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5220字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5220字文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廖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建党精神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伟大实践,经过百年积淀与传承,已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的基因与血脉,对于其他中国革命精神具有追根溯源的意义。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个关键“坐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最初的源头。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与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体会和意见。一、要做对党忠诚、党性立身的党员干部翻开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贯穿始终、熠熠生辉。方志敏誓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现着坚如磐石的信念。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一心为民的行动展现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穿越百年风雨,党性原则体现在革命的烽烟、建设的激情、改革的攻坚,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芒。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就要发扬光荣传统、度续红色血脉,从党史学习中汲取锤炼党性的精神营养。一要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把说老实话作为原则和底线,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不说虚话、大话、套话。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加强理论修养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把自己当做老百姓,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民情,坚持深入实际、深入调查研究,解实情,出真招,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所想所盼,以老实话服务于民、取信于民。二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橹起袖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沉下心来,去做老百姓信服的事情,用心用情去做好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多到一线磨练意志,增强本领,努力办好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的老实事。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善于独立思考,做脚踏实地奋斗者,做党和国家事业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勇于担当责任,踏踏实实干事,以实际行动表态,以实践兑现承诺,践行好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以“肩扛千斤,背负万石”之豪迈气概,以“事不避难、义不容辞”的勇毅气魄,直面各种复杂矛盾。真正练就一叶知秋的洞察力、处变不惊的承压力、见招拆招的应变力。在本职岗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奋进之姿交出靓丽答卷。三要有“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的坦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做敢为人先的贡献者,做为民服务的务实者和担当者。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志向,办实事、下苦功、求实效,有一说一,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为民服务和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修为自己、提升自己。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与优势,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尤其面临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只有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让红色基因在血液中不断涌流,让青春底色愈发厚实多彩。二、要做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年轻干部要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百折不挠、奋勇争先的“实干”精神担当起时代的重任。一是坚守初心,在服务大我中成就小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有“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追求,把个人的志向与党的事业、国家兴旺、民族未来和人民幸福结合起来,把个体“小我”的追求融入祖国、人民“大我”的事业,把胸怀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奋斗统一起来,把实现长远目标与做好当前工作统一起来,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重实际,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件事,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二是博学笃行,在精进不休中提升自我。年轻干部都是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层层筛选中脱颖而出的,要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要放下头顶的光环,常怀“空杯心态”,甘当“小学生”,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把勤奋学习与修身立德统一起来,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既做知识的“存储器”,也做知识的“处理器”,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本领,通过学习为梦想插上“翅膀”。三是志存高远,在仰望星空中脚踏实地「心中有信仰,眼前才会有方向,脚下才会有力量”。年轻干部作为服务群众的生力军和先锋队,要摆正位置、端正心态,既有仰望星空、心怀全局的激情和能力,又有扎根基层、久久为功的干劲和韧劲,始终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不怕做“热锅上的蚂蚁”,敢于接“烫手的山芋“,做到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中学真本领、练真功夫,才能在日后的成长中有所建树、担当重任。三、要做为民服务、恪尽职守的党员干部深学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内容里面“人民”出现的次数超过了一百次,可见报告内容无时无刻不提及人民,任何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成就等都和人民群众挂钩,任何艰难挑战、机遇选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奉献,表明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读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感悟人民至上情怀。一是人民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是为了这一初心、始终在践行这一初心,这也是我们党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矢志不渝的革命追求,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用党和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这种血肉联系,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进一步明确党的工作成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这一时期,出台了一系列利国惠民、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最终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进入新时代,党坚持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以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二是人民至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到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胡锦涛同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彰显了为民的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一颗爱民为民之心,怀着对困难群众的深情牵挂,从大兴安岭到秦巴山区、从黄土高原到云贵高原、从武夷山区到鸟蒙山区、从大别山区到吕梁山区,几乎走遍了全国曾经最贫困的地区,一句句平易近人的家常话、一声声温暖人心的问候、一次次亲切随和的微笑,定格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至深情怀。“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番肺腑之言,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真切表达,映照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J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永远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一边,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三是人民至上,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顺应民心的全面深化改革,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反腐倡廉扫黑除恶,到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8年的脱贫攻坚,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彻底解决了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解决的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初心使命地坚守。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切实践行报告的本质要求,把学习的落脚点落到工作实处,在学习工作中做到“三个自觉四、要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J党的纪律是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保证全党行动一致而要求党员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知敬畏、存戒惧,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决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一要知敬畏,淡泊名利之心。“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知敬畏不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人为地把讲规矩和有作为对立起来,而是要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这些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称赞,关键在于他们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能够始终如一严守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能淡泊名利,永葆政治本色。二要有存戒惧,强化自我修炼。古人云:“天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J一个人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保持戒慎恐惧之心,否则,就很容易心念出格、言行出轨、败事致祸。党员干部要涵养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学好党章这门必修课,正心修身,心存敬畏、心存戒惧、谨言慎行,时刻保持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力,在面对各种“糖衣炮弹”时不乱方寸。心有所惧,才能行有所规,才能在工作中稳中有进、进有所成、行稳致远。三要守底线,保持行动自觉。作为党员干部首先要守得住法律底线,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