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贷调查中的非财务因素调查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经济周期。经济发展速度时快时慢,经济紧缩时企业销售下降,生产下降,固定资产重置推迟,折旧累计的现金增加,短时间内企业有过剩现金,但随着销售额的进一步减少,大量的经营亏损会出现,现金将被逐步的消耗掉,如此循环下去直至企业破产。反之,经济过热时,企业不断的扩充生产力,现金需求增加,经济过热必然导致利率上升,过度扩张的结果必然导致企业背负过多的利息负担,一旦国家治理经济过热,企业必将首先招到打击。2、国家产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行业是否能够得到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进而影响企业的系统性风险的大小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例如,属于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这类企业在正常有效期内将发展条件优越,风险相对较小;属于国家允许发展行业,则市场竞争较为充分,风险度适中;属于国家限制发展行业,则发展空间较小,风险度自然较大;属于国家明令禁止发展的行业,如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则风险度极高。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现金流极具紧张,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保持存货所需的现金必将增加,人工和其他现金支付的费用也将增加,由于售价的提高,销售时的应收账款占用的现金增加,企业唯一的希望是利润也增加,否则企业现金流会越来越紧张,现金购买能力被蚕食,最终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弱。4、财政金融政策。当财政政策紧缩时,相关行业的信贷风险会增加,反之则会下降。货币政策对各个行业的影响都比较大,不同行业的成本构成不同,资金成本占比不同,货币政策对不同的行业影响的力度会不同,通常情况下,扩张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改善行业经营状况,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不利于行业的经营状况。5、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垄断程度较大的传统行业,如电力、2铁路、建筑等受冲击较小,而那些开放程度较高、竞争较充分的行业或者较为落后的行业,如电信、汽车、金融、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等则面临严峻的考验。二、行业风险分析行业风险应是实际调查中首先分析的因素,具体分析该行业的总体特征、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处的生产周期等。对一个行业的分析判断可从成本结构、成熟度、周期性、盈利能力、依赖性、可替代程度、监管环境七个方面进行。1、成本结构。客户的成本结构对行业风险、利润和业内公司间的竞争有重大影响,成本结构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如果一家公司的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高,说明它的经营杠杆高,随着产量的提高,平均成本会降低;如果一家公司的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低,说明它经营杠杆低,当整个行业的产量下降时,这样的公司就会有优势,因为它可以很容易的降低变动成本。生产能力的初始成本(如研发和生产设备投入)将分摊到大量的产品中去形成规模经济。经营杠杆和规模经济将影响一个行业和单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销售量很大且波动不大的行业中,经营杠杆高的公司将比经营杠杆低的公司安全,反之,当一个行业的销售量波动大且难以预测时,经营杠杆低的公司将比经营杠杆高的公司安全。2、行业成熟度。行业发展经历三个主要阶段:新生、成熟和衰退。新生行业成长迅速,市场增长率每年可达到20%到100%;成熟行业成长较缓,市场增长率可能每年超过15%,但不像新生行业那样爆发式的成长,产品和服务更加标准化,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不频繁;衰退行业市场需求逐渐萎缩。行业分析可以根据行业销售增长率、新公司进入和原公司关闭、离开行业的比率推断出公司所属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贷款给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时风险是不一样的,成熟期的行业风险较小,这是由于成熟期的行业有足够长的存续期并有良好的业绩记录,产品已标准化,行业格局基本明朗化,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不高,由于行业正在成长繁荣,可以合理的相信未3来几年该行业将继续成功。相反,处于新生期的行业风险就比较大,新生行业缺乏业绩记录,变化很大,新产品推出频繁。3、业务周期。即该行业受经济定期起伏影响而形成的波动。不同的行业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正相关,有的则是负相关,例如汽车修理和配件业,在经济衰退期,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修理汽车而不是购买新车。有的行业无周期性,例如食品业等必需品行业,其业务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实际的信贷调查中必须弄清楚其受周期性影响的程度、行业的销售和利润与经济升降相关程度。风险最小的行业是那些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4、盈利能力。维持公司的运营需要盈利能力,一个长期不盈利的公司必将倒闭。整个行业也是一样,如果一个行业的多数公司由于费用超过收入而赔钱,行业的持续存活能力就受到了质疑。对于一个银行来说,信贷的最小风险是来自于一个繁荣与萧条时期都持续大量盈利的行业,最大风险则来自于一个普遍不盈利的行业。5、依赖性。即需要判断该行业受其他的影响程度,需要分析借款人的行业和其所依赖的行业,应从供给和需求方面考虑其依赖关系。例如当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时,木材业也会不景气,其他明显依赖的关系存在于钢铁、玻璃、轮胎业,它们为汽车业供货。总之,借款人对一个或两个行业的依赖程度越大,贷款给该行业的风险越大。行业的供给线和客户群越分散风险就越小。6、可替代程度。在调查对替代品的脆弱性时,既要看整个行业,又要看市场或行业的一部分,通常行业的各个部分也有竞争,当一个行业的产品与替代产品的价格相差太大时,消费者将转向替代品,因此,替代品在平时限制了利润,在繁荣时减少了暴富。如果贷款给其产品很容易被替代的行业或行业部分,风险将大于贷款给其产品没有替代产品的行业。如果没有替代品,行业对成本价格差控制的更牢。7、政府监管。监管可能对一个行业有利,亦可能使其在某一时期不可能盈利,在衡量行业风险时,尤其要关注正在构思中的监管是否会极大地改变行业的经济性。4例如,保护自然环境的监管规定会影响许多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行业明显地处于风险程度表的最前列。三、企业经营风险分析1、借款人在行业中的地位。将借款人置于其行业之中,考察其经营规模及所处地位,规模暗示着市场份额及公司稳定性方面的信息。如果借款人享有很高的市场份额,损益表又显示盈利,则可以较合理地认为公司不会再短时间内遭遇破产,公司的经营风险及不确定性就小。当然市场份额与规模并非绝对的风险指标,一些小公司成功的着眼于市场空白点,这些市场空白点是大公司因为成本较高而无法关注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小公司只要保持其特色集中精力、资源,就能获取丰厚的利润,而不会受到竞争的冲击。2、目标及战略分析。首先要对企业目标进行分析,是否切实、易于实施;其次是对企业目前竞争情况进行分析,如企业的总体竞争力、行业优势、实施经营战略目标和赢得竞争优势的具体计划。再次,分别对企业的市场战略、财务目标和管理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此来印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财务战略对实现目标的支撑和管理层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应变能力。3、产品市场。企业只有提供了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的产品,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也才能生存和发展。考察企业的产品市场应分析市场份额、销售能力、销售前景等。(1)、市场份额,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分析企业的市场份额,绝对市场占有率(该公司一定时间内主导产品销售额与整个行业该产品的销售额之比)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一定时期内该公司的绝对市场占有率与主要竞争对手的绝对市场占有率之比),前者只能反映本企业的市场占有情况,后者则可以反映企业的相对竞争情况,实际分析时结合上述两个指标可以更清楚的掌握企业的市场份额;(2)、渠道建设,企业有了好的产品,可是如果没有健全、畅通、快速简洁的分销渠道,产品不能快速5的从厂家分销到各地市场,那么再好的产品也不能为企业创造现实的利润,另外,企业的销售范围越广,客户越分散,企业的销售风险就越小。(3)、客户满意度,即企业的产品能否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只有当客户的购买经历完全或特别满足时,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客户忠诚。实际分析时可以采用两个指标,老客户保持率(一定时期内对老客户的销售额占企业总的销售额之比)和新客户获得率(一定时期内对新客户的销售额占企业总的销售额之比),通过不同时期的连续比较,大致可以分析出企业的客户稳定情况。(4)、市场竞争情况,实践证明一个企业总是受到四个方面的压力,即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和替代产品,一个行业的竞争强度取决于五种基本力量,即现有公司间的竞争、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替代产品的威胁,实际调查中可以根据以上理论进行分析。4、供给分析。包括供给价格、供应保障和采购。主要是考察企业从何处取得必要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企业控制劳动力及原材料价格和获取途径的程度,企业怎样以获利价格得到劳动力和原材料。(1)、定价能力。所供的劳动力及原材料是否受供应商控制,企业控制原材料价格的程度,企业控制原材料价格程度越高风险就越小;(2)、可获得性。企业应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给,同时还应具备对原材料供给的提前预知性。5、生产分析。审查一个企业的生产环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生产的持续性。企业是否能持续生产出质量合格、数量充足、供货及时的产品,关联因素有很多,如原材料供应、技术水平、销售状况以及员工的积极性等,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2)、技术更新能力。即企业对技术的适应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通过更新技术来提高产品品质或降低成本、提高产量、风险相对较小。(3)、灾难应变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对突发事件、天灾人祸的应变能力。(4)、劳资关系。即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从多方面了解企业的团队精神、分配制度、员工精神面貌、劳动热情以及企业文化建6设等情况。6、销售分析。实际中对销售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销售竞争。对一个企业来说,同一行业竞争对手的强弱,决定着经营风险的大小,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对产品价格和产品需求的控制能力。(2)、销售集中度。企业的销售范围越广,客户越多、越分散,风险相对就越小。如果企业把所有的销售都集中在一、二家客户,那么其潜在风险就越小。(3)、分销渠道。分销链传递形式、企业对产品控制和推销的程度以及如何化解分销风险的调查来判断企业的分销渠道是否顺畅。四、企业管理风险分析1、核心管理层。企业的兴衰有它的核心管理层息息相关,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往往能在逆境中力挽狂澜,而一个不称职的领导班子往往会将一家蒸蒸日上的企业搞跨。在实际担保调查中应注重对企业核心管理层的考察。(1)、主要负责人的品德和才能,主要负责人的品德好坏通常就是企业信誉高低的标准,主要负责人的才能即是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大小。(2)、决策机制,企业的决策机制是否符合企业的现实发展需要?是民主式的还是独裁式的?决策组织、决策程序是否积极有效?(3)、核心管理层的结构年龄结构。企业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合理与否,事关整个管理层群体功能的发挥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领导成员的合理搭配最好是年轻人与年龄较大的人各占相当比重,这样可以把年轻人的朝气与年龄较大的人的经验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4)、知识水平和专业结构。学历是衡量个人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现代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通常不可能同时具备所以方面的知识和专长,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要有一个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5)、经历。企业管理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经验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企业主要经营者从事本行业的时间越长,他们对本行业的特征就越熟悉,处理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越强。(6)、能力。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准确预测外部环境变化并据此7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组织协调与控制能力、公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常情况下,对一家公司核心管理层的考察时比较难的,一般情况下是参考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来间接评价,如果一家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比较好,相应的说明其管理者的能力较强,同时还应考察定性方面的因素,如企业在公众当中的知名度、企业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管理层在职工中的威信、规章制度的完整性及其贯彻执行状况、内部协调合作的有效性。(7)、管理层的稳定性。如果企业的管理层不稳定,高级管理人员更换频繁,这将对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