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文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届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参加完第一次世博会的开幕式之后,曾经在自己的日记上写到“荣光,无限的荣光”。猜想一下:能让女王觉得“无限荣光”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人徐荣村以个人名义参加了第一届世博会,你认为他当时可以带哪些物品展示中国的实力呢?茶叶、丝绸、旗袍等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原因。第一组搜集资料,整理、分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表现。第二组洋务运动出现的背景、影响。第三组第四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课前准备、布置任务•小农经济的含义“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014·广东文综·38)(25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4分)“五口通商”仅仅是“通商”?时间地点国籍企业名称1843香港英阿白丁船坞1843上海英墨海书馆1845广州英柯拜船坞1845宁波美美华书院1846广州美丹麦岛船坞外商企业出现——变动之一(2014·山东文综·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D(2013·北京文综·18)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D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郑观应《盛世危言》◎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当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他们就用这种家庭自织的的布料,缝制自己的衣服;这个国家(中国)十分之九的人都穿这种自己手织的的衣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两种土特产品的出口数据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变动之二1.表现:“纺”与“织”,“织”与“耕”分离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2014·江苏单科·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D◎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我1839年出生于上海市郊,那时家境还算稳定,父亲耕三亩地,母亲纺纱织布帮补家用。但到五岁那年,母亲终于放弃了她那心爱的木制纺车,因为洋布质地细腻,价格也只及土布的三分之一,几乎垄断了上海市场,这样家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那三亩地上。邻居家情况更糟,全靠纺织土布过日子,濒临破产。——《一个旧中国农民的回忆》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表现:“纺”与“织”,“织”与“耕”分离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2.原因:列强入侵,工业产品质优价廉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工业革命,西方国家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极力把亚洲各国变成其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牢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王思德《世界通史》1865年,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第一次出现逆差。中国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由于外商操纵市场,压低价格,中国出口的商品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列强经济势力的入侵,加剧了中国农民的破产,西方殖民者便收买地痞流氓去诱拐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苦力。一位外国记者对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使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开始形成和扩大——资本主义得到了该得到的;也使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和逐步摆脱几千年来对土地和对农业的依附,摆脱土地和农业的束缚——农耕经济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但是这种解体使生产脱离分散和孤立的状态,提供了资本集中、劳动社会化以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可能性。”问题3: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影响?自然经济虽逐渐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2009·福建文综·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1.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和主要原因);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大。2.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中国手工业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这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表现:“纺”与“织”,“织”与“耕”分离;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3。影响: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商品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经济也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所以也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材料一:松江“乡村纺织尤尚精致,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根据材料一,说明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结构中的“耕”与“织”有着怎样的关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男耕女织。材料二:据记载,1864年前后,上海港附近松江、太仓的手工织造业情况是:“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以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近代手工业史资料(2)从材料2可以看出,这种耕与织结合的经济结构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材料2中这种因冲击而带来的变化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积极影响?(2)由于“洋布大行”冲击了传统的棉纺织业。导致耕与织分离的加快。农民开始买洋纱织布,或直接买洋布,从而为机器棉纺织业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造成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表现:“纺”与“织”,“织”与“耕”分离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2.原因:列强入侵,工业产品质优价廉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3.影响:中国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有利于中国近代化•(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B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影视作品中19世纪中后期的清政府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真正感到西方列强的威胁——京城被占、圆明园被烧、皇帝出逃(并死亡)。——《艰难的历程—中国百年的现代化追求》赵宝煦主编“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构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镇压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御外来侵略)。”(曾国藩)一位清政府官员的“应对”之策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几十年中,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在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1.背景:内忧外患2.概况: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旗号:“自强”、“求富”成就:•(2014·浙江文综·15)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A五位“洋务派”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水师派遣留学生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1.背景:内忧外患2.概况: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旗号:“自强”、“求富”成就:破产标志:甲午战败类型创办人代表企业性质军用企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崇厚民用企业李鸿章张之洞封建性质的企业“官督商办”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开平煤矿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官办洋务企业(2012·全国大纲卷·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B(2011·广东文综·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B“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放手办理?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一位“洋务者”的反思材料1:“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一为分洋商之利。”如:“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中国近代史》材料2:“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与工业企业、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材料3:“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众说纷纭话“洋务”: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合作探究

1 / 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