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供参考1/16冷库建设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实用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冷库建设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实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冷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篇】为贯彻《吉林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传染病报告与处理,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年版)》等法律、规范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并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与处理机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规范报告传染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开展辖区传染病信息管理,分析、处置传染病疫情并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处理,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能力达到100%,直报率达到80%,无传染病疫情漏报、迟报发生。落实社区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警机制和基础档案管理。1、**年底,各县(区)重新统计登记辖区内所有依《传好文档,供参考2/16染病防治法》承担传染病发现、报告、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及传染病报告人员的基本信息,作为日常管理的基线数据,登记率100%。2、对辖区符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分配管理规程》(试行),授予用户权限,各类用户进行档案登记,管理率100%。3、传染病报告机构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配置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辖区传染病报告机构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开展日常工作。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能力达到100%,直报率达80%,无传染病疫情漏报、迟报发生。5、落实社区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警机制和基础档案管理,对传染病患者及时登记、上转、追踪,疑似传染病患者转诊率达到100%、追踪率达到100%、转诊到位率≥90%。6、对重点传染病实施社区管理,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率达到70%以上;dots策略覆盖率100%;结核病患者系统管理率达到95%及以上;新涂阳患者治愈率达到85%以上;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95%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抗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好文档,供参考3/16务。**年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始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时,应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定期对本单位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每年对辖区社区(乡村)医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每月例会时以会代训形式对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培训,组织医生参加县(区)级卫生部门开展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培训。填写门诊日志及入、出院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时,必须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并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已开通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的单位,使用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按时间及病种顺序整理归档,作为本单位报告传染病的业务依据。未开通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的单位,视疫情具体情况按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传真、电话等方式尽快进行疫情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在《传染病登记本》上记录报出卡的基本信息,作为好文档,供参考4/16本单位报告传染病的业务依据。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1)病例转诊。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2)消毒处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3)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协助疾病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传染病居家病例的随访工作。(4)密切接触者管理。协助疾病控制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管理工作。好文档,供参考5/165、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协助做好辖区结核病、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协助疾控部门做好重点传染病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随访工作;开展传染病防护措施、消毒隔离技术、疾病症状早期识别等宣传教育工作。1、登记管理。对辖区内所有依《传染病防治法》承担传染病发现、报告、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及传染病报告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形成日常管理的基线数据库,登记率100%;对辖区符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管理权限规定》(试行),授予用户权限,各类用户进行档案登记,管理率100%;2、培训与指导。形成分级培训机制,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市级负责对县(区)级培训,每年至少一次。县(区)级开展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面对面现场指导,每年至少督导检查两次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督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对辖区乡村医生的面对面指导。通过网络监视及时指导辖区传染病报告机构准确报告传染病相关信息。3、考核。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试行版)及卫生部和我省卫生厅关于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方案组织全市各级传染病报告工好文档,供参考6/16作考核,结果全市通报。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信息审核、指导信息订正、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分发、信息交流、资料保存等工作。5、按照属地化管理和分级管理原则,依据各类传染病防控预案做好疫情处理,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属于“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传染病疫情按其要求处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项目技术指导、监测工作和效果评价,对项目实施进行质量控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业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经费划拨的依据。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核付及监管工作。**年3月1日至**年10月30日。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操作、知识问答、入户走访等方式,由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组织相关业务部门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年版)》及本实施方案要求对辖区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各县(区)可根据本地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实际,在组织完成本实施方案工作基础上,制定本地具体工作方案。好文档,供参考7/16冷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二篇】依据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现结合我市新型经营主体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由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分校制定《2020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020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市培育一批覆盖所有乡村、扎根农业、服务农民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学员遴选标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致力于农业生产经营的18-55岁青壮年农民。具备种养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经营、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和管理能力,善于应用现代农机装备和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农业生产、服务、管理过程中的骨干人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其中生产经营大户的生产经营规模标准是玉米、水稻、大豆种植面积6公顷以上。好文档,供参考8/16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任务为248人。(一)培训专业及规模结合我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开设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班。培训学员248人、计划设立市级培训班2个、天岗镇培训班1个,学员在13个乡镇街中遴选;(二)培训内容公共基础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智能手机应用、农民素质提升与文明礼仪等;专业课:水田综合利用种养配套技术、玉米秸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三)师资配备按照《2020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扎实开展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计划聘请省“12316”服务热线专家王丽文、梨树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正高级农艺师苗畅茹、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分校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高级农艺师于德富、市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等。(四)教材为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按照中央农广校的《农业部高素质农民培育规划教材目录》推荐,统一购置高素质农民培育教材好文档,供参考9/16《高素质农民手册》、《现代农业创业》、《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五)时间安排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按照累计培训不低于15天(120学时)的要求。采取分段式培训,第一阶段举办集中理论培训6天,培训时间计划为2021年3月初,分别集中在市和天岗镇培训;第二阶段安排参观实训7天,培训时间计划为2021年3月中旬至4月初,到省认定的农安县众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意和田家庭生态农场、中国农大梨树县保护性耕作试验站、梨树县全国百万亩保护性耕玉米原料基地、卢伟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及经营、梨树市高家村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等基地参观。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块要求》中线上学习大于总学时1/10的要求,安排2天的线上学习。总体培训安排根据疫情情况进行调整。(六)班级管理为强化培训管理,保证培训质量,将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是选好配强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二是成立班委会,选配好班委会成员;三是以乡镇街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指定农业站专人任组长,负责整个培训期间的学员管理。(七)资金及使用好文档,供参考10/162020年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任务248人,国补资金万元。其中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青年农场主进行累计15天的集中培训,按人均3500元标准进行补助。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高素质农民培训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农村部门及培训机构、田间学苑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全过程的支出。主要包括招生、培训、跟踪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宣传以及管理人员、教师等参加业务培训的支出。教材购置费用原则上不超过补助资金的3%,纳入中高职学历教育的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10%。跟踪服务留存费用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5%。差旅费、会议费和培训费有关问题可参照吉财党群文件执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理论培训预算293960万元,参观实训预算507580万元,线上学习及防护费用56224元,后期跟踪指导资金为10236元和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理论培训与参观实训的剩余资金。严格执行《省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使用培训补助资金。按理论培训、参观实训,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