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民主不仅包括决策的民主,又包括利益的民主。民主包括知道情况权力、发表意见权力、决策权力、工作权力、利益分配权力由各等级或社会团体选派的代表组成的机构能够行使共同体的政治权力,特别是立法权和征税权。23(二)公共选择的机制现代国家的公共选择机制是一个建立在政治市场基础上、通过复杂的政治交易来实现政治均衡的集体决策运行体系。1政治市场。政治市场是由选民(投票者)、政治家(政党)、官僚以及特殊利益集团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政治交易结构。2政治交易。政治交易是以选票交换公共服务。3政治均衡。政治均衡是指选民、政治家和官员的选择达到一致的政治稳定状态,它是政治市场供求双方力量与利益平衡的结果。此时,个人从政治交换中已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或公共选择规则不允许其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大家就形成了集体的偏好,并同意遵守集体达成的协议。4政治失效。政治失效是政治市场机制运行背离社会效率的表现,指政治选择的结果偏离了政治可能效用界线,从而没有实现最优的社会福利,选民也并未获得净利益的最大化。正是政治失衡的存在,才使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4(三)公共选择的规则与方式1公共选择的规则(1)一致同意规则(一票否决制)(2)多数裁定规则(有三种形式)一是简单多数规则,需要1/2以上的赞成票。二是超多数规则,需要2/3、3/4、4/5、9/10等等以上的赞成票。三是计点投票规则,需要每位投票人按照一定规则给备选议案计点打分,获得“点”数最多的备选议案将成为获胜议案。2公共选择的方式(1)“直接民主制”(2)“代议民主制”简称“代议制”。因此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2526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直接民主制:指选民或投票人自己直接进行投票,参与政治决策或集体决策的最终选择的一种公共选择方式。•代议民主制:简称“代议制”,指选民或投票人并不直接对集体决策进行表决,而是选举出少数代表,由这些代表来决定所需采取的集体行动的一种公共选择方式。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直接民主的两种规则(1)•一致性规则:所有党派必须就某一政策达成一致。•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1)是帕累托改善的选择(2)是参与者平等的选择(3)能够避免“搭便车”行为(4)交易成本高27直接民主制:全体一致性规则全体一致规则是指,

1 / 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