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量之寻求帮助参考资料:1.关于人际支持圈的部分思路参考自:我的世界,有你真好——危机中的人际支持,孙少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年第9期.2.依赖型求助和自主型求助的分类参考自:求助行为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探究,何静雯,价值工程.3.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视角来自:网络微课《疫情下的心理调节,随时随地安顿身心》,赵静波,腾讯医典医学团队.4.关于求助疑虑的思路受启发于:微信推文《你过得很糟糕,是因为从来不求助别人》,谢小迪原创,来自公众号“樊登读书”。沥青下面长出来的植物生命总能找到出口弹壳中萌发的小菊在人行道上穿行的树根我我们的资源内部资源:健康的身体坚定的信念人格品质以前的成功经验……学习、阅读、交流、经历……外部资源: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与人为善、互相帮助……小A同学你有没有这样的顾虑呢?这对你有怎样的影响呢?猜一猜:哪一组感受到更明显的幸福?我是有价值的;我是被需要的;我是值得信任的。求助是在传递一份信任。A组B组人们获得帮助的可能性比我们以为的要更高。小B同学我自己都搞不定,没人能帮得了我!小贴士(1)倾听和陪伴也是一种帮助;(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有时候,我们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老师、心理医生)。小C同学做个能干的人三只猴子摘香蕉妥协型猴子依赖型猴子成长型猴子你更多的时候用的是哪种策略呢?谢谢聆听~愿同学们在困境中拥有寻求帮助的勇气和力量。《生命力量之寻求帮助》被困住的小猴•两只小猴在森林里跳跃玩耍,不小心被一棵大树压在了地上,无法脱身。•第一只猴子(绝望型):竭尽全力努力挣脱,无果,感到绝望、沮丧,“天哪,这棵树太重了,我太虚弱了,看起来要下雨了,天快要黑了,没有谁可以帮我,我完了……”•第二只猴子(求助型):努力挣脱一阵之后,意识到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摆脱困境,环顾四周,看到天空中飞着几只小鸟:“小鸟小鸟,我被大树困住了,你能想办法帮帮我吗?”小鸟在大树上转了几圈,想了想,飞走了,过了一会,猴子听到了大象走近的声音,原来小鸟去搬救兵了,大象用它有力的长鼻子挪开了大树,小猴得以摆脱困境。生命力量之寻求帮助【授课对象】七年级【设计理念】人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寻求帮助的常见心理顾虑。【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认识到求助的重要意义,打消求助的心理顾虑。2.技能目标: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更积极的寻求帮助。3.情绪情感目标:感受到身边拥有丰富的支持和资源,获得一份安全感。【教学重点】帮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外部资源可以通过成长型的心态转化为内部资源。【学情分析】在平常的教学和咨询中发现,有的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却鲜少主动寻求帮助,对向他人寻求帮助有许多的顾虑。本次课选了三个常见的顾虑开展工作,帮助同学们更合理的看待求助这件事,减轻求助时的心理负担。【教学过程】一、生命不可忽视的力量通过植物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依然迸发出生命力量的图片,引出生命的顽强,和生命所具有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二、认识我们所拥有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1.内部资源:如健康的身体、坚定的信念、人格品质、以前的成功经验等,内部资源通常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丰盈,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阅读、交流、经历等方式不断丰盈我们的内部资源;2.外部资源:如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等,外部资源可能变多也可能变少,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为善、互相帮助等方式不断丰盈我们的外部资源。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的内部资源能支持到我们解决,也有时候我们当下的内部资源暂时无法帮助我们应对,这时候我们可以寻求外部资源的帮助。所以寻求帮助也是一种生命力量。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有些疑虑。三、针对求助的疑虑进行讨论和答疑1.小A同学:担心被拒绝,感到不好意思教师分享两个心理学研究结果:研究一发现助人组比利己组幸福感更强,通过认识到助人组在这过程中体验到的价值感和被信任的感觉,引导学生重新看待求助这种行为,求助其实是在传递一份信任;研究二发现人们常常低估了获得帮助的可能性,进一步鼓励小A同学需要的时候更勇敢的寻求帮助。2.小B同学:觉得别人帮不到自己教师分享一个关于倾听和陪伴也帮助到朋友的小视频,分享三个小贴士:(1)倾听和陪伴也是一种帮助;(2)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有时候需要专业的帮助(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3.小C同学:担心求助会养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习惯,不利于自身的成长。教师分享:三只猴子摘香蕉的故事,引出妥协型猴子、依赖型猴子、成长型猴子。是对待求助的三种不同的态度,三者都有一定适应性,一般来说成长型的心态更有助于能力和技能的提升。四、结语愿同学们在困境中拥有寻求帮助的勇气和力量。【参考资料】1.关于人际支持圈的部分思路参考自:我的世界,有你真好——危机中的人际支持,孙少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年第9期.2.依赖型求助和自主型求助的分类参考自:求助行为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探究,何静雯,价值工程.3.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视角来自:网络微课《疫情下的心理调节,随时随地安顿身心》,赵静波,腾讯医典医学团队.4.关于求助疑虑的思路受启发于:微信推文《你过得很糟糕,是因为从来不求助别人》,谢小迪原创,来自公众号“樊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