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水平的研究姓名:李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薛光;李延喜20081201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水平的研究作者:李鹏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成佩剑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2009经典的财务理论,如MM理论,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外部资本和内部资本可以互相替代,因而其投资行为并不受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只与企业的投资需求有关。但是现实中的市场并不是完美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代理问题的存在使得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两者并不是完全替代的,企业的融资能力总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投资行为。理论上说,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取决于企业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代理成本。如果信贷市场越完善,企业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就越低,那么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也就越小。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办法之一是发展机构投资者。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机构投资者拥有职业分析团队,其信息分析和挖掘能力都远胜于一般参与者,对于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有较大的动机去挖掘上市公司信息,从而减轻信息不对称状况,且从公司角度而言,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也有助于信息传播,从而间接减轻信息不对称。另外,机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和公司的外部控制权市场参与公司治理。因为资金实力雄厚,机构投资者拥有上市公司较多部分的股票投票权,然后以股东的身份参加股东大会,向上市公司提出问题,对上市公司的运作发表评论,并向股东大会提出建议报告。较大的持股比例使得机构投资者在股东大会上拥有较多的表决权,其推举的董事人选通过的几率较高,以内部人的身份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可以降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代理成本,甚至防止大股东之间的串谋行为,进而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如果信贷市场越完善,企业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就越低,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越好,那么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也就越小。另外,在上市公司负债结构中,长期负债受信息不对称影响更大,如果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参与公司治理降低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那么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其长期负债比例将越高。顺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作用的研究脉络,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理论上,本文首先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在减轻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中所扮演的作用,然后,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角度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减轻作用。实证部分,本文并没有采用国内很多学者使用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系数作为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而是使用了新的代理变量,结合2006-200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将其按照企业产权类别、所处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的不同分组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所扮演的作用。由于自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文在回归的时候选择的是岭回归以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最后还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确能够通过减轻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进而减轻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的企业,其长期债务比例越高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功能有其局限性,在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企业规模大或者企业所处金融市场相对发达的样本中,机构投资者能显著的减轻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但在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企业规模小的样本或者企业所处金融市场并不发达时,机构投资者所起的作用相对并不明显。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减轻作用主要受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制约。机构投资者拥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和上市公司价值的提升空间都制约着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机构投资者监督和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能性和动机就越大,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减轻作用也就越明显。当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越大,其从公司价值提高中获得的收益将相应降低较多,监督的可能性和动机就越小,对融资约束的减轻作用也就越弱。机构投资者进行参与公司治理时,公司价值提高得越多,其监督的动机就越大,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减轻作用也就越强。为了更好的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我们认为:应该加快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增强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话语权;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为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提高良好的环境;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适当降低国有股比例。2.会议论文李焰.张宁集团控股股东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实证分析2006本文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控股股东及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显著高于非集团控制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水平;自然人控制的集团所属的上市公司比国有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问题;集团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分布与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形,反映出随集团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的变化,其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程度有所不同.3.学位论文林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关系的实证研究2008长久以来,学术界对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的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学者认为,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比较高;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是非单调的。本文以1998-2005年沪深股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融资约束判别方法来度量融资约束程度,考察了公司治理和现金流正负这两个因素对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关系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1)全样本情况下,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比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结论与FHP(1988)相一致。(2)公司治理比较好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公司治理比较差的情况下,中等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比高、低融资约束企业低,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呈U形。(3)当公司的现金流为正时,高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比低融资约束企业高;当公司的现金流为负时,高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比低融资约束企业低。上述发现表明,信息不对称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公司治理因素和现金流正负因素可能是导致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重要因素。本文的改进及创新体现在:(1)提出了一种新的融资约束判别方法来度量融资约束程度;(2)引入了公司治理和现金流正负两个因素,检验了公司治理和现金流正负这两个因素对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关系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研究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充实了国内关于融资约束下企业投资理论的研究,而且也为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等提供了理论指导。4.学位论文徐蓓我国企业集团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研究——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的视角2008当今社会,企业集团正扮演着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竞争的一种必然趋势。相对于独立经营的公司而言,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建立内部资本市场,将集团成员公司的资源在集团范围内进行配置,以提高企业资源在集团内部的使用效率,降低融资交易成本,改善集团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体系不发达,资本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企业外部融资渠道不畅,我国的企业普遍面临较为明显的融资约束问题,许多企业集团寻求建立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的内部融通,以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压力,但为了解决集团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往往出现集团母公司过度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导致下属上市公司资金被掏空,利用内部资本市场解决集团公司融资约束问题的初衷导致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核心--上市公司失去融资能力,陷入融资约束。本文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这一角度,研究我国控股企业集团利用内部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安排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关系,以找到我国企业集团对所控股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占造成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状况的股权结构特征。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内部资本市场的角度对企业集团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对国内外有关内部资本市场以及股权结构与融资约束的相关文献回顾和总结。第三章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导致融资约束形成的理论分析,旨在探寻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机理,为分析股权结构与融资约束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对股权结构与融资约束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研究假设,为实证检验我国集团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运用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集团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关系,通过正确选取样本、定义变量、设定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并把样本分成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和非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两个子样本进行研究,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进而分成国有集团控股、民营集团控股和其他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三个样本组进行研究,回归分析的结果较好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第六章综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探索不同股权结构特征下的融资约束程度差异,反映不同性质集团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利益侵占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会议论文田洪红.谭伟民.邵希娟不同融资约束下企业投资依赖内部现金流的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2007本文采用银行给企业贷款的评价标准从综合财务状况和企业规模两个角度对样本进行分类,围绕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投资对内部现金流依赖程度、产生投资依赖内部现金流的原因等问题,以沪、深两市480家制造业公司2005年的数据为对象展开实证研究,发现:按照综合财务状况分类,财务状况差的公司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最弱,即使在外部融资约束程度很高的情况下,这类公司也倾向于外部融资;按规模分类,规模较小的公司投资依赖内部现金流的程度比规模大的企业更大。6.学位论文陈侃融资约束下上市公司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关系研究2006随着资本结构理论的不断发展深入,近年来融资约束下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下,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和交易成本等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内外部融资成本会产生差异,因此,在为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企业会一定程度地依赖和偏好其内部现金流。并且,由于不同企业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程度不同,因此在企业的投资对现金流的依赖程度方面,不同的企业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融资约束下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关系为研究主线,以我国沪深两市34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0-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结合我国国情,分别选取利息保障倍数和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作为衡量融资约束程度的替代变量,通过对全样本以及分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处理,多角度、深层次探讨了融资约束下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与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问题,揭示了上市公司在面临不同程度的外部融资约束时,内部现金流的波动对其投资活动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就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公司的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投资随着内部现金流的增减而相应增减。并且融资约束是公司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关系产生的最主要原因。(2)在以利息保障倍数作为融资约束的分类标准下,利息保障倍数越低,说明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强,公司投资越依赖内部现金流。(3)在以连续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融资约束的分类标准下,净资产收益率越低,企业再融资能力越弱,而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性反而越低。7.期刊论文张宁.ZHANGNing集团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