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公示催告程序属于(特别)程序。2.民法和民事诉讼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3.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和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经人民法院认可和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的诉讼,是(共同诉讼)·4.在代表人诉讼中,由人数众多的一方当事人推选或者商定产生的,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从而维护全体当事人及自身民事权益的人,是(诉讼代表人)。5.法院、诉讼参加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行为时,依法应遵守的期限,为民事诉讼中的(期间)·6.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一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利害关系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将来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情况,在诉讼前或者诉讼中作出裁定,对一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利害关系人一定范围的财产或者与争议有关的财产采取措施,限制其处分的一种法律行为和法律制度,是(财产保全)。7.第二审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的案件,上诉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负担。8.民事主体向法院提出司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请求为(诉)·9.在民事诉讼的实践中,当事人对本证提出反驳,证明对方当事人所提的本证是虚伪的、不合法的。这种反驳叫做(证据抗辩)。10.人民法院通过对原告起诉的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决定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叫做(受理)。11.我国的民事诉讼为(两审)终审。12.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来源于(诉讼地位)的平等。13.第二审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的案件,上诉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负担。14.法院和诉讼参与人会合在一起共同为诉讼行为的时间叫做(期日)。15.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原告为被告,向法院提出独立的反请求,被称做(反诉)。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A)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A.十B.十五C.三十D.三个月2.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B)。”A.拘留B.拘传C.缺席判决D.判决其败诉3.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通常适用的最基本的一种诉讼程序,是(D)。A.督促程序B.特别程序C.简易程序D.普通程序4.对票据持有人丧失票据进行补救的一种程序是(D)。A.特别程序B.督促程序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D.公示催告程序5.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的期限为C)。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6.重大涉外案件的一审法院是(B)。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7.以下属于诉讼参加人的是(A)。A.当事人B.证人C.审判人员D.代理人8.人民法院依法对必须出庭参加诉讼的被告人,迫使其到庭而采取的强制措施是(D)。A.拘留B.拘役C.传唤D.拘传9.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C)日内立案。A.3B.5C.7D.910.以下做法错误的是(C)。A.庭审笔录当庭宣读B.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被告知在五日之内阅读C.庭审笔录不能改动D.庭审笔录要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三、多项选择题1.广义的诉讼,以(BCD)作为诉讼的三个基本阶段。A.侦察B.起诉C.审判D.执行2.委托代理人,是指接受(ABCD)的委托和授权,代为诉讼行为的人。A.当事人B.法定代理人C.法定代表人D。诉讼中的第三人3.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与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区别在于(ABCD)。A.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只能由人民法院实施B.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适用的对象是不特定的C.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D.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主要是排除性的,排除妨碍诉讼的行为,保障诉讼的正常进行4.民事诉讼证据必须具备以下(ABCD)条例:。A.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B.必须是与案情有内在联系的客观事实C.必须是法律允许作为诉讼证据的客观事实D.必须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的客观事实5.法庭辩论的程序有(ABCD)。A.原告及其代理人发言B.被告及其代理人答辩C.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发言或答辩D.互相辩论6.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ABC)。A.重大涉外案件B.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C.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D.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应该由本法院管辖的案件7.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人民法院负责调查收集的证据包括(ACD)以及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自己收集的其他证据。A.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B.当事人申请鉴定、勘验的证据C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鉴定、勘验的证据D.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矛盾、无法认定的证据8.当事人对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不服的,(AD)。A.必须履行B.可以上诉C可以抗诉D.可以申请再审9.上诉人可以是(ABC)。A.共同诉讼人B.第三人C诉讼代表人D.诉讼代理人10.不准上诉的判决有(ABC)。A.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事判决B..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的第二审民事判决C.按特别程序审理而作出的第一审民事判决D.按审判监督程序审理而作出的第一审民事判决四、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其他人参与民事诉讼时,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解决民事纠纷,保护合法权益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2.代表人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人数众多,由其中的数人作为代表进行诉讼,其他的当事人则不参加诉讼程序,但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仍然及于全体的诉讼。3.证明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和在无法证明时,要承担败诉责任。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受民事诉讼法调整的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5.既判力:是指生效民事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双方当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强制性通用力。6.主管:作为学术概念,一般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范围。7.期间与期日:期间又称诉讼期间,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期限。期日,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会合进行诉讼行为的日期。8.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当事人起诉后申请执行前,为保证将来的判决能够得到顺利执行,而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其处分的强制措施。9、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10.证明:指人民法院,诉讼参加人及证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依照法定程序,提供、收集证据,审查核实判断证据,运用证据查明民事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11.证明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和在无法证明时,要承担的败诉责任。12.质证:是指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由诉讼当事人就法庭上所出示的证据材料采取询问、辨认、质疑、说明、辩驳等方式,以在证据的证明力等问题上对法官的内心确信产生影响的一种诉讼活动。13.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14.缺席判决:即在开庭审理时,一方当事人未到庭,法院仅就到庭的一方进行调查、审核证据,并对未到庭的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后,依法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15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人民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所适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16.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及人民法院基于当事人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一审未生效裁判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程序。17.审判监督程序:是依法定程序,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进行查看和监督,以保证案件审判质量而适用的一种审判程序。18.民事判决: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审理完结时,查明并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行使国家审判权,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权威性判定。19、民事裁定,人民法院对民事审判和执行程序中的问题以及个别实体问题所作的权威性判定。20.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所适用的特殊审判程序21.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要求债务人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的申请,以支付令的形式,限令债务人在特定期限内履行义务的特殊程序。五、问答题:1.抗诉的条件。(1)由有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提出;(2)只有出现法定情况,人民检察院才能提出抗诉。①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②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③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④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3)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抗诉权。2.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的原则包括:(1)自愿原则。自愿原则包含程序上的自愿(即双方当事人自愿申请以调解的方式解决争议或者双方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争议)和实体上的自愿(即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2)真实原则。要求人民法院查清当事人双方争议的基本法律关系。(3)合法原则。一是程序合法,依法定程序进行;二实体合法,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定规定。3、处分原则的含义和内容。答: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自由支配自己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准则。内容:1、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处分权;2、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3、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4.回避制度的含义和回避的对象。答:回避制度,是指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退出本案审理活动的一种审判制度。回避的对象:审判人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5.根据民事诉讼理论,诉讼管辖的分类。答:(1)、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2)、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3)、共同管辖和合并管辖6.诉讼代表人与共同诉讼人的区别。答:首先,代表人诉讼中,只要推选诉讼代表人,其他共同诉讼人可不必亲自参加诉讼,而共同诉讼人必须亲自参加诉讼。其次,诉讼代表人实施的诉讼行为,除法律规定必须经过被代表人同意才对其发生效力以外,原则上对当事人全体有效,但是共同诉讼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在必要共同诉讼中,原则上只有经过其他当事人的承认,才对其他当事人生效。在普通共同诉讼中,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生效。7.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异同。答:(1)、参加诉讼的根据不同;(2)、诉讼地位不同;(3)、享有的诉讼权利不同;(4)基本原则、参加诉讼的方式不同。.8、民事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的条件。答:(1)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2)必须是与案情有内在联系的客观事实;(3)必须是法律允许作为诉讼证据的客观事实;(4)必须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的客观事实。9.民事诉讼证据的理论分类。答:(1)按照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2)按照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系,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3)按照证据是否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出及其所能证明的事实,证据可以分为本证和反证。10.民事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答: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11.根据《若干规定》的解释,“新的证据”是指哪些情形。答:(1)一审程序中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2)二审程序中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3)《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12.起诉的要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