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盘点一、力学部分力学是整个中学物理的基础和核心,历年高考中,力学分值所占比例较大,并有逐年提高比例的趋势,压轴大题大多为力学问题或与力学紧密联系的问题。(一)力学考点和知识结构解析力学分七个知识板块,如表中所示,这七个知识板块又可以归纳为三个知识体系: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1.静力学,即第一知识板块“力、物体的平衡”,考查方式有两种:单独考查和与其他板块综合考查。考查热点是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复习难点是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知识结构如图31.注意从弹力到摩擦力的那个箭头,它表示摩擦力与弹力之间存在条件关系;有弹力才可能有摩擦力,或者说有摩擦力必有弹力。因此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没有力的作用;可能有一个力,那一定是弹力;最多受两个力,即弹力和摩擦力。2.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三个板块。试题特点是:(1)直线运动主要是隐性考查,单独命题少,考查热点有加速度、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等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用。特别提醒考生注意两个推论:①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且等于物体加速度与时间间隔的平方的乘积,即Δs=aT2;②平均速度推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中央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vt/2=s/t=v0+vt/2.这两个推论不仅在处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时是必需的,在解有关位移→时间关系的问题时也有独特之处,记住这样一个思路:位移→时间→平均速度,试一下,是不是很简捷。(2)曲线运动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特点是知识覆盖面广,关联知识点多,大多与电场、磁场及机械能的综合命题,试题主观性强,综合力度大,与生活实际以及新科技联系紧密,尤其是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是考查的重点。难点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部分内容较多,知识面广,但多为Ⅰ级要求,没什么难点,但几乎每年必考。考查热点有:简谐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波的多解性和单摆的周期公式。本知识系统的结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展开,到特殊的运动实例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和平抛运动等;圆周运动、振动和波除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外,引入独立的描述方法,如圆周运动中的角速度、振动和波中的周期、频率、波长等。如知识结构图32.圆周运动、振动和波结构图略。3.动力学,包括牛顿定律、冲量和动量、功和能三部分,是力学乃至整个中学物理中考查的重中之重。考查特点是出题频率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既可以单独命题,也可以综合命题,通常有计算大题、压轴题。考查热点有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的结合、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分析判断,冲量和动量的矢量性,辨析冲量、动量、功的概念,动能定理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问题等,碰撞问题常常作为考查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切入点,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典型试题模型;力电综合问题也都集中在动力学知识系统,常见题型有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模型以及能量的转化问题等,有人说,在电场和磁场的有关问题中,除了描述电场和磁场的概念性问题外,其实就是力学问题,只不过是在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的基础上,增加的电场力、安培力和洛仑兹力而已,从力、电综合问题的角度看是很有道理的。综合运用动量和能量知识求解复杂的力学综合题是考试中的最难点之一,此外,弹簧牵连体和实验问题也是考查的一个难点。在方法上,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使用全过程法和分解物理过程,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是考生训练的重点。动力学知识结构如图33和图34所示。其中“常见运动”部分是运动和力的关系,更多运动形式大家可以在复习中去体会、充实。图33动力学图34力学规律(二)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培养1.基本思维程序:审题→确定模型→两个守恒定律→两个定理→牛顿定律+运动学规律审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是读懂试题,确定知识范围,无论你的学习基础好坏,都要重视读题训练。读懂试题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完整地理解题意,弄清物理过程,养成画草图表示物理过程的良好习惯,充分挖掘题中信息,确定问题涉及的知识范围,这是审题的基本要求;第二步是明确出题意图,这是审题的最高境界。如果你能深入出题人的内心,明白试题的用意和试题的考点,就没有什么试题能够难得住你了。确定模型能帮助你快速选定解题方法,包括选择研究对象(是整体还是隔离出一部分)、明确物理过程、确定题型等,力学中常见试题模型有很多,如运动模型(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运动)、传送带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人船模型、天体运动模型、单摆模型等。许多时候解题不顺就是因为你没有判断题型就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解题,结果事倍功半,或者是题型判断失误而思路误入歧途。因此分析题型就是提高解题效率所必需。但我们也反对经验主义,千万不能由读题直接联想到你所熟悉的试题模型后,就简单地套用解题方法。试题模型一定是在认真审题的基本上才能正确确定的,并比较各题之间有哪些细微的差异,往往就是就“细微”、几个关键字使陈旧试题焕然一新。对物体系统(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优先使用两个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首先得寻求“守恒量”,也就是判断在此物理过程中系统哪些物理量(如动能、机械能、动量等)是守恒的,判断的依据是守恒条件。由于守恒定律不涉及问题的中间过程,可以从初始状态直接到终了状态,列出全过程方程,解题方便,因此很多复杂问题用守恒定律解时显得简单明了。两个守恒定律对应两个定理(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当守恒定律不成立或者有一个不成立,或者问题涉及到系统内物体的相互作用时,我们就会选用两个定理来解题。动量定理既适用于单个物体,也适用于系统。中学物理中的动能定理只适用于单个物体,对系统则需要修正,比如在子弹打木块问题模型中,系统内力是滑动摩擦力,若外力不做功,子弹打入木块的深度为d(dL,L为木块厚度),则系统动能定理为-fd=1/2(m+M)v2-1/2mv*v0,式中v为子弹与木块的共同速度。中学物理中除这个修正式经常使用外,其他情况不用考虑。如果问题涉及物体的运动性质判断,求解加速度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则“牛顿定律+运动规律”是最直接的方法。2.力学三把“金钥匙”——解题途径:牛顿定律+运动规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被称为力学解题的三把“金钥匙”,选用时注意它们的适用情景:动量守恒定律P′=P: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系统;动量定理Ft=mv′-mv:力的时间积累效应。机械能守恒定律E2=E1:能量系统;动能定理Fs=1/2mv-1/2mv:力的空间积累效应。牛顿定律F=ma:瞬时效果.图35“金钥匙”怎样选用解题途径,一切要视具体问题来定。有时需同时用之,有时可分别用之。这就需要通过解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深刻领会,灵活运用。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列举实际例题示范,旨在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框架,复习时可以对照这个框架,去充实内容,体会学习方法,训练解题能力。二、热学部分热学有两大部分,分子动理论和气体性质。热学部分概念多,且全部内容属于Ⅰ级要求,高考理综对这部分的命题每卷1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能力,要求虽然不深,但很全面,命题热点多集中在分子动理论、估算分子大小和数目、热力学第一定律,题型多为选择题,命题特点多为本章内容的单独命题,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图36热学1.对于分子动理论,如果清楚每条理论的实验基础,那么书上的各知识点自然就掌握了;注意对分子大小的估算,在分子数量、质量和大小的估算中,有较高的思维和运算能力要求,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量与宏观量的桥梁。分子力做功及分子动能、势能的变化、物体的内能是考查的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本部分的核心考点,考生要引起关注。2.对于气体性质,实质是研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四个状态参量(压强p、体积V、温度T和内能U)与两个过程量(外界对气体做功W和吸、放热Q)之间的关系。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外界对气体做功W与气体所吸热量Q之和等于气体的内能增量ΔU.其次,气体体积V与做功W有关系,若气体体积V增加,气体必对外做功;理想气体温度T与内能U有关,若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其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必增大,而理想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因此分子势能不变,所以其体内能U必增大。这6个物理量的关系清楚了,热学本身的问题就解决了。至于热学和力学的综合问题,以力学为基础,将气体压力F用气体压强p和受力面积S表示,即,F=pS.三、电磁学部分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大部分,是高考命题的第二大内容,可分为:静电、恒定电流、电与磁、交流电和电磁振荡、电磁波5个版块。各版块间相互联系,如图37所示。你务必细心研究这个结构图,能完全读懂它,就说明电磁学内容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图37电磁学1.静电部分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场与物质的作用以及电容。电场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和能量变化是比较具体的,因此,引入电场强度(从电荷受力角度)和电势(从能量角度)描写电场,这样电场就可以和力学中的重力场(引力场)来类比学习了。但大家要注意,质点间只有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而点电荷间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关于电势能完全可以与重力势能对比: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推而广之,势能力(与势能相关的力,如重力、分子力、电场力等)做功,势能减少,势能力做了多少功,势能就减少多少,如图38所示。为了使电场更加形象化,还加入了描述电场的图线——电场线和等势面,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两种图线的性质,可以帮助你形象地理解电场的性质。场与物质的作用包括在电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和静电屏蔽。前者是力、电综合命题的一个热点,可以完全按力学方法,从产生加速度和做功两个主要方面来展开思路,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种机械力之外加上电场力罢了;注意电子束类的连续电荷流问题,要密切关注如电容式传感器、示波管原理、直线加速器等跟生产技术、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关联的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新情景综合问题的命题素材。对于后者是新增内容,要求为Ⅰ级,不要去搞已经删除的复杂的静电平衡问题,只要掌握两种屏蔽:接地和不接地的区别就行了。2.恒定电流部分是电路以及电路规律的基础知识,知识点多,其中的核心是5个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阻与功率)和各种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在近年的高考中每年都有相关的试题,同直线运动一样,这部分独立命题不多,主要是考查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与电场综合的含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与电磁感应综合的电路中能量转化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也是今后的命题趋向,对于功率一定要区分热功率与电功率,二者只有在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在纯电阻电路中)时才相等。欧姆定律的理解来源于功能关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3.电与磁的核心考点有三点: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磁生电和电磁生力是力、电综合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热点。复习时注意掌握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右手螺旋法则)、磁生电(电磁感应: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以及电磁生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的作用:左手定则)三个定则的使用,掌握磁感应强度B、导体L和安培力F或磁感应强度B、带电粒子运动速度v和洛伦兹力F三个物理量方向的“三垂直”关系和大小关系,并与力学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运动力、能建立解题思路,明确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三个确定(圆心O、半径r和转过的圆心角ф=ωt)和对称关系,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对于楞次定律,要灵活运用“结果阻碍原因”,包括三种情形: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阻碍相对运动和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因果关系变化是互动和物理过程的分析。4.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并多以综合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运动状态常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和类平抛运动。处理此类问题,要注意分析粒子的受力图景、运动图景和能量图景,依据受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