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错配、结构变迁与中国经济转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资源错配、结构变迁与中国经济转型曹玉书楼东玮2013-3-2715:36:14来源:《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0期【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和分解各地区及三次产业资源误置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在传统的增长核算框架内引入错配系数的方法,重新测算了我国在资源误置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并将除去资源错配因素后的实际技术进步分解为结构变迁效应和净增长效应,得到了资源错配、结构变迁和经济转型间的关系。研究还发现:要素流动障碍和资源误置因素的存在不仅影响经济短期的产出总量及其产出比例,也影响经济的长期产出组合方式(生产前沿面),我们若消除所有错配年份的错配因素,则在这些年份中,可使我国GDP增长率平均每年提高0.90个百分点。【关键词】资源错配结构变迁错配指数分解经济转型一、问题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为中国经济获得了30多年年均10%的高速增长,但“中国式赶超”的结果也使得积累了30多年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日渐暴露。改革初期,资源稀缺,因此,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区和部门中去成了最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中式、非均衡的资源配置方式使得东部地区获得了率先发展,但突击一点、不计其余的做法亦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地区差异、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逐步加快,集中式的资源配置方式日渐与市场这只“看不见手”的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相悖,从国有企业改革到产业结构变迁。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从“温州模式”的确立到中小企业倒闭潮,中国平稳的改革路径上出现了一次次难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预示着旧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增长要求,中国的经济迫切需要转型,因此,研究资源错配、结构变迁与经济转型问题自然成了本文的出发点。此外,改革至今,中国经历了从计划向市场,从农村向城市,从国有到民营,从粗放式、低技术的低端产业结构向集约化、高技术的高级产业结构转变的四次经济与结构转型。图1中的利利安指数(Lilien'sIndex,NickellandJackman,2005)测算了1978—2010年间我国劳动力流动和结构变迁间的关系,其中的4个波动周期基本与前述的4个转型周期相吻合,①可见,中国资源(要素)配置状况的改变与经济结构的变迁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因此,这种关系的存在使得我们有必要在考虑资源误置因素的前提下对经济增长重新加以分解和测算,而本文也将在此种测算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资源错配是否影响了经济的长期产出和结构变迁随着改革的深入,资源错配的状况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行业间和部门间的资源错配程度如何资源错配对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三次产业结构有何影响资源误置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如何当前经济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与资源错配有何关系若资源错配被纠正,则中国经济能带来多大的效率改善和产出增长从现有的研究中可知,当市场中存在市场势力、政府管制、制度文化差异等因素时,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将受到限制,于是,这些阻碍市场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的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资源误置成为常态,最明显和直接的表现就是部门间的要素回报率不再相等。对于资源配置影响经济效率的考察主要涉及早期和近期两类文献,前者如Syrquin(1986),TimmerandSzirmai(2000),PenederMichael(2003),刘伟、张辉(2008)等,他们的研究继承了Solow的分解测算方法;而对于近期中国的研究中,Brandtetal.(2012),HsiehandKlenow(2009),DollarandWei(2007),陈永伟、胡伟民(2011)等指出若消除资源误置,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两类研究中,前者忽视了资源错配的影响,而后者较少涉及产业部门间和地区间的资源错配状况,且两者均未能从总体上把握资源错配、结构变迁和经济转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实用性。图1劳动力流动和经济结构变化(利利安指数)二、资源错配的作用机制与测算方法1.资源错配的作用原理资源及要素的错配最直观和主要的表现是各个部门要素的边际报酬不再相等。由此出发,我们假设经济当中只存在农业部门I和非农部门II,前者为劳动密集型部门,后者为资本密集型部门,两个部门只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从事本部门的生产。如图2所示,部门I和部门II等产量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以一定的资本—劳动投入比例来从事本部门特定产品的生产,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当中不存在阻碍资源自由配置的因素时,从产业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资源错配因素的存在,不仅要素在各部门间的配置比例发生了变化,而且部门I的产量在社会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发生下降,部门II所占的比例则相对地上升了,从而与完美市场假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相比,“经济楔子”的存在使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和部门结构发生了偏移;从整个经济短期和长期的产出比较来看,由图3,Jones(1971)的特殊要素模型(SpecificFactorModel)将短期不流动(长期可流动)的资本视为各部门内部的特殊要素,与自由流动的劳动一起共同进行以生产前沿曲线I为代表的、以和两种产品为主要产出的社会生产,它与长期最优生产前沿曲线交于最优生产点A,③若“经济楔子”的存在使得相对于的产品价格发生上升,那么,由特殊要素生产前沿决定的短期有效产出(B点代表)将会小于长期有效产出(C点代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素流动障碍和资源误置因素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经济的短期产出总量及其产出比例,也影响经济的长期产出组合方式,将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发生变化。2.测算的模型与方法在完美市场假设下,资源和要素的流动无障碍,因此要素在各部门间的自由配置最终必定会使同一要素的边际报酬率相等。但若经济当中存在资源错配的因素时,由于要素流动受限,各部门间的要素不再取得一致收益率,部门间的工资—利率比率亦不再相等,若此时我们假定以某一部门工资—利率的相对比率为基准,则其余部门与基准部门间的工资—利率比率有如下关系式成立:上式中,定义AEI为相对配置效率指数(RelativeAllocationEfficiencyIndex),即当产业i中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产出弹性比率比产业j来得更大时,则我们可以认为产业j的资本密集程度比产业i高,并且前者相对于后者来说其资本的产出效率和配置效率来得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反映了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而单就某个产业内部而言,由于只有资本的深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出现劳动产出弹性大于资本产出弹性的现象(姚洋,1998),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该指数来比较和判定各部门资源配置效率与产出效率的关系;至于TCI,林毅夫、刘培林(2003)将其倒数定义为技术选择指数(TechnologyChoiceIndex),用来表示一个经济体在各个发展阶段采取的发展战略对本身比较优势的偏离程度。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各个经济体都有一个最优的资本—劳动配置比率,因此,TCI不仅意味着各个产业对最优资源配置方式的偏离程度,还代表了各个产业不同的资本深化水平和产业间的技术偏离程度。由此可推得,技术选择指数越大,则该产业的资源错配程度越严重,结构升级和调整也就越易受到阻滞⑤(黄茂兴,李军军,2009)。下面我们将借鉴Miyagawa(2003)和MasayukiNakakukietal.(2004)的方法,运用以下步骤将产出分解为包含错配项在内的几个部分,来重新核算在存在资源误置情况下,经济当中各部分的增长情况。我们若定义为产业i在整个经济当中的劳动投入份额,则有下式成立:上式中的L和Y代表经济中的劳动总量和GDP总量。对上式中各个变量全微分,并在两边除以Y,我们就可以得到以往文献中经济总量的分解核算方法:但我们知道,这种市场的完美性假设在现实当中基本不可能存在,由于资源错配因素的存在,各部门要素边际报酬率相等只是偶尔状态。因此,当我们假设经济当中存在阻碍要素有效配置的因素时,由(3)式我们可以得到资源误置条件下部门人均资本和经济总人均资本间的关系:(9)式表示部门i的人均资本增长率不仅受整个经济总人均资本增长率的影响,还受其他两种情况的影响:一是本部门资源错配变化率的直接影响和其他部门资源错配变化程度的间接影响;二是其他部门劳动要素在部门内的重新配置也会间接影响本部门的资本深化水平。将(9)式代入(6)式,就可得到资源错配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分解核算式:上式中,d和t分别代表地区d和时期t,左边为实际GDP增长率。右边被分解为五项,第I项为考虑了资源错配后实际的部门技术进步率之和;第II项为经济中总的劳动增长率;第III项表示总的人均资本增长率;前三项与传统的分解意义相同,表示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的增长组成。这里的第IV和第V项为资源错配项,用来衡量由资源错配的改善或恶化引起的经济增长变化情况,前者表示在部门间要素边际报酬存在差异并且当经济中的资本—劳动比率稳定为常数时,由部门间资源错配变化程度累积而引起的人均资本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者则表示由部门间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引起的人均资本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资源错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分解与测算1.数据的来源及处理本文中计算所需的各指标中,各省及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数、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指数等反映产出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3—2011)、《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和各省《统计年鉴》;关于资本存量、固定资本形成、固定资本投资指数、劳动报酬、劳动数量、折旧额等反映投入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以及历年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此外,关于工业行业的数据则来自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关于分地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的估算。由于分解的需要,本文采用流行的永续盘存法首次估算了1978—2010年分东中西部地区和三次产业的固定资本存量数,估算的方法主要借鉴和综合了单豪杰(2008)和徐现祥等(2007)文中的测算思想和技术。其中由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提供了各省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折旧额,所以为了计量准确起见,三次产业的资本存量估算中,2004年以前资本存量的估算我们直接采用折旧额计算,而2004年以后缺少的折旧额数据我们在计算时统一按10.96%的折旧率扣减折旧,与估算全国资本存量时同(这里由于全国与各省的数据有出入,例如各省的实际值相加后往往与全国数据不等,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分省分产业的数据与全国的存量数据分开估算,前者借鉴徐现祥的方法后者借鉴单豪杰的方法,累计得到各省的三产资本存量并取份额后,乘以全国资本存量得到全国的三产资本存量数据,在分解各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增长时亦分别采用各省和全国的数据)。此外,2004年以后缺少的固定资本形成价格指数我们采用各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替代。(2)关于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劳动收入份额的计算。本文用就业人员数代替劳动投入数量,其中需注意的是由于放宽了1990年就业人口的统计口径,尽管这一年的就业人口统计数据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并不影响本文的整体分析。其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只提供1993—2004年各个省份三次产业的劳动报酬数据,因此,我们在分解1993年以前和2004年以后资源错配系数时的处理方法是:将1993年以前的和2004以后的劳动收入份额数据分别等于1993年和2004年。而在进行经济增长分解和模型中涉及针对劳动报酬求偏导时将其视为常数。(3)文中除劳动报酬的数据不可得而采用名义数据(即劳动报酬份额为名义劳动报酬额除以名义GDP值)外,其余的变量均为以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值。2.错配程度的估算和错配系数的分解(1)分地区和产业的错配系数分解。对于分地区分产业的资源错配状况,根据第二部分的分解模型和(4)式,错配系数可以表示为相对配置效率指数(AEI)和技术选择指数(TCI)之积,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其置于各经济增长周期中来研究。⑧1950—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