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融资优势分析作者:杨雯,YANGWen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山东,威海,264209刊名:甘肃理论学刊英文刊名:GANSUTHEORYRESEARCH年,卷(期):2007,(1)引用次数:3次参考文献(9条)1.韦伯工业区位论19972.马歇尔.朱志泰经济学原理20053.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19904.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国家竞争优势20025.胡宇辰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当代财经2004(11)6.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期刊论文]-金融研究2005(5)7.COASEThenatureofthefirm1937(4)8.SCHMITZHCollectiveefficiency:Growthpathforsmallscaleindustry1995(4)9.VANDIJKMP.RABELLOTTIREnterpriseclustersandnetworksindevelopingcountries1997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张飞基于社会资本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2009中小企业集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集群中的企业基本上都面临着融资难问题。据对浙江、广东等地企业集群的调查显示,在中小企业创办资金来源中,亲友借贷和自我积累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约占资金来源的50%-60%;来源于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则占总资金规模的30%;而来源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只占很小的比例。从调查的情况看,尽管中小企业集群利用非正规金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融资难问题,但这种基于非正式社交网络的非正规金融,对集群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撑作用是有限的,仍有95%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迫切需要融资模式的创新。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要解决集群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必须从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特征性质角度考虑,关注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所依赖的集群效应。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从社会经济学的嵌入性视角切入,运用博弈方法研究社会资本形成与积累的声誉机制,分析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效应,探索基于社会资本的中小企业集群的新型融资模式。同时通过对湖南省泪罗地区的企业集群的2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和计量回归模型,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对于集群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对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融资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资本确实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融资,缓解集群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结论如下:(1)集群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主要受企业家个人基本情况、企业的信用情况、企业的存续年数以及集群中小企业的合作程度等受四个因子的影响。其中,企业家个人基本情况荷载系数最大。(2)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集群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与社会资本呈现正相关。(3)集群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影响因子中,荷载系数最大的企业家基本情况因子对融资环境的影响很小,说明在银行信贷和民间融资过程中更加看重的是企业的基本情况。2.期刊论文刘蓬川对改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环境的对策思考-商场现代化2008(10)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对于推动中小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将很大程度地弥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环境仍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严重地制约着中小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对改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环境提出了对策建议.3.学位论文张水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2004融资难问题可以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社会各界人士都很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所以,继续探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论文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博弈分析、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即从中小企业的外围融资环境和中小企业本身两个层面,探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及相关对策.由于目前的相关文献大都是从宏观层面研究探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该论文着重从微观层面研究探讨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微观原因是:中小企业不了解、不善于利用各种融资工具;中小企业自身存在很多弱势致使金融机构对其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着重探讨了三类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展和融资模式创新问题,并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探讨了集群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包括集群中小企业的融资优势、融资模式,以及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集群结合的意义等等.此外,作者也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改善的措施和建议.从结构上讲,该论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是导论;第二部分(第二章)是问题的提出和分析;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的对策和建议.4.学位论文何启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200720世纪50年代以前,无论是经济理论界还是各国政府都认为大企业是规模经济和效率的代名词,大企业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此相应的自然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将会被排挤和吞并,最终遭到淘汰,因而,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实经济的发展却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随着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的变革,工业时代以规模经济为特征的大企业虽然在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也表现出非凡的活力。首先,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基本力量。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数量都大约占据90%以上的比重(日本和美国的比重都在98%以上),对新增GDP的贡献率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次,中小企业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力量。从中小企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在同行业中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对于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要求更高,这样就容易打破市场的垄断,促进市场的充分竞争。尤其是像我国目前还处于体制转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情况下,中小企业在市场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再次,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大部分的就业机会是由大企业提供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伯杰教授在其《美国大部分新的工作岗位来自小企业》的报告中,第一个对此提出质疑。后来一些英法的学者在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在经济危机或萧条时,大企业的失业人员往往被中小企业所吸收,因此中小企业还维护着社会的稳定。最后,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世纪的主要发明中的60%以上是由独立的发明人或小企业形成的。因此,若考虑到小企业在历史上的产出仅占20%的话,那么他们发明创造的“有效性”至少可以说是大企业的三倍。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小企业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但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的制度障碍和资源约束,处于“强势弱位”的状态,众所周知,外部金融资源的获得历来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西方学者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道德风险(Stiglitz和Weiss,1981)及信贷配给(DeMeza和Webb1992)理论出发,论证了中小企业融资受到约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各国都从本国实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扶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在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始终是推动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近年来其发展却遭遇严重的金融压抑。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非但没有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趋于宽松,反而随着后者的推进日趋窘迫。这一矛盾说明,中小企业金融问题具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内在规律,探索中小企业融资在效率与公平、市场机制与政策支持等矛盾中的应有地位,从源头上根治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这一现实问题,在理论归纳和模型推导的基础上,探究融资约束生成的原因,寻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实途径。文章从中小企业资金供求入手,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指出来自企业、金融机构与市场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表现为融资困难。要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必须多管齐下,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注重提升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从源头上消除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的方法论文对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关系融资与非正式金融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演绎,奠定了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基础。2、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一综合性的研究对象,理论分析从基本假设和现实假设出发,从总体上明确研究对象的理论目标。同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放松某些假设条件,就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进行规范分析,旨在提出某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路径。3、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进行回顾和比较,旨在获取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为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拓宽思路和视野。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形成机理。针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现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论证了融资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与融资交易后的道德风险是信贷配给的成因。由于在非对称信息的信贷配给理论中,S—W模型将利率作为信贷配给的唯一内生变量,但这并不能充分说明中小企业较之大企业更容易受到银行的信贷配给约束。因而需要对原有的信贷配给模型进行修正,将企业规模因素纳入信贷配给模型,去寻找企业规模在信贷配给中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的作用。内生化企业规模后的信贷配给模型,说明了企业规模与信贷配给程度的逆向关系作用。2、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函数。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关系到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获得性。本文在提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函数,从资金需求方、资金供给方与市场环境三方面分析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培育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路径选择。3、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单个企业融资约束的问题。本文针对企业集群的融资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小企业集群作为单纯中小企业个体的替代形式,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增进效应。一是基于社会资本网络而形成的企业集群,促进了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降低了正规金融的配给程度;另一方面企业集群的根植性和地缘性特征,便于集群内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减少了交易成本和信息搜集成本,因此,金融机构也愿意并积极参与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支持。中小企业集群可以看成是对资本市场高昂交易成本(或称货币资本稀缺性)的适应性制度安排。4、对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因素、制度性因素及其关联性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度演进的规律,从政府、银行和企业等方面提出制度改进和制度创新的可行路径及带前瞻性的思路。5.期刊论文张荣刚.梁琦社会资本网络:企业集群融资的环境基础与动力机制-宁夏社会科学2006(1)在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境的情况下,处于企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了企业集群融资的环境基础和动力机制,认为社会资本网络通过非正规融资推动了中小企业集群资金短缺问题的部分解决,在社会资本网络支持下的集群供应链系统也有利于集群企业融资渠道的贯通,两者共同促使集群内企业融资动力机制的生成,最终有助于企业集群获得快速、健康的发展.6.学位论文陈雪娜企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竞争合作博弈关系分析2007最近几年来,企业集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