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梁朋一、财政和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对宏观经济的作用三、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财政乃“庶政之母”--亚当·斯密财赋者,邦国之本,如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乱轻重系焉。----唐代著名理财家杨炎财政部门要看到大事,要有战略观念。财政工作,一定要有财有政,切不可“有财无政”,要懂得数字之中有政策,决定数字就是决定政策。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也一再告诉我们,财税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对于政权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就是苛捐杂税、税赋太重。独立战争、1794年武装暴动、南北战争、内战后不断的叛乱冲突——美国历史上的多次战争都因征税而起。财税改革与康乾盛世清初实行“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财税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雍正末年,国库存银由康熙末年的800万两增加到6000万两,雍正二年时税粮收入只有470万担,实行“摊丁入亩”之后,到乾隆十八年,税粮增为840万担,为清朝达到鼎盛时期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面对十分恶劣的经济形势,通过大幅减税等措施,使80年代英国的经济得以再生、创造了新的繁荣,她因此连续三次赢得大选胜利。1990年4月1日,撒切尔政府决定开征社区税,由于税率太高,同时又没有过渡措施,骤然实施,遂激起广大纳税人的强烈不满,国会保守党籍议员纷纷倒戈,撒切尔夫人不得不宣布引退,黯然下台。成也税收,败也税收:撒切尔夫人执政回顾要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要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一、财政和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对宏观经济的作用(一)什么是财政?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特点:(1)以政府为主体(2)弥补市场失灵(3)提供公共产品市场机制运行收入分配不公垄断公共产品信息不完全市场失灵政府来弥补(二)财政活动的概貌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债、利、费、罚财政盈余:收大于支财政赤字:收小于支财政平衡:收等于支经济行政社会保障国防(三)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1、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有意识地调整财政收支规模、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采取相应的财税措施。它体现在财政活动的全过程,反映在财政收支的各个方面,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2、财政政策的目标(1)经济增长(2)物价相对稳定(3)资源合理配置(4)收入公平分配3、财政政策工具(1)财政收入(税收)(2)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3)公债(4)财政预算(四)财政政策如何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财政企业生产金融投资=总供给总需求工资利润地租消费出口财政收入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投资财政支出信贷等(五)财政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引导资源的流向2、协调功能,协调各种利益关系3、控制功能4、稳定功能Y=C+I+G(1)C=Ca+bYd(2)Yd=Y-T(3)Y=Ca+b(Y-T)+I+GY=Ca+bY-bT+I+G(1-b)Y=Ca-bT+I+GY=[Ca-bT+I+G]/(1-b)(4)根据(4)式,就可以得到简单的财政政策乘数如下:求(4)式对T的导数,得到税收乘数Y/T:Y/T=-b/(1-b)(六)财政政策乘数(七)财政政策的类型1、扩张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3、中性财政政策一、财政和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对宏观经济的作用三、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二)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要逐步淡出?——原因之一:财政风险加大(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1996~2004年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961998200020022004债务发行规模当前衡量国债风险的几个指标1、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财政收入,2003年为28.36%。国际警戒线20~30%。2、国债偿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财政收入,2001年国债偿债率为17.13%。国际警戒线10%。3、负债率=国债余额/GDP,是国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2001年底上升为16.28%。4、赤字率=当年财政赤字占当年GDP的比重。我国的赤字率在1997年为1.2%,2003年上升到3.04%。国债风险准国债风险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风险外债风险社会保障基金不足的风险财政风险地方政府的债务(二)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要逐步淡出?——原因之一:财政风险加大——原因之二:可能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目前,温州购房团的足迹已经遍布全中国。北上沈阳,南下海口,西进成都,东至上海等地。根据统计,温州现在有大约10万人在炒楼,动用的民间资金高达1000亿元。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项目,该桥长36公里,总投资118亿元,项目资本金占35%,其中民间资本50.25%。(二)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要逐步淡出?——原因之一:财政风险加大——原因之二:可能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原因之三:国债投资中存在不少问题国债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二)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要逐步淡出?——原因之一:财政风险加大——原因之二:可能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原因之三:国债投资中存在不少问题——原因之四: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变化-1.00.0-0.80.41.03.03.25.04.43.83.01.8-1.30.31.12.1-2-101234562002.012002.022002.032002.042002.052002.062002.072002.082002.092002.102002.112002.122003.012003.022003.032003.042003.052003.062003.072003.082003.092003.102003.112003.122004.012004.022004.032004.042004.052004.06当月同比价格指数累计同比价格指数%近期我国的物价走势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2004年1-4月份,在已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的情况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0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8%,甚至出现了部分行业和部分地区投资“过热”的现象。据统计,200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均增长较快。(二)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要逐步淡出?(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三)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政策的取向1、积极财政政策逐步淡出。3、调整国债的投资方向,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转为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把完善税制和适度减税作为我国今后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2、逐步控制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减少财政的扩张力度。税赋压力指数美国出版的著名经济刊物《福布斯》公布了2002年度各国税负调查表,根据对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税负进行的比较研究,用税赋压力指数作为衡量税负轻重的指标,法国排名第一(181.2点),比利时第二(164.2点),中国列第三(154.5点),香港最轻(41点)。051015202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税收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税收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对比有关部门对60家企业集团(公司)进行的税收专项调查,31.37%的企业认为目前的税收负担过重;有53.33%认为偏重;有13.33%认为适当,而认为“适当”的企业有50%享有免税政策。另据测算,近几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从1997年到2003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由11.6%上升到18.6%。学术界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的税费之和,实际已经占到GDP的30%~35%。这一数字反映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明显偏重。当政府把你收入的1/3以上都拿走了,你还会努力工作吗?所以税率一定得降到30%以下。目前世界出现新一轮减税的趋势(1)美国总统布什把大规模减税作为其经济政策的核心,就职不到20天即提出10年减税1.6万亿美元的计划。是美国20年来最为庞大的减税计划。(2)加拿大宣布了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减税总额近1000亿加元。(3)德国。颁布全面减税计划,减税900亿马克。(4)法国。2000年减税800亿法郎,2001~2003减税1200亿法郎,希拉克在就职仪式上承诺新任期内减税300亿欧元。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显示,2003第三季度美国经济以年率计算的增长速度最终确定为8.2%,为1983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记录。走“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道路(1)在总体上减轻税费负担(2)完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并适当降低税率。(3)减轻农民税负,取消农牧业税(4)两套税务征管部门的协调和精简适度减税与完善税制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培育市场主体,刺激民间的投资和消费2、有利于规范和完善税制3、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4、有利于促进政府精简机构和职能转变税收收入税率ABOR1R2T1T2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一、财政和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对宏观经济的作用三、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次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