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重构创新探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重构创新探析(姓名:曹玲玲学号:081702050班级:08金融)【摘要】:我国渐进式的改革路径要求在改革初期保持休制内国有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财政无力向国有经济注资的情况下,国家建立起单一垄断性的金融产权结构,给国有经济以金融资源的支持。随着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单一的国有金融产权格局已不再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民间金融作为一种制度供给,更适于非国有经济多层次的金融需求,而且对整个金融体制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其融资难一直是发展的瓶颈。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出路。本文从我国金融制度框架和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关系及其制度缺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金融创新,重构民间金融市场,以充分发挥其在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中的最大效用。【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民间金融重构风险资本民间金融是相对于正式金融而言的,是指个人、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它是尚未纳入政府监管的、未取得合法地位的金融形式。民间金融是非正式金融的一部分,是对正式金融的一种补充。我国民间金融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参与主体和资金来源的民间性。参与主体主要是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信贷活动的参与人,大多来自于民间,比如私营中小民营企业、个人等。二是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的民间金融形式呈现多样,包括: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合会、典当行、私人钱庄、私募基金等。三是发展迅速,中小民营企业为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资金,但是又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这样就对民间金融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由于利益的驱动,大量的民间资金为这种求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供给。四是利率灵活,但是较高利率一般是借贷双方根据具体的情况商定,一般高于官方利率。利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借款人的经济实力、借款时间等。一、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一)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活动十分活跃,民间金融规模逐渐扩大。根据2004年12月由中央财经大学地下金融课题组对全国20个省份进行的首次实地调查,2003年,全国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450~8300亿之间,相当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增加额的近3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报告统计,2005年,我国金融管制体外的民间融资测算为9500亿元,相当于GDP6.96%左右,相当于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以上调查数据充分表明,现阶段我国民间金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流通领域方面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二)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1.现行的金融压抑政策是导致民间金融快速发展的政策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对利率进行管制,尽管近年来国家允许利率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但浮动范围不大,远未达到金融自由化的要求。在这种金融压抑政策之下,储蓄者为了避免损失,不得不进行自主投资或通过民间金融组织贷款,因为自主投资的利润率或民间金融的利率远远高于官方存款利率。对于民间小额借款者来说,到大银行进行借款,其利率成本较低,但其它隐形成本却是高昂的;而通过民间借贷,其利率成本虽然较高,但其它隐形成本却很低,两相比较,后者效率较高。这就是民间金融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民营经济的持续崛起是民间金融快速发展的需求原因。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求民间融资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非国有经济对GDP贡献率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已达74%,国有部门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只有24%。3.国家发展中小银行步伐缓慢是民间金融快速发展的效率原因。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我国银行业一直处于大银行垄断的状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虽然合资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民间借贷需求的巨大缺口,但国家对银行业的限制依然很严格,与四大银行相比,合资银行、股份制银行等比例依然较低。因此,民间借贷的各种要求仍然难于满足。再者,民间借贷发生的频次高,每次贷款数额小,加上这些银行与借款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使得它们的交易成本非常大,因此,依靠四大银行、合资银行、股份制银行来满足民间的资金需求在效率上是极不合理的。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与融资瓶颈(一)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分析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并非我国独有的问题,但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存在特殊性,这主要是由其融资环境决定的。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构成了其融资困难的经济体制背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中小民营企业的经济地位日益增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转型的深入,经济体制内部隐含的一些矛盾逐步显现,中小民营企业的继续发展承受着日益严峻的形势,如内部的融资渠道阻塞、外部融资单一等,集中表现为融资困难。其次,我国金融体制的不足日益显露,构成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最突出的制度环境。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框架的布局性因素,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这样的框架下由于信用担保不完善、监管不够导致的信任危机等,加之其本身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度高等原因,很难从正规渠道的金融体系获取资金,制度性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化。最后,民间金融的广泛存在,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了一条便捷的融资渠道,但这样的融资却存在一定的畸形化和短视行为,造成中小民营企业民间融资环境的风险性(二)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瓶颈结合上述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其融资瓶颈主要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来看:从企业内部看,融资瓶颈在于其自身的弱点,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管理、技术等问题,从外部看,融资瓶颈主要在于法律、金融体制与政策、信息不对称等。由于我国金融体系自身的结构、发育程度等原因,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实际上越来越突出。具体而言,这些瓶颈表现在:第一,自身的不足与弱点。一般而言,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经营分散、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这导致了其信用受限,融资产生困难。第二,正规金融渠道的阻塞。中小民营企业贷款规模相对较小,其从正规渠道融资的代价较大,这显示了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融资特点与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不匹配性。同时,由于中小民营企业通常无力提供足够的担保抵押资产,银行惜贷问题严重。第三,金融担保机构不发达。由于中小民营企业信用受限,在担保机构缺乏、信用担保作用确实的情况下,其融资渠道变窄,融资难度加大。第四,从金融体系看,我国银行信贷市场上,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具有依赖内源融资、倾向于债务融资、规模小、频率高等原因,正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特定的融资需求。因此,缺少监管和引导的民间金融市场,使得整个体系的架构出现缺口,也成为融资困难的瓶颈之一。因此,考虑到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当前民间金融市场发展的不足,通过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统一构建和监管,将其纳入统一的中国金融体系框架内,是一条必然的选择,也是完善中国金融体系自身的要求。三、民间金融重构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互动关系(一)民间金融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积极影响1.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促进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往往是资金不足,而这种情况又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缓解。民间金融则为一些求贷不能的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了燃眉之急。2.民间金融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民间融资是一种合约双方自愿达成交易的市场化融资机制。合约双方之间信息高度对称,作为资金供给方的贷款人对借款人的资金用途和所投资项目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有利于其正确确定融资决策,并对贷款人在资金使用上予以实时监督。贷款人一般都是具有理性行为的“经济人”,由于其融资行为是在没有任何行政干扰的情况下主动作出的,是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因而这样一种融资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把资金投放到还款能力最有保证的个人手中或预期收益最佳的投资项目上。对借款人来说,由于资金供给方是个人,相应强化了其信用约束和还款责任,决定了其必须合理和高效率地使用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3.民间金融有利于监督管理和控制风险。民间融资的区域小,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款人事前对贷款人及其资金用途有较为详细的了解。贷中和贷后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动态跟踪,可以利用地缘、血缘等关系对贷款的使用进行监督,并对资金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因而其现实风险不一定很大。4.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形成互补效应,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发达国家相比,民间金融在我国发展的客观性和必要性显得更加突出。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所具有的互补效应也更加强烈。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城乡经济和金融发展极不平衡,这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同时,多种所有制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经营层次并存的情况在我国将长期存在,数量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和分布在广阔农村的当以亿计的农户的庞大的资金的需求的满足,相当一部分需要求助于民间金融,这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二)民间金融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消极影响1.民间金融的发展加剧了正规金融组织信贷资产的风险。对于既有银行贷款又有民间金融组织贷款的中小民营企业,由于民间金融组织与其关系更紧密,民间金融组织更了解那些中小民营企业,一般能够在官方金融机构追款之前先行追款。而且,在通常的贷款偿还中那些中小民营企业一般会先偿还后者。这无疑增加了正规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的偿还风险,降低正规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的价值。2.民间金融的发展容易导致信用危机。目前我国依然维持信用垄断制度,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作后盾,而民间金融组织不但没有国家信用作担保,甚至连基本的法律保证和法律规范都没有,因而其潜在的风险极大。其次,民间金融倾向于“高息揽款、高息放贷”的经营模式,据粗略统计,在某些地区,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发生率达到了85%,超高利率的发生率甚至达到了25%,这种模式是造成信用危机的一个重要前提。再者,民间金融缺乏存款保险支持,它们依靠的只能是自身信用,一旦民间金融机构倒闭,存款人受损。3.民间金融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多数民间金融的利率高于官方利率,甚至不乏高利贷,这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使原本就实力不大的中小民营企业承担过高的负债风险。综上所述,民间金融在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也存在着不足。本文所提及的民间金融重构,具体的涵义就是基于民间金融的特点和形式,从整个中国金融体系构建的角度,赋予民间金融以合法的地位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并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管,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服务于国民经济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当然,这在本质上属于金融创新。四、结论关系的同时,着重考察了民间金融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其风险性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第一,民间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则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出路,这是由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决定的。第二,我国金融体制设计的先天性不足构成了中小民营企业金融困难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广泛兴起民间金融市场的基本动因。第三,民间金融在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也存在着不足,这就要求赋予民间金融以合法地位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并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管,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统一构建。第四,从整个中国金融体系构建的角度,重构民间金融的发展,在本质上属于金融创新。五、政策建议1.制度规范是拓展民间金融发展的必要手段民间金融所具备的信息优势虽然能够有效地防范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但这种信息优势是建立在传统的亲缘﹑血缘的基础之上,因此这又把民间金融的业务活动限定在邻里﹑亲戚等特定的客户群中,实际上成为民间金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民间金融要想冲破地域限制并形成规模效应,必须朝正规制度约束的方向发展,即交易范围的扩大必将对民间金融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2.实行民间金融自主定价,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可采取下列措施:(1)扩大民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和信贷风险的补偿能力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