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当地经济的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17页前期课题成果名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商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完成时间2005年5月课题组其它成员的有关情况姓名课题内分工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吴荣刚负责子课题一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中一级(校德育主任)洪旭芸负责子课题二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级教师虞旭东负责子课题三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中一级(校中层干部)杨青负责子课题四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中二级(校德育处)李文彬子课题三成员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中一级所在单位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2006年10月25日县(市、区)教科规划办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2006年10月25日初审单位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2006年10月月25日省评审组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2006年10月25日说明本次课题申报必须附有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应按规范要求设计,字数为2500-5000(用电脑打印),并包含有以下内容: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4.如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可写上初期研究成果或“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5.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6.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此表可复制。填表及研究方案各一式六份上报)第2页共117页。研究方案。适合当地经济的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现代服务类专业为例(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就我们安吉县来说,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县委县府提出“生态立县”以来,安吉县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和生态人居名县,生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第三产业如汽车修理、外贸服务等也迅猛发展,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成熟起来,区块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因而需要大量的以现代服务性质为主的的产业工人。而且,随着本地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对企业劳动者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要求是,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企业希望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职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尤其希望学生具有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无私无畏、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作为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这样一所国家级重点职校来说,服务市场经济,为企业培养有良好职业素养现代产业人员,是责无旁贷的。近年来,我校开设了一系列适合当地经济特点的专业,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蓝领”,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的业务和技术骨干,有的自己成了企业主,学校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中职生对自己在职业学校学习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有的好高骛远,看不起一般的产业工人,看不上当地小企业,向往大城市;还有只是想学点技术混口饭吃,缺少远大的职业理想;有的干脆就是来混张文凭,不思进取,文化课学习不认真,专业学习怕苦怕累,动手能力较差。一些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往往只讲究工资待遇,稍不如意就频频“跳槽”。还有的则适应不了单位严格的劳动纪律、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为企业所不容,造成一方面企业需要一线产业工人,而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感到就业难的尴尬局面。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和后备人才,培养的学生首先能够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才有可能使中职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择第3页共117页业观有全新的改变,职业素养有全新的提高,从而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必须要全方位地探索有特色的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构建起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使其在理论上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实践中行之有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课题组开始了对《适合当地经济的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现代服务类专业为例》课题的开发和研究。二、课题的内涵及其界定当地经济:主要指安吉等地特色市场经济模式。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就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所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语言、职业知识、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六个方面。从上述六个方面来看,前四个方面构成职业技能,即通常所说的“才”,后两个方面构成职业的伦理,即通常所说的“德”。中职生:指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包括职高生)三、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以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前提下,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行为素养培养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着力于全方位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即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它是以就业为导向,以道德为基础,以技能为根本,培养学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准职业人为目标的。具体内容:(1)对当地特色经济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关系作进一步论证。(2)以德育工作为主导,深入改变德育工作还存在着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建立有针对性指导意义的系统理论,形成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德育体系。(3)把专业教学作为学生素质提升的基础,研究如何在现代服务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专业能力、专业技术等显性素养的训练,也重视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隐性素养的养成。(4)研究如何改变文化基础教材教法的单一性,实行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改革,使文化课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中发挥强大的依托作用。(5)学生实习乃至工作后的思想和工作状况的深入了解,管理上细致得当,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之间的关系分析、相关课题成果的实践和论证。相关的子课题:子课题一:《以活动为载体的职业道德修炼系统的构建与实施》以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的,研究和开展各类有专业特色的德育活动,构建起学生职业道德修炼系统,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子课题二:《现代服务专业文化课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第4页共117页以文化课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目的,结合本地经济特色,根据本校现设的现代服务四个专业模块中的现代服务类专业,对现有的语文、数学、英语教材进行改革,研究并开发能体现现代服务专业特色的文化课教学计划及校本教材。子课题三:《特色经济环境下现代服务专业课程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验》以培养德艺双馨的现代服务专业学生为目的,研究并建立能够适应当经济特色的专业课程管理体系,开发出一系列相关的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基础上,热爱家乡,热爱专业,学好技能,为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子课题四:《现代服务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网络的构建与管理》以校企挂钩等形式构建并完善学生实习网络,对本地区现代服务专业实习生职业素养情况作更加全面深入的调查,加大对实习生科学管理力度,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四、课题创新之处:1、切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色,使课题成果在局域性的基础上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目的。2、突破一般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方法泛泛而谈的陈套,建立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3、开发了一系列相关的校本教材。五、相关课题研究综述:1、各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都非常重视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和谐发展,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追踪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新技术发展等社会因素,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组织教学和实践形成以“职业道德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育人指导思想。2、由本校承担的省级课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获200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二等奖;3、本校2005年度省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商培养的研究和实践》(获市2005年度课题成果二等奖)六、主要学术思想和理论依据:1、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学校在办学的思想、模式、机制上要有深刻的转变。特别还指出了职业教育中要做到“两个加强”,就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周济部长强调“职业学校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这不仅是职业学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也体现了职业学校的竞争力;在职业技能方面,周济部长提出要“提第5页共117页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推进产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自我实现的个体,其目的是发展能快乐的过有意义的生活的个体。人本主义的特征是对感情的理解、尊重和接受3.活动理论。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这一理论,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七、研究的原则1、实践性原则:本课题的研究定位在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应用性研究为主,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强调把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理论研究为课题实验服务,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对中职生职业行为素养培养途径的认识,研究成果要充分考虑到其可操作性。2、整体性原则:课题组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研究工作要统一思路,理论研究与实践要前后呼应,研究进度上要相互衔接,以避免自相矛盾,各行其是,研究内容要相互渗透,融会贯通,课题组成员要进行必要的沟通。3、创新性原则:本课题研究要在认真总结经验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积极探索,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和大胆实践,努力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八、研究方法和途径: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实验模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研究。1、文献法:根据研究目的搜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检索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了解相关的最新理论,为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第6页共117页2、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统计、典型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提出对策。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改革实验,把理论研究与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行为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对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实证,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九、成果形式1、当地经济特点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报告。2、相关的校本教材3、相关的活动纪实(活动记录、图片、课堂实录)4、实验报告集。在调查、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子课题报告和总结体报告。十、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阶段目标(一)前期准备阶段(2006.10—2006.1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方向,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落实分工和研究内容(二)课题研究阶段2006.10月底: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案2006.11月——2007年5月各成员收集研究资料,进行研究的相关性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和组织,整理和分析资料;2007年6月——2007年7月交流各成员研究成果;初步完成子课题报告。2007年8月:对各成员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去粗

1 / 1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