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集聚通用5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集聚通用5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第一篇】四年前的一天,乌云低沉,在印度卡纳塔卡邦的一座悬崖边,19岁的吉奥蒂拉久无比绝望。早年,他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后来找了一份搬运工的活计,累得要死却收入极低;他爱上了同村铁匠的女儿丽莎,却遭到无情拒绝,丽莎说:我不可能与一个搬运工生活一辈子。伤心欲绝的吉奥蒂拉久跑到悬崖边,准备像扔一块石头一样,把自己扔下去。结果,他真的那样做了。在峭壁前,他的身体成为自由落体,然而,峭壁上突出的一根树枝却挂住了他的衣服。像秋千一样在半空晃荡的他,回想着刚才的濒死体验。那是一种冰凉而恐惧的感觉,其实并不好受。这时,从峭壁上传来一阵吱吱的叫声。那叫声,他很熟悉,是他的宠物拉兹的呼唤。拉兹是一只被他豢养了一年的小长尾猴,不知道什么时候它竟尾随至此。看见主人挂在悬崖下的半空中,小猴拉兹敏捷地沿着岩壁下到主人的身边,眼里露出哀怨的光芒。吉奥蒂拉久顿时热泪盈眶,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并不孤单。他改变了想法,决心活下去,哪怕为这只猴子也要活下去。于是,吉奥蒂拉久对拉兹说:走,我们上去!拉兹听得懂主人的意思。它灵巧地攀爬着岩石缝隙,三窜两跳地就爬上了峭壁,回头望着自己的`主人,仿佛是在说:就这样,上来吧。拉兹的动作给了吉奥蒂拉久很大启发,他把手指深深抠进岩石缝隙,双脚登住崖壁上的石头突起。多年一直从事搬运工作的他,手臂和腿部的力量非常大,这个时候,这种力量帮了他大忙。一步接着一步,他终于慢慢地爬上了悬崖。小猴拉兹兴奋地在他的身边窜跳。坐在崖边,喘着气,回望陡峭的崖壁,吉奥蒂拉久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也能够漂亮地做成一件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内心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吉奥蒂拉久的生活。从此,他每天干完活后,就带着小猴拉兹,来到悬崖边,练习攀岩。他以拉兹为师,认真观察它攀岩时的动作,琢磨它的技巧,然后,把心得变为实践,反复模仿和练习。在艰苦的练习中,他感到无比充实和满足。就这样,四年过去了,在悬崖峭壁上,吉奥蒂拉久终于也能够灵活得像一只猴子。2011年2月,无意中吉奥蒂拉久看到一则电视广告,得知首都新德里将举行全国跑酷比赛。从电视中,他看到一帮和自己一般年岁的青年把城市的墙面和屋顶当做训练场,在上面攀爬、跳跃,做着各种高难动作。吉奥蒂拉久这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一种叫做跑酷的极限运动,居然与自己四年来所练习的内容不谋而合。那一天,他兴奋异常,决定到新德里去参加比赛,一展身手。两个月后,印度全国跑酷大赛在新德里举行。比赛中,吉奥蒂拉久熟练地一个接一个表演着自创的高难动作。他徒手在墙壁上进行动态跳跃,在高桥边沿做着倒挂金钩,甚至一手抠住墙缝在12米高的墙面上翻转360度。这些匪夷所思的高难动作,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最终,23岁的吉奥蒂拉久毫无悬念地夺得大赛冠军,并荣获了“印度攀爬之王”的美誉。如今,吉奥蒂拉久在他的家乡卡纳塔卡邦开设了一所跑酷学校,专门向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传授墙面攀爬的高难动作。另一位美丽女孩艾西瓦娅也成为了他的女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吉奥蒂拉久怀抱他的宠物猴,动情地说:“感谢拉兹,是它让我看到了生命的美好。我现在终于明白,无论多么平凡的生命,都有可能成就一段传奇,只要他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第二篇】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第三篇】名人事迹是提振信心的最好榜样,有哪些古人自强不息的典故?范仲淹勤奋读书。据史料记载,他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只能喝粥,冬天煮好粥,让它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他朋友知道后,给他送来吃的,他就随食物腐坏,也不碰,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最后终于有所作为。还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最终以纵横之术游说诸侯,与张仪名扬诸侯之间。还有宋濂,幼时家贫,但是好学,向地主家借书抄写,冬天冻得手指不能弯曲,也义无反顾,最终成为明朝文章三大家之首。还有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陈平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最后介绍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他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第四篇】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在济南出生。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其二是“当代保尔”。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第五篇】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在济南出生。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其二是“当代保尔”。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