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货膨胀与经济高增长※――对当前持续走高的CPI的思考(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王泽萱611130)在以往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通货膨胀是经济衰退的表现。因为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点。比如二战期间,德国国内货币发行规模大大超过流通的需要,造成物价上涨,人们手中的货币转眼间如同废纸一般,德国经济也因此而衰退。中国在内战期间同样如此,堆积如山的法币却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变得一文不值,等等。不胜枚举的实例都证明了这一点。而在今天的中国,事实好像向相反地方向运动。就是在一般情况下太阳都东升西落,但在坐飞机时就有看见太阳西升东落的可能一样。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一般地认为通货膨胀会使一个经济体面临衰退,而不是增长。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中已得到很好的实验证明。但在中国,却得出相反的结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共存,而且在最近两者都有了提高。那么这种现象正常吗?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种情况?能长期持续下去吗?一、通货膨胀有利于发展的理论支持首先,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中给出了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理论。其中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这也是许多经济学家长期坚持的看法:温和的爬行的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①对比下面CPI和GDP变动图象『图1与图2』,可以看出近期的通货膨胀上升与经济增长的上升正好反应了以上理论观点06~07CPI变动情况0123456782006年9月2006年10月2006年11月2006年12月2007年1月2007年2月2007年3月2007年4月2007年5月2007年6月2007年7月2007年8月2007年9月2007年10月CPI变动系列1※作者:王泽萱,经济学院06级经济学基地班图1近年GDP增长率9.81010.210.410.610.81111.211.411.62005年9月2005年11月2006年1月2006年3月2006年5月2006年7月2006年9月2006年11月2007年1月2007年3月2007年5月2007年7月2007年9月GDP增长率系列1图2②在来看就业,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互相关关系;图3而近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1』年度0304050607失业率4.34.24.24.14.0表1正好支持了菲利普斯曲线,即高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高就业率)以上两点从实践上证明了前面的理论。故理论上为“双高”提供了支持,即它是一种正常现象。其次,CPI的变动反应通货膨胀的变动。中国当前的CPI上涨有其内在原因①不是全面性的涨价。上涨部分主要是原材料及食品价格上涨。原材料方面: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预计今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万亿美元。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如能源、矿产资源。而这些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近期受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的商品成本增加了,成本的增加最终反映在商品价格上。故中国近期CPI的上涨受国际影响。②食品类商品长期处于低价水平,价格上涨的内在动因一直被政策性手段压制,而近期由于受猪肉供给短缺引起的价格上涨影响,出现连锁反应,大部分食品类商品价格由此开始了疯狂的上涨。这是CPI上涨的原因之一。最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个经济体系以工业为主,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科技水平上。相同行业我们的能耗水平高于发达国家,生产同一商品的能耗越多,其成本就越多。能源比如石油价格的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就更大,物价也会因此加速上涨。二、考察经济增长的因素以上解释了通货膨胀的合理性,再来看经济的增长。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可以分别分析当前这些因素的变动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由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是巨大的投资带来的。但是过分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来带动经济的增长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当经济规模已经很大时,投资虽然也在增长,但他的比重在不断减小,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来看。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投资国,其吸收的外资比中国多几倍,但投资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不到15%。到此我们已看到投资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是有一定限度的。正是因为如此,近几年国家也一直强调促进国内消费,以带动经济更理性更健康的发展。再来看出口,经年出口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是我国GDP的三分之一。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促进了就业,但大量出口的同时,没有相应的大量进口,从而导致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引起了相应的诸多国际争端。另一方面,贸易顺差给人民币带来了升值压力,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顺差进帐,使外汇储备增加,但人民币升值又带来了外汇的缩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不能让国民辛苦的血汗钱白白的流入到他国手里。这不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呀。从这一层意思上讲,应寻找更好的贸易方向,通过贸易使我们自己享受更大的好处。不能依靠盲目的贸易数量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而没有给国民带来真正的利益。一直以来,我国国内的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紧缩,高储蓄一直是不正常的经济现象。扩大内需始终是经济健康增长的法宝。一个经济体其国内消费如果能占到GDP的大部分,那么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动始终是有限的。比如WTO对一个国家施行贸易惩罚,而且惩罚是严重的,那么这个国家的贸易如果在GDP中分额很大,这个国家将面临倒退;但贸易在GDP中的分额很小或者说不大,那么对这个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是有限的。或许只是增长放慢,但一般不会造成倒退。美国作为第一大经济体,贸易量是世界上最大的。但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不到10%的比例。故一般地经济纠纷很难对其形成影响。美国之所以能抵挡住大量的不利因素,其保证就是强大的国内消费,超过GDP70%的国内消费,是他作为一个后工业国家,一个最先进的国家,在已经拥有如此庞大规模经济总量时,还能以较快的经济增长(美国的经济增长始终领先于具有相同水平的欧洲)发展的原因。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内,国内消费远比不上贸易总量,如果最终使贸易在GDP的分额中减小到30%以内。那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段路就是我们能保持高增长的空间。国家宏观政策一直强调扩大内需,加上消费思维的改变,使国内消费有了很大的增长。消费的增长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这也说明了近期的高增长是合理的。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投资和出口的贡献最大。作为第二投资大国,吸纳了大量外来资金,作为第三大贸易国,每年贸易额以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投资和贸易对一个工业开始起步的国家来说是增长的保证。另一方面,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其通货膨胀率肯定是相对较高的,最明显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出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将面临倒退。很多新兴工业国家也经历了这样的时期,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三、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例子韩国、新加坡就是这些新兴工业国家的代表,这些国家现在也同样在建立完善自己工业体系的时候经历了高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他们也同样吸收了大量外资,同样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国家。我们通过他们当时经济的一些数据可以更明晰的发现这样的结论。韩国1987~1996GDP与CPI的变化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GDP增长率13.012.46.49.59.15.15.88.69.07.0CPI上涨率3.07.15.78.69.36.24.86.24.35.0新加坡1990~1999GDP与CPI的变化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GDP增长率8.86.76.010.410.28.97.07.83.04.5CPI上涨率2.43.42.32.33.11.71.42.03.23.3由上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发展都是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通货膨胀一般都大于2%这个数字(新加坡是一个发展相对早一些的国家,所以通货膨胀要低一些),而中国只有最近一段时间通货膨胀才有所提高,但都小于韩国相同历史时期的水平。故对于现在这个通胀水平是可以接受的,并不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或倒退)。另一方面,没有一个国家是在通货紧缩的背景下能大力致力于经济的增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市场潜力被发挥到接近极限。因为当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得到充分发掘时,如国内消费的比重占到GDP70%以上之后,就很难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增长。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竞争多,市场因素更复杂,特别是面对劳动力价格低的国家,在劳动力价格上明显处于优势。这一点在韩国很明显,他的通货膨胀率一般都大于4%,这个水平比中国多年的水平高得多,而且韩国的波动特别大,但他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可一定的通胀水平下,是适合经济的发展的。对通胀水平的评估,不能局限于追求发达国家的低水平,我们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当然各种经济运行指标肯定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发达国家都力争低通货膨胀,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也是相对较低的。而我们完全可以实行相对发达国家高一些的通胀水平,这也是适合实际发展需要的。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工业开始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离充分的程度还很远,除了国际市场上成本优势外,国内市场也是增长的空间。很多国家消费不足,不到GDP的30%。这就是他们能在高通货膨胀下,经济高增长的宏观原因。这种“双高”现象在工业起步条件下的国家很明显,而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双高现象渐渐消失。成为发达国家的情况。所以,通货膨胀理论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同学派所选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特别是理论的主流是发达国家,故更适合那些国家。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目标、环境与他们不同,有其自身因素。比如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鼓励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利器。如此多的消费者,任何一种商品(特别是食品,因为现阶段食品在支出中的比例还很大)价格的变动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结论:一、当前我国确实有相对以前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但这个水平不会对我们经济的大好发展形势造成影响,但我们应当正视通胀,时刻关注它。防止通胀的恶性发展。对当前的状况不应该过渡实施紧缩政策。二、目前的通货膨胀不一定对中国有害。在中国,应该有一个更好的衡量标准。6%的CPI他不完全代表通货膨胀率,因此,对当前来说就不一定是严重的通胀。也许是合理的。三、做好通货膨胀预期,防止因某种产品物价变动带来的连锁反应。对低价行业如农业应逐渐提升价格,制定长期提价政策,切勿在一个时期以不能承受的价格集中于短期去实现所追求的结果。(责任编辑: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