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PPT 31页)(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第一节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第二节内控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第三节应付账款审计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第五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第九章第一节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一、购货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会计报表项目资产负债表项目: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交税金第九章第一节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二、主要业务活动及凭证和会计记录主要业务活动1.请购商品和劳务2.编制订购单3.验收商品4.储存已验收商品5.编制付款凭单6.确认与记录负债7.支付负债8.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第九章第一节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三、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的重要性购货与付款循环固有风险较高,应作为审计重点。1、购货预付款选环交易是财务报表重要错报的来源;2、交易量大;3、可能发生未授权的采购和现金支出;4、已购买的资产可能被侵吞、滥用;5、可能出现划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方面的问题。第九章第二节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一、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目标:1已发生的购货业务均已记录(完整性)2所记录的购货业务计价正确(正确性、计价与分摊)3购货业务的分类正确(分类)4业务按正确的日期记录5购货业务被正确记入应付账款和存货等明细账中,并被准确汇总第九章第二节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二、内部控制测试的程序与内容(一)了解购货预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二)记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第九章第二节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三、评价控制风险要评价采购循环的控制风险,我们应指导有哪些潜在错报,注册会计师应能够识别下列违规行为:1、典型付款舞弊2、回扣3、非法行为4、未批准的管理人员额外收入5、挪用(利用浮动期间来掩盖、膨胀现金余额)第九章第二节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四、购货业务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的特殊之处(1)所登记的购货都确已收到商品或接受劳务,并符合购货方的最大利益;(2)发生的购货都已记录;(3)购货交易的估价正确。第九章第二节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五、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由于购货和付款业务同属一个交易循环,因此,付款业务的部分测试可安排在测试购货业务时一并执行,但是,其他付款业务测试仍需单独实施。第九章第二节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六、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关键内部控制点1.预算制度(最重要的部分)2.授权批准制度3.账簿记录制度4.职责分工制度5.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6.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7.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8.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第九章第三节应付账款审计一、审计目标(1)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3)确定应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第九章第三节应付账款审计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账表核对)(2)进行分析程序。①本期期末余额与上期比较,分析其波动原因;②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要求被审计单位作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③计算应付账款对存货的比率、应付账款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对比分析,评价应付账款整体的合理性;④利用存货、主营业务收人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变动幅度,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第九章第三节应付账款审计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3)函证应付账款。①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这是因为函证不能保证查出未记录的应付账款,况且注册会计师能够取得购货发票等外部凭证来证实应付账款的余额。②如果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账户金额较大或被审计单位处于经济困难阶段,则应进行应付账款的函证。③函证对象应为金额较大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④函证方式最好采用肯定形式,并具体说明应付金额。⑤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如可以检查决算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实其是否已支付,同时检查该笔债务的相关凭证资料,核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第九章第三节应付账款审计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4)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为了防止企业低估债务,注册会计师应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故意漏计应付账款。①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资产负债表日未处理的不相符的购货发票及有材料入库单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②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③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第九章第三节应付账款审计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5)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如有,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建议被审计单位作重分类调整。(6)结合预付账款的明细余额,查明有否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面同时挂账的项目;结合其他应付款的明细余额,查明有无不属于应付账款的其他应付款。如有,应作出记录,必要时,建议被审计单位作重分类调整或会计误差调整。(7)关注是否存在应付关联方的款项(8)检查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注意其是否可能发生呆账收益。(9)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付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10)验明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一、固定资产审计(1)审计目标①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②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③确定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④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政策是否恰当;⑤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⑥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①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注册会计师对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期初余额的审计应分以下三种情况:A在连续常年审计的情况下,应注意本期期初余额与上期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审定数核对相符。B在被审计单位变更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时,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借调、参阅前任注册会计师有关工作底稿,如果以前期间均由具有良好信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审核范围通常仅限于一般性复核。C如果被审计单位以往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即在初次审计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尤其是当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大、占资产总额比重较高时。最理想的方法是彻底审计自设立起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的所有重要的借贷记录。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②分析程序A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比较,可能发现闲置固定资产或已减少固定资产未在账户上注销的问题。B本期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总成本。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本期折旧额计算的错误。C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总成本。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的错误。D比较本期各月之间、本期与以前各期之间的修理及维护费用,旨在发现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上可能存在的错误。E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应当深入分析其差异,并根据被审计单位以往和今后的生产经营趋势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合理。F分析固定资产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与在建工程、现金流量表、生产能力等相关信息交叉复核,检查固定资产相关金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③审查固定资产的增加A对于外购固定资产,通过核对购货合同、发票、保险单、发运凭证等文件,抽查测试其计价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果是房屋,还应检查契税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B对于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应检查其竣工决算、验收和移交报告是否正确,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记录是否核对相符,借款费用化利息金额是否恰当;对已经在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检查其是否已经暂估入账,并按规定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完成后,是否及时调整。C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检查其入账价值与投资合同中关于固定资产作价的规定是否一致;须经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是否有评估报告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确认固定资产交接手续是否齐全。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③审查固定资产的增加D对干更新改造增加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是否真实;重新确定的剩余折旧年限是否恰当。E对于因债务人抵债而获得的固定资产,应检查产权过户手续是否齐备,固定资产计价及确认的损益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F对于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应检查是否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涉及补价的,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G对于因其他原因增加的固定资产,应检查相关的原始凭证,核对其计价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法律手续是否齐全。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④审查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目的:查明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适当的会计处理。审计要点:A检查授权批准文件;B检查会计处理,验证金额准确性;C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抽查转销是否正确;D检查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a复核本期是否有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替换了原有固定资产;b分析营业外收支等账户,查明有无处置固定资产所带来的收支;c追查停产产品专用设备的处理情况;d向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查询本期有无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⑤验证固定资产所有权A对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通常经审核采购发票、购货合同等予以确定;B对于房地产类固定资产,尚需查阅有关的合同产权证明、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保险单等书面文件;C对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应验证有关融资租赁合同,证实其并非经营租赁;D对汽车等运输设备应验证有关运营证件等;E对受留置权限制的固定资产,通常还应审核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负债项目予以证实(先要确定是否存在)。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⑥实地观察购入的固定资产注册会计师实地观察的重点是本年新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⑦确定被审计单位估计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和净残值是否合理、合规⑧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注意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的区别。⑨检查固定资产的保险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⑩调查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11检查因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调整的固定资产12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13检查固定资产的购置情况14检查有无与关联方之间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15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三、累计折旧审计(1)累计折旧审计的主要目标A确定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一贯遵循;B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C确定折旧费用的计算、分摊是否正确、合理和一贯;D确定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E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三、累计折旧审计(2)实质性测试程序①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②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第九章第四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三、累计折旧审计③分析程序A对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