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112《文化与经济、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从社会的发展看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材料一、为购买“超级女声”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在竞得冠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蒙牛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2005年蒙牛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用超过1亿元。材料二、在拉美和亚洲,一些流行歌星、影视巨星、能言善辩或外形很酷的候选人凭借着“剧场效应”,高票当选为议员或政府领导人。探究1:“超级女声”属于什么现象?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成天载歌载舞,却无法欣赏到我们今天的超级女声,为什么?文化现象。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探究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10第一自然段探究以下问题:经济、政治与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一方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另一方面,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长达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归结于亚洲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以至形成“亚洲模式”,出现“亚洲奇迹”。亚洲重视“和谐”的文化,使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较为团结合作,增强了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及竞争力;崇尚节俭的风尚使亚洲人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和保障;重视家庭、强调秩序、纪律的文化使亚洲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减少了对生产、经济的破坏和冲击等等。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亚洲的“中庸之道”文化和教育体制,使亚洲人不鼓励、不培养,也不具备创新能力,只能跟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后面“模仿”,因而亚洲总是落后的,特别是在科技、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亚洲重视家庭的文化使亚洲国家和地区“裙带关系”盛行,造成很多地方的腐败现象,提高了生产经营成本,也阻碍了亚洲大生产、大企业的发展;亚洲的保守观念、文化体制根深蒂固,使亚洲的改革特别困难,甚至在出现困难、危机(包括日本的长达10年的经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亚洲也难以实行必要和深刻的改革,因此,亚洲的问题难以解决。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注意:(1)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2)经济的“决定作用”与文化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程度、不同地位的作用,不能混淆,注意区别。(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又不能认为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一面,也有不同步的情况。①同步性表现在:文化在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大、中学校的入学率较低,特别是在农村,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甚至还为上学而犯愁。②不同步的情况:文化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呈正比例关系。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都有超越经济制约而相对独立发展的事例。如,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但却出现了许多至今罕有其匹的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又如,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根本不可能与现在同日而语,但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是我国文化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但到一定程度时,则会赶上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形成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这种情况表现在某些新兴城市,如广东深圳市,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于其他地区,但文化事业的发展曾相对滞后。近些年来,深圳市注重文化建设,把文化的发展放到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使文化发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已取得显著成效。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注意:(1)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简单地说就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简单地说就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2)文化已成为发展国家间关系的重要载体如中法、中俄、中韩互办“国家年”“文化年”,推动了中外双方合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1)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从原子弹到神舟载人飞船……科技水平……精神状态……“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神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你能从科技水平和精神状态两方面说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吗?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正确区分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霸权主义三个概念(1)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一般是与公共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单位则主要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2)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构成文化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文化主体的劳动者;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文化生产力的提出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3)文化霸权主义就是指否认别国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认为本国的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妄图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课堂小结文化与经济、政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决定作用(2)反作用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1)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1、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课堂练习B2、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A3、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B4、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解析]回答该题要紧密结合材料,将材料中的三条措施与课本知识相联结,找出对应的理论依据。[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与经济以重大影响。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3)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5.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农业科技贡献率(%)每万人农村人口农业科技人员数(人)中国发达国家中国发达国家4870~801.740[解析]此题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解答此题,必须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展现代农业”两个方面思考并组织答案。第一,从文化的力量说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实意义;第二,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说明农民素质提高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与经济以重大影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