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资寿险公司盈利模式及转型研究姓名:许铁芬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韦生琼;彭绍兵20050401中资寿险公司盈利模式及转型研究作者:许铁芬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参考文献(38条)1.主要参考文献2.孙祁祥体制转轨使其的中国保险业19993.李刚寿险经营论19964.周永亮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20015.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利润模式20026.罗岷组织管理论20037.迈克尔·波特.陈小悦竞争优势19978.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19979.李秀芳中国寿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研究200210.孙祁祥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200011.陈文辉2003中国人身保险发展报告200412.黄明华保险市场营销论200313.范恒山.管理年中国保险市场199914.克拉森利润力:企业提高利润的学问200415.陈凌云利润点--优化企业赢利模式的黄金指引200416.琼·玛格丽塔.南·斯通什么是管理200317.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报告:1979-2003200418.卓志人寿保险的经济分析引论200119.英勇胡桃壳里的保险帝国200320.布拉顿伯格.纳尔巴夫合作竞争200021.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发现利润区--战略性企业的设计为您带来明天的利润200022.赵湘怀论中资寿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学位论文]硕士200323.张大文新经济条件下资源整合模式探索——万科公司资源整合模式的实证分析[学位论文]硕士200224.曹德骏中国家族企业生命的战略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325.蒋新伟我国保险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226.庹国柱.朱俊生论当前保险发展与风险防范--从保险泡沫论说起[期刊论文]-保险研究2004(12)27.从正保险资金进退维谷2005(02)28.徐征.赵玉欣.胥建平国资寿险公司服务技能面临挑战——千户保户问卷调查情况分析[期刊论文]-海南金融2003(2)29.王波.彭亚利再造商业模式30.2004年以来保险资金入市相关政策规定2005(03)31.石盛林优化企业物流系统--一种盈利模式的分析[期刊论文]-机械管理开发2003(4)32.周石保我国寿险企业营销策略创新研究[学位论文]硕士33.中国保险年鉴(1982-2003)34.中国金融年鉴(1982-2003)35.查看详情36.查看详情37.查看详情38.查看详情相似文献(2条)1.学位论文徐红永我国寿险公司盈利模式研究2006近几年,作为新的朝阳产业的寿险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种中资、外资和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但谁能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商机,成为竞争的优胜者?战略的正确与否成为成败的前提,盈利模式的选择成为各类寿险公司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新兴寿险公司能否在分析其自身的竞争力基础上,“扬长避短、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梯次推进”是他们能否抓住行业战略机遇期,壮大自己的关键。本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寿险业发展了历程、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即而从提升寿险公司竞争能力的角度阐述了寿险业盈利模式研究的意义;在该章的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盈利模式的特征、类型和内容等三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盈利模式的研究做了概括的描述,本章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的说明。本文第二章从利润分析模型方面确立了盈利模式的基本分析模型。在该部分,文章首先对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含义及差异进行了界定,然后描述了一般利润模型的基本要素及其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寿险公司的特点,对寿险公司的利润模型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该部分结合中国寿险公司的实践,总结出八种寿险公司盈利模式。在每一种盈利模式中,首先对盈利模式的内涵做出解释,并绘制出模式图表,然后对保险行业的应用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盈利模式的关注点和规避点进行概括说明。文章第四章是关于寿险公司盈利模式比较与选择策略的研究,根据自己对理论的研究和保险公司实践的总结,总结出五种影响寿险公司盈利模式选择的因素,然后对每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寿险公司如何选择盈利模式给出了具体建议。2.学位论文胡楠寿险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实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问题与对策2007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构成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在企业内部的广泛存在,契约又是不完备的。利益相关者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含量问题的博弈,最终促使会计准则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但是,由于会计准则的技术性特点,会计准则不但不可能完全消除盈余管理,在特定环境下还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的主要变化之一是新发布了四个与金融工具有关的会计准则(下文统称为“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导向,在金融工具的分类、公允价值计量和减值测试等方面需要企业做出更多的职业判断,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本文首先对论文选题背景、国内外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作一简要介绍,为以后章节的讨论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支持。然后从寿险公司的盈利模式、资产结构特点及主要监管指标出发,说明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对寿险公司财务信息公允表达的重要性。接下来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介绍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后可能对寿险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偿付能力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金融资产分类、公允价值计量、减值测试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规定,剖析寿险公司可能利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三种主要手段。最后针对实施金融工具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以及2007年初中国人寿、平安保险相继登陆A股市场,不仅预示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预示着对保险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中,会计监管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寿险公司的公开上市,投资者也将对寿险公司财务报表的解读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一切都使与保险公司有关的会计研究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国内会计界对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的研究甚少,在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之初,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无疑是寿险公司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d643fdf-d86c-4178-ad1b-9e3400c33b9a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